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宜辰
摘要:影片《蕩寇風云》是一部講述抗倭英雄威繼光的歷史正劇,雖然影片嚴肅拘謹?shù)臄⑹嘛L格和略顯粗糙的情節(jié)設定讓影片難以像《戰(zhàn)狼2》一般躋身國內(nèi)一流大片行列。但影片對于歷史英雄塑造的大膽嘗試是值得肯定的,其樹立了立足真實歷史人物和民族傳統(tǒng)文化進行英雄主義敘事的新典范。
關鍵詞:《蕩寇風云》;英雄主義;策略
《蕩寇風云》講述的是明朝嘉靖年問民族英雄戚繼光一手打造并帶領史上首支“特種部隊”戚家軍一起抗擊倭寇的歷史故事。從票房來看,影片6千多萬的累計票房與同為軍事英雄主義題材的《戰(zhàn)狼2》近60億票房相比著實有些慘淡??v然如此,影片在還原歷史英雄的英雄主義敘事方面仍然有開創(chuàng)性的功績——相比于以往的歷史英雄人物塑造,它更加全面、真實、飽滿地還原了一個有血有肉、立體感強的抗倭英雄戚繼光。
一、英雄事跡的本真記錄
在傳統(tǒng)的歷史英雄敘事體系中,歷史英雄人物的成長往往充滿了傳奇色彩,主人公通常都有異于常人的道德高度和思想境界,完美的人格成為他們鮮明的標志。然而,這樣高立“神臺”之上的歷史英雄形象越來越得不到觀眾的青睞,本片可謂是深諳此道,并巧妙地設定了數(shù)個有史實根據(jù)的故事情節(jié)來塑造一個更加真實的英雄形象。
影片中對戚繼光軍事才能和作戰(zhàn)謀略的宣揚可謂是濃墨重彩,刻畫了一個百戰(zhàn)百勝的“戰(zhàn)神”戚繼光。但相比軍事方面的杰出能力,戚繼光作為一個天朝官員的政治意識和政治敏感性就要顯得捉襟見肘了。戚繼光在岑港之戰(zhàn)后,去探望鋃鐺入獄的俞大猷之時,競當著眾人的面評論朝中之事,甚至還略帶不滿地對直接領導胡宗憲妄加指責,后來被胡所知,當面指出并善意保護,這才沒有引來殺身之禍。
此外,影片對于歷史上戚繼光為官“并不清廉”的記載也不加掩飾,胡宗憲將戚繼光“官升一位”的禮金送給戚繼光時,戚繼光也毫不避諱,直接收下。至于是否像影片中描述的,戚繼光把這筆錢用到義烏的練兵之上,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當時官場風氣使然,即使有也不會過多地影響到戚繼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
影片對于戚繼光形象的塑造也沒有僅限于宏大的戰(zhàn)場描繪,而是同樣著力于生活場景的描述,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戚繼光和夫人王氏的相處了。
一方面,王氏展現(xiàn)的是深明大義、才貌雙全的完美女性形象;但另一方面,王氏剽悍的鮮明性格也經(jīng)常讓戚繼光尷尬不已。影片略帶夸張地記述了戚繼光“懼內(nèi)”的事實,有一次戚繼光宴請下屬卻自己遲到,戚夫人絲毫不給戚將軍面子,并當著下屬對其責罵。面對戚夫人甩過來的一巴掌,戚將軍居然委屈忍受,只好帶著下屬外出就餐;對于下屬提出來的“重振夫綱”,戚繼光在床頭拔出劍被夫人發(fā)現(xiàn)后,卻像個孩子一樣投入王氏的懷抱。這些場景無疑是帶有鬧劇性質(zhì)的藝術創(chuàng)造,讓人不禁唏噓的同時,也更加生動地還原了歷史上的戚繼光。
二、英雄形象的側面烘托
反派角色刻畫對于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側面烘托渲染作用,然而大部分國產(chǎn)影片在對待這個問題上處理得過于簡單大條。相比于以往的反派角色被刻畫為單維度的邪惡化身,《蕩寇風云》中對于反派角色的正向塑造成為一個難得的亮點,不但絲毫沒有影響影片的主旋律基調(diào),反而以對手的強大更加襯托出了戚繼光的英雄形象。
影片中兩個主要的反派角色分別是倭寇少主的老師和倭寇少主,他們作為倭寇一方的統(tǒng)帥,不像是窮兇極惡的侵略者,更像一對有勇有謀、有情有義的師徒。影片開場描繪的就是俞大猷率兵與倭寇對峙的場景,俞大猷一方久攻不下且傷亡慘重,而倭方統(tǒng)帥泰然自若地指揮部隊成功抵擋了一次次進攻。
此時,倭寇少主的老師作為最高統(tǒng)帥在運籌帷幄的同時還不忘借敵我形勢教導少主關于用兵的謀略。雖然,影片此處過分地貶低了俞大猷將軍的形象,但更加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一個睿智、狡猾的反派角色。
此外,在臺州之戰(zhàn)時,倭寇少主的老師將兩萬兵力和浪人分為三路,一路佯攻寧海,一路偷襲我方將士家眷所在的新城,第三路才是進攻臺州的主力,如此的排兵布陣可謂是熟諳兵法,狡黠之至。在臺州,兩軍短兵相接時,看到戚繼光率領的部隊使用鴛鴦陣取得奇效后,他又立即想出用長竹竿破解,著實給戚繼光制造了不小的麻煩。但是,這么強大的反派卻還是敗在了“戰(zhàn)神”戚繼光的手下,戚繼光率領部隊先救寧海,再兵分兩路馳援新城和臺州,他在巷戰(zhàn)中巧妙地指揮部隊擒賊先擒王,運用新式武器打了對方統(tǒng)帥一個措手不及??陀^對待歷史也是尊重自己,如果對手不強何須抗倭英雄,影片顯然成功地用強大的反派塑造了一個更加強大的民族英雄戚繼光。
有勇有謀的反派本就不多見,更加難得的是,影片中的反派還能有情有義。倭寇少主的老師在敗退中見戚繼光窮追不舍,毅然勸離倭寇少主并親自為其斷后,倭寇少主見狀久久不愿離去,認為是自己的莽撞和沖動害了老師,最后也在悔恨和不舍中艱難拜別。戚繼光追到船上,看到如此有情有義的反派,也沒有群起攻其一人,而是選擇尊重這名老倭寇,和對手進行一對一的比試并將其打敗,同時也折射出戚繼光作為一名真英雄的本領和胸懷。
三、英雄集體的生動詮釋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作為一名帶兵打仗的將領,就應當熟知“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的道理,即使是英雄,一個人的力量也是有限。因此,整合所有可以整合的力量,以個人能力帶動團隊,將英雄主義融入團隊主義,這樣的做法才是一個出色將領的明智選擇。電影中對人物的刻畫也是如此,如果單純地展現(xiàn)英雄人物的無敵形象,更容易導致審美疲勞。因此,《蕩寇風云》也沒有過分地贅述戚繼光個人的神勇,而是通過對戚繼光將帥才能和風度的展現(xiàn)更加成功地塑造了戚繼光團隊主義的英雄形象。
戚繼光在龍山所“三箭退敵”、岑港大敗倭兵后,并沒有在打了敗仗而身陷囹圄的俞大猷面前居功自傲,而是主動前去探視,請教俞大猷關于抗倭的各類見解。影片也在此精心設計了一場戚、俞二人間的比武,俞也通過比武讓戚懂得了武術中“一寸短,一寸險”的道理。雖然這個比武情節(jié)的設計與影片主題并無太大關聯(lián),甚至還有將動作戲強加入戰(zhàn)爭片的嫌疑,但對于戚繼光低調(diào)謙和的性格塑造卻是恰到好處。
此后,戚繼光認識到沿??官敛焕蛟谟跊]有一支訓練有素,服從指揮的部隊,于是,他下決心親自在當?shù)亟M建一支精銳之師。為此,他考察當?shù)氐拿袂椋l(fā)現(xiàn)當?shù)匾恢УV工隊伍特別驍勇善戰(zhàn),為了招募礦工,戚繼光親自拜訪并說服桀驁的礦工頭領。后來,戚繼光就是以礦工為兵,重用礦工頭領為將,組建了史上著名的“戚家軍”。
影片中讓人揪心的一幕出現(xiàn)在臺州之戰(zhàn)中,戚繼光率兵擊退寧海地區(qū)進犯的浪人之后,同時收到臺州、新城遭襲的消息,戚繼光清楚地知道敵人進攻新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最終目標還是臺州,但新城不可不救。因此,他當機立斷率戚家軍主力馳援臺州,把自己和將士們在新城的家眷交付給了下屬,讓下屬帶兵前往支援,這是一種對下屬的充分信任,此舉也給其他將領們做出了榜樣,讓他們更加安心地作戰(zhàn)殺敵,奠定了臺州大捷的堅實基礎。
《蕩寇風云》票房慘淡的個中原因不排除國外大片擠壓、宣傳力度甚微等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影片自身的考慮不周。例如,配角的設定過于簡單,胡宗憲、俞大猷等作為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卻在影片中單純地作為戚繼光的陪襯;元素的融合較為混亂,影片試圖把動作片的元素融入歷史戰(zhàn)爭片之中,但片中較為生硬的融合方式更多讓觀眾感到一頭霧水;主線的推進詳略失當,影片的戰(zhàn)爭主線、情感主線和政治主線三線并行,卻在生活情節(jié)方面著墨過多,導致難以詳細交待另外兩條主線的前因后果。
但,不得不說,《蕩寇風云》是一部融入了導演心血的良心之作,陳嘉上為了最真實地還原歷史,籌備近十年,曾多次拜訪研究戚繼光的歷史專家,親臨浙江臺州、舟山岑港等地考察取景。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影片通過對戚繼光英雄形象的生動塑造,成功地樹立了立足真實歷史人物和民族傳統(tǒng)文化進行英雄主義敘事的新典范,讓歷史人物最真實而鮮活的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為國產(chǎn)電影對歷史、記憶的重述與挖掘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