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波
家長會是學校和家庭交流的紐帶,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結合的途徑之一。
一、精心準備,確保家長會順利召開
1.了解情況,有的放矢。教師在召開家長會前要充分了解學生、家長的情況,包括:家庭的成員及經(jīng)濟狀況;家庭的氛圍(如家庭和睦與否、家風情況等);孩子的家教狀況(如對孩子是溺愛放任、粗暴嚴厲還是不問不聞,教育內容與方式是否恰當?shù)龋?;家長的文化水平、職業(yè)、性格、處世態(tài)度等。教師了解到了這些情況,就能為制定教育措施提供詳細的依據(jù),使教育能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因為家庭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的許多品質是在家庭的熏陶中形成的。可以說,一個低年級孩子的身上折射出的就是父母的形象。只有了解了孩子,了解了父母及家庭,才能讓教育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做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結合。
2.結合實際,有效指導。教師要認真準備發(fā)言稿,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導家長加強對孩子的教育,提供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征,有操作性的、細致有效的教育方法。因為筆者身處鄉(xiāng)村學校,面對的是農村的孩子,因此,提供給家長的教育方法一般是一些簡單易行、實際有效的方法。例如:(1)保證孩子有足夠的睡眠時間,讓孩子形成有規(guī)律的作息,這樣,他們學習時才能精力充沛。(2)給孩子創(chuàng)設安靜的、有利于學習的環(huán)境。(3)為孩子準備好學習用品(學習用品準備應該以簡單實用為主,不要買那種顏色鮮艷而且很多功能的,這樣孩子上課喜歡擺弄,容易分散注意力),指導孩子整理書包(除必備的用品外,請不要讓孩子把玩具和零花錢帶到學校)。(4)提醒孩子每天必須要做的事(如:佩戴紅領巾、帶飯盒等)。(5)督促孩子獨立、認真、快速地完成每天的家庭作業(yè),必要時進行輔導。(注重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先完成作業(yè)再玩耍的好習慣,逐步培養(yǎng)孩子獨立學習,自己完成作業(yè)與檢查作業(yè)的習慣。還要注意孩子讀書寫字的正確姿勢)(6)管理好孩子衛(wèi)生,關注天氣變化,合理地給孩子準備衣物。確保孩子健康。孩子生病或家里有事導致學生不能來學校上課時,要向老師請假,防止學生逃課或裝病的現(xiàn)象發(fā)生。(7)在看電視的問題上,要給孩子把把關。長時間看電視,既對眼睛不利,上課也會打盹。無大人在身邊時最好讓孩子遠離網(wǎng)絡等。
3.注重宣傳,以身作則。因為學校地處農村,學生家長大多數(shù)都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他們總認為:孩子到了學校學習,一切責任就交給了學校和老師。所以,班主任要想盡辦法,尋找一切可能的渠道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重視家庭教育,關注孩子成長,并能以身作則地積極參加家長會,懂得愛護校園環(huán)境,確證會場紀律等。
二、尊重家長,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绷晳T的好壞將影響人的一生,好習慣受益一生,不良習慣貽害終身。而培養(yǎng)始于父母,養(yǎng)成始于家庭。班主任及科任教師要尊重家長,要謙虛有禮,消除家長的戒心,使他們真正接納教師及科任教師提出的意見。同時,要有理有據(jù)地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讓家長明白“身正為范”的重要性,指導家長做孩子的好榜樣;對于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必須嚴格要求,要讓家長和孩子都知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至關重要,是不容忽視的大事。
三、提供案例,突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通過真實的家庭教育的案例展示,不但能指導家長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還能突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長會上,筆者一是通過介紹自己教育孩子的事例、方法以及心得來引導家長們正確看待問題,積極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二是提供班上學生家長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進行展示,引發(fā)家長的共鳴,讓家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另外,大多數(shù)家長常常抱怨自己文化水平低,自己的孩子沒有別人家的聰明。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讓家長明白四點:1.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2.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3.好習慣都是養(yǎng)出來的;4.好成績都是刻苦學習得到的。教育孩子是教師的責任,也是家長的責任。
四、有效溝通,促進學生健康和諧成長
班主任及科任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時要謹言慎行,委婉批評,既要教育,又要給足家長面子,做到說之有理,行之有據(jù),讓家長心服口服。特別是批評學生之后要指導家長不要采取粗暴教育的方式,要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讓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成長。而且,教師召開家長會時,應始終圍繞一條情感紐帶——感恩來進行。
1.教師要“感謝各位家長在百忙之中抽空到來,感謝你們當好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感謝你們培育了這些優(yōu)秀的孩子,教會了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并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樹立了做人的榜樣”。這不是套話,而是確有一些家長在用心教育孩子,引導孩子健康成長。一聲“感謝”就能很好地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情感,促進教師與家長的有效溝通。
2.引導家長教育孩子學會感恩。學生不僅要感恩老師給了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愛,更要感恩父母無私無盡的付出。父母愛孩子天經(jīng)地義,子女愛父母更是理所應當。父母不僅要關愛孩子,還要教育孩子學會愛,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學校,感恩老師……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會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一個善良的孩子心中才會有愛,有了愛,他才會用心地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愛老師,愛同學,愛父母。
3.以啟發(fā)愛的方式展望未來。教師在家長會結束時可以用激情的語言啟發(fā)家長:“孩子是站在父母肩膀上的,父母能走多遠,孩子就能走多遠,父母能有多高,孩子就能有多高。只要你們不吝嗇自己的付出,教育就無處不在;只要你們用心地給孩子樹立榜樣,你們的孩子就一定會綻放自己的光芒。再次感謝大家的到來,希望我們的家庭教育能加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