蔣志華
(南充市中心醫(yī)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難治性皮膚病作為常見病,困擾著無數(shù)人的生活質(zhì)量。在難治性皮膚病中最為常見的有牛皮癬、慢性蕁麻疹、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銀屑病等,這些讓人們談之色變的皮膚病治療的效果也一般,沒有十分的理想[1],所以筆者為了研究臨床護理路徑在難治性皮膚病護理中的效果,特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院治療的難治性皮膚病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患者基本資料
此次研究患者例數(shù)為160例,其入院治療的時間為2017年3月—2018年3月,上述患者均符合難治性皮膚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例數(shù)為80例,38例男性患者和42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最小為22歲,最大為63歲,平均年齡為(42.51±6.41)歲;對照組患者例數(shù)為80例,44例男性患者和36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最小為21歲,最大為61歲,平均年齡為(41.92±5.46)歲。比較上述患者資料,差異較小,可進行下方實驗(P>0.05)。
1.2 一般方法
對照組,對該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
觀察組,對該組患者使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方法,具體護理干預如下:(1)用溫和的語氣和態(tài)度跟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大概情況后對患者進行導診工作,將患者引入到正確的科室進行就診[2]。(2)護理人員根據(jù)醫(yī)生的診斷以及患者的實際自身狀況制定護理計劃,讓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以及解答患者的疑問,向患者講解一下為患者量身制定出的護理方案,讓患者了解護理的內(nèi)容以及目標等,讓患者了解該怎樣配合護理和治療。(3)當患者治療完畢后要進行用藥指導、飲食指導、自身護理指導等。(4)囑咐患者要保證皮膚衛(wèi)生,注意呵護好皮膚,防止暴曬等有傷皮膚的行為。(5)要做適當?shù)腻憻?,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身體素質(zhì)。(6)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不要整天消極悲觀,要性情開朗和樂觀。囑咐患者平時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情緒不能波動太大。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以及患者的滿意度情況。痊愈:臨床病癥全部消失,皮膚恢復良好。好轉(zhuǎn):臨床病癥有好轉(zhuǎn)。無效:臨床病癥無變化甚至加重。治療總有效率=(痊愈+好轉(zhuǎn))/80*100%。
1.4 統(tǒng)計學方式
本文中采用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檢驗方式為χ2,涉及統(tǒng)計學意義的均利用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當P值低于0.05則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遠遠低于觀察組的患者,對比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愈率的對比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81.25%,對比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對比
難治性皮膚病之所以稱之為“難治”,一個是因為此疾病的治療時間比較漫長,治療的效果是跟時間有直接關(guān)系的;另一個是患者對病情沒有了解透徹,會出現(xiàn)沒有根治就中途停藥、藥物劑量過多或過少、沒有注意皮膚的清潔和保護、沒有注意忌口等都會影響治療的效果[3]。
臨床護理路徑是根據(jù)患者的自身情況,以時間為橫軸,以入院指導、接診時的診斷、檢查、用藥、治療、護理、飲食指導、運動、出院指導等理想護理手法為縱軸而制定的護理方案[4]。這種護理有諸多優(yōu)點,跟常規(guī)護理比起來會更加的靈活、更加的有計劃性以及更加的有主動性等。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不會再盲目,不用再等到問題出現(xiàn)后才解決,而是有計劃、有預見性的護理?;颊咭矔私庾o理的方案然后參與其中,增強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護患雙方相互促進,有問題及時溝通解決,形成主動護理與主動參與相結(jié)合的護理工作模式[5]。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在難治性皮膚病護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效果理想,對患者的康復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