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紅
我們常??吹竭@樣的現象:老師從容不迫地走進課堂,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開始授課,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得天衣無縫。聽課老師全神貫注地欣賞著上課老師的嫻熟的教學技巧。然后在一片掌聲中,師生完美無缺地完成了課前預設的教學情境。我們不禁要反思:在這些所謂“精彩”“優(yōu)秀”的課堂上,學生獨特個性的思維火花在哪里閃現?數學教師獨具的靈敏的課堂教學智慧在哪里閃現?難道順暢的教學流程、先進的教學手段、熱鬧的教學氣氛,就是新課程標準下的理想課堂嗎?
葉瀾教授極其精辟地指出:所有這一切的原因“是忽視課堂教學過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現。它導致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機與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好奇心的刺激”。新理念下的課堂應是活的,應是隨機生成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chuàng)的人生體驗,是真實的生活經歷。這里不應該有花架子,不應該有裝腔作勢,不應該有矯情表演。有的是學生實實在在地學,教師真真切切地教。水到渠成的教學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課堂意外也是正常的。所以,當面對無法回避的課堂生成時,教師應該對它有正確的認識,把這生成及時納入預設的教學當中。在冷場的時候及時調整,在出錯的時候重構共建,從而使課堂上的生成轉化成教學中寶貴的課程資源和財富。
一、彈性預設——課堂生成的“敲門磚”
新課程呼喚生成的課堂,智慧的課堂,但是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師在設計時往往喜歡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師怎么問,學生如何答;怎樣總結,如何過渡;學生談到哪里出示圖片,練至第幾題播放多媒體等,考慮得甚是周到。這樣步步為營的設計,形成一種“線性序列”,殊不知就在不知不覺間給自己和學生來了個五花大綁!試想,教師在課堂上還有什么激情、靈感可言?這樣的課堂又能生成些什么?
如,教學“校園的綠化面積”時,教師讓學生計算校園里的圖1中這塊草坪的面積。
師:這樣的不規(guī)則的圖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積嗎?
生1:在這個圖形中間畫一條橫線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梯形(如圖2),然后把兩個圖形的面積再相加。
師:你很會動腦筋,當我們無法直接求出一個圖形的面積時,你能想辦法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來求。
生2:也可以在圖形中間畫一條豎線,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如圖3),然后把兩個圖形的面積再相加。
生3:也可以在圖形中間畫一條斜線,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梯形(如圖4),然后把兩個圖形的面積再相加。
師:你們悟性真高,很快就掌握了用“割”的方法求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還有一種重要的“補”的方法求圖形的面積呢?
一個“補”字剛落,教室內沸騰了起來。接著出現了各種“補”的解題方法,甚至還出現了“割補”齊用的方法(即圖5~圖8)。下課鈴響了,學生還意猶未盡。
整堂課中,學生滿懷探求之心,紛紛開始了主動的探索。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真實而獨特的思維火花不時迸射。課堂上充分地發(fā)揮了教師的“導”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擴大了學生交流的空間。課堂因此擁有了很大彈性,教學中教師以生氣喚醒生氣,以激情感動激情,孩子們相互之間思路點撥,他們思考著也快樂著……課堂也因此鑄就了一個個精彩的生成。這就告訴我們,教學設計時切忌作繭自縛。只有將線性設計柔化為彈性設計,老師的頭腦才能卸下重重負累,從而運轉自如;學生的個性才能擺脫層層束縛,得以恣意張揚。課堂才有可能因此而激情蕩漾,靈感迸發(fā)。
二、善于傾聽——課堂生成的“滋養(yǎng)液”
善于傾聽是組織好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教學的重要條件,是教學智慧的一個重要體現。課堂上,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認真傾聽每位學生的發(fā)言,敏銳地給予評價。老師的評價,或鼓勵、或致謝、或建議、或點撥,都使學生在這樣的互動中得到多方面的滿足,而教師更應該善于抓住課堂中學生自主生成的學習資源——學生的真情關注、真實的認知和情感的沖突。這樣,學生才愿意交流,課堂的生成才容易實現。
如,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8頁有這樣一道題:小明家和冬冬家都在太平路上。小明家離少年宮大約有5000米。冬冬家離少年宮大約有3000米,他們兩家的路程大約有多少米?教師在引導學生解決這道題時要考慮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小明家和冬冬家在少年宮的同一側,用5000-3000=2000(米);另一種情況是小明家和冬冬家在少年宮的兩側,用5000+3000=8000(米)。
正當我如愿地完成這道題的解答,順利地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拓展練習時,被一個響亮的聲音打斷了。我一看,是陳巖巖。這孩子經常打斷我的教學,提些不著邊際的問題。我本不想理會他,但由于他的聲音清脆響亮,此刻全班小朋友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我和他之間。我只得象征性地問一句:
“什么問題?”
“這道題不應該用5000+3000=8000(米)?!?/p>
噢?我示意他說下去——
“書上的插圖畫的是小明和冬冬在向同一個方向跑,說明他們兩家應該在少年宮的同一側,只能用5000-3000=2000(米)?!?/p>
聽到這里,我不覺心里一驚,但一時又不知怎么回答他,只得急中生智:“首先老師要為你點贊,你不但認真讀懂每一句話,而且連插圖都不放過。看插圖理解題意,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而且還向書本提出挑戰(zhàn),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真棒!希望大家也像他一樣,聯系插圖開動腦筋,然后想想你能不能給陳巖巖一個合理的解釋?!?/p>
學生們都陷入了沉思,一會兒竊竊私語起來,最后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說:“書上畫一幅圖只是提示我們的一種思路,還有一種思路是有意讓我們自己去思考的,再說如果另一種思路也要畫圖的話,哪有這么多版面呀?”
“雖然圖上畫的是他們倆在相同一個方向行走,但我們不能局限于書上的圖,我們應該根據這道題目的意思理解思考?!?/p>
課堂上的亮點,源于學生精彩的發(fā)言。傾聽能及時發(fā)現課堂生成,能使學生感受到關注。課堂上一次“節(jié)外生枝”,往往能使教學得以升華,使教師真正意識到課堂上生機勃勃的一面。教師的教學設計應隨著學生的狀態(tài)而調整、改進,這樣的課堂才會有生命的活力。
三、拓展理解——課堂生成的“潤滑劑”
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教學已經不再是教師一廂情愿的獨白,而應該是師生、生生之間自然智慧的對話。思維的激活、靈性的噴發(fā)源于對話的啟迪、碰撞。只有深層次的引領,思維才有閃光的生成。而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捕捉“焦點”話題的意識和能力,這種智慧源于教師用“知識的底蘊”和“精神的底色”長期滋養(yǎng)。靈感稍縱即逝,火花瞬間即滅,教師不能及時捕捉住話題的靈感、火花,就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參與對話的熱情。
如,教學“確定位置”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
師:夸夸我的小伙伴,說出我的小伙伴的位置,并用數對表示。
生1:我的同學在第6列第2行(6,2),他不但成績好,而且能助人為樂。
師:是誰?(全班學生說出該生姓名。)
生2:我夸的同學在第4列第5行(4,5),他體育非常好,喜歡運動,是我們班的運動健將。
師:是誰?(全班學生說出該生姓名。)
師:我也夸一夸上課很認真的同學,用數對表示(4,Y)是誰?
生3:我認為是A。
生4:我認為是B。
生5:我認為第4列的同學都有可能。
師:第4列的同學都是老師夸的。如果用數對表示(X,1)是誰?
生6:第1行的所有同學都可以夸到。
師:老師想夸夸老師喜歡的同學,用數對表示(X,Y),是誰?(全體同學起立)
師:我們班全體同學都是我喜歡的……
學生是火炬,需要智慧點燃。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誘“活”氣氛,激“活”思維,給了學生一片發(fā)展的天空,構建了數學生態(tài)課堂,使課堂充滿活力,使教師激情洋溢,使學生激動不已,使課堂教學生成一個又一個的精彩。
四、賞識評價——課堂生成的“助推器”
師生積極的情感和態(tài)度,是促進課堂生成的重要因素;賞識評價是維系師生、生生有效對話的紐帶,是促使課堂生成的“助推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賞識、相互激勵,能營造一種溫馨的氛圍,給學生以自信與信任、輕松與自由、個性張揚與思維放飛的土壤。在這種情境下,學生產生和釋放的能量將是超常和無法預測的,精彩的發(fā)言、智慧的課堂才可能隨時生成。
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多地給以賞識與鼓勵,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有被認可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當然,教師不能簡單地表揚,那只會讓學生感到你是在交差了事,敷衍了事。他們渴望著更深層次的語言評價,渴望著能促動他們靈魂深處的評價。因此,教師的賞識評價應該是多層次、多角度、多元化的。學生回答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時:“感謝你為我們的課堂帶來不同的聲音?!薄昂芏鄷r候,真理和謬誤僅一步之遙,再想一想,好嗎?”“你的勇氣可嘉,如果思考問題更周密,那多好?。 薄瓕W生的回答正確或質量比較高時:“你真細心,連他說錯的地方都聽出來了,你善于聆聽別人的發(fā)言值得我們全班同學學習?!薄啊鹧劢鹁?,善于發(fā)現問題,真是我們班的‘小悟空呀!”“你思維敏捷,老師非常欣賞你!”……膽小的學生,教師的賞識評價可激勵其學習欲望;成績中等的,教師的賞識評價可挖掘其潛能;成績優(yōu)異的,教師的賞識評價可激勵其創(chuàng)新。這樣多元的、機智的評價充滿著智慧,真切感人,學生才真正受用。教師的課堂上能夠靈活運用這些機智的評價,一定會使學生在課堂上綻放出更多的活力和熱情。
生成,追求的是教學的真實自然;課堂,再現的是師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境。這樣的課堂無疑是美的!美在它的不加雕琢,美在它的清新單純,美在它的活力無限,美在它的返樸歸真。努力改進課堂教學,讓教學變得快樂,讓教者的智慧得以施展,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的享受。讓我們理智對待每一個課堂動態(tài)生成,讓課堂的生命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