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
2016年,我從廈門理工大學會展設計專業(yè)畢業(yè),開始步入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在這個過程中,我最懊惱的事莫過于第一份工作沒有慎重選擇,但慶幸的是自己很快就發(fā)現(xiàn)那份工作不適合自己并作出了調(diào)整,沒有讓錯誤繼續(xù)延續(xù)。
趕鴨子上架做AE
回顧自己大學四年,我想來想去,如果用兩個字描述,最準確的就是“學習”,會展設計專業(yè),主攻方向是活動策劃。大一大二那兩年課業(yè)負擔很重,幾乎一直就是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大三時,我發(fā)覺英語很重要,狠命學了一年英語。到了大四,我忽然發(fā)現(xiàn),似乎從沒好好思考過自己到底喜歡什么,未來可以做點什么?但時間已不允許我再慢吞吞,學了這么多,也只能隨大流參加考研了。
跟隨眾人的腳步,我報名參加了研究生入學考試。接下來,我完全放棄了校園招聘,一門心思投入到考研的大軍當中,但事與愿違,我最終并沒有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擺在我面前的路就只有一條——找工作。
此時,周圍同學的工作紛紛塵埃落定。錯過了校園招聘的黃金期,心急如焚的我只能借助社會招聘了。我在招聘網(wǎng)站上投出了幾份跟專業(yè)對口的工作,不久就獲得了一家公司的青睞,當時應聘的崗位是廣告AE(Account Executive業(yè)務經(jīng)理)。老實講,我并不清楚AE到底做些什么,但時間已不容我再去細細思考這份工作到底適不適合自己,該從哪方面提高,基本是趕鴨子上架的狀態(tài),我就入職了。
工作后,我才發(fā)現(xiàn)做AE對自己是個很大挑戰(zhàn),業(yè)務經(jīng)理需要和已有的客戶對接,需要拉新的客戶,很顯然這個崗位適合性格外向的人。反觀自己,平時悶悶的,連跟客戶溝通都需要先做好心理建設,顯得唯唯諾諾,實在是很擰巴,直到第三個月,我狠下心來遞交了辭職報告。
初入職場就遭遇了不順,這讓我有些心灰意冷,索性先不找工作,去駕校報名學車去了。休整了半年后,我的工作依然沒有下落,其實那陣子我有些逃避情緒,直到和一位做行政的朋友聊天,對方看到我的情況,直言不諱地告訴我,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yè)后的一年到一年半還沒有工作經(jīng)驗,用人單位會很懷疑這個人的能力,覺得他不穩(wěn)定不予考慮。朋友的話如同當頭棒喝,我覺得自己不能再這么混下去了,還得打起精神接著找工作。
經(jīng)歷了第一次找工作的失誤,第二次找工作,我的目標清晰多了,希望能找到一份能把自己會的所有東西發(fā)揮出來的工作。同時這個崗位能給我足夠大的空間,讓我時刻保持一種學習狀態(tài),唯有如此,我覺得才對得起爸媽給我掏的四年大學學費。
然而找工作的過程如同朋友預測的那般,困難重重,很多用人單位一看到我的第一份工作只干了三個月,然后就歇了幾個月,直覺上就懷疑這姑娘到底靠不靠譜?一直到面試到一家傳媒公司,我們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這次我應聘的是影視劇的宣傳崗,和自己所學專業(yè)很接近,而且這家公司的平臺不錯,有兩百多人,對影視公司來講,規(guī)模不算小,公司業(yè)務廣,不但做影視還做綜藝、動漫等,可發(fā)揮的空間大,很符合我對自己的定位。
而我在筆試中的表現(xiàn)也讓公司高層眼前一亮。筆試中有一道題讓應聘者寫個演唱會的策劃方案。這對我來說簡直手到擒來。我們專業(yè)訓練最多的就是寫策劃,四年里似乎一直在寫老師布置的各種宣傳方案、策劃方案等等。于是我從演唱會的前期籌備、執(zhí)行期、演唱會上、后期項目跟蹤等幾個方面來寫,非常全面。就這樣,我獲得了第二份工作。
鬼畜視頻咬牙學
截止目前,我的第二份工作已經(jīng)做了半年,這半年是收獲滿滿的半年。做電視劇宣傳,得經(jīng)常上劇組,趕上導演拍夜戲,自己也得跟著,熬通宵是常有的事情。有時候我也抱怨自己為什么非要選一份這么辛苦的工作,但很快這份工作帶來的新鮮感,讓我忘記了疲憊。這份工作不像很多其他工作,第一天做就知道自己第一百天是什么樣,做一年就能想象到自己五年后是什么樣。做電視宣傳,今天這個項目是古裝劇,下個項目可能是偶像劇,每個階段接觸的東西都不同,不需要重復同樣的東西,這種新鮮感對我來說很重要。
跟大學期間的實習相比,我最大的感受是進入職場后再也沒人會顧著你,讓著你了,你必須獨當一面,遇到困難的時候,絕對不可以說我不能,我不會。因為如果你做不到,你在公司就失去存在的價值了。
因為做電視劇宣傳,為了適應當下年輕人的需求,公司要求我上B站給項目做宣傳,這就需要我會剪輯鬼畜視頻。如果完全不懂二次元,平時也不關注,這時候就瞎了,好在我平時也略有關注,但說起制作鬼畜視頻,對我而言,難度還是很大的。這時候想放棄顯然不可能,我只好咬著牙,去B站狂看視頻,一邊看一邊摸索制作套路。我發(fā)現(xiàn)在工作中一定要有自學意識,得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一個人不可能什么都會,工作中肯定會遇到很多新的挑戰(zhàn),這時候不會有老師寵著你,由著你的性子,今天沒交作業(yè),那就明天吧。你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去面對。
想起第一份工作中跟廣告公司對接客戶時,我曾遇到過一位客戶的刁難,他對我做的策劃方案很不滿意,我耐著性子按照他的要求反反復復改了很多遍,結果客戶最后選擇了第一稿。當時我剛參加工作,年輕氣盛,所以忍不住爆發(fā)了,跟客戶大吵起來,所幸當時的主管很不錯,不但沒有太責怪我,反倒站出來幫我說話,事情這才得以解決。
雖然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這件事我并不后悔,但現(xiàn)在遇到此類狀況,我絕對不會如此處理,而是盡可能讓自己少遇到這種事。我學會了提前跟客戶聊清楚他的訴求。沒弄清楚之前,不會貿(mào)然做決定。我現(xiàn)在認為當時出現(xiàn)那種局面,還是由于自己跟客戶之間的溝通太少,當時剛工作怯生生的,不敢去問客戶第二遍,有時候根本不知道客戶的用意,只憑自己的揣測,因此做了很多無用功?,F(xiàn)在我會把工作做到前頭,雖然仍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一些自己辛苦做的東西說否定就被否定的事,但已經(jīng)能平靜接受了,這是工作帶給我最大的改變。
第一份工作不適合要當機立斷
回顧自己找工作的歷程,我覺得對初入職場的新人來說,第一份工作實在太重要了,重要到能讓很多人以此對你做出判斷,它會成為一個判斷標準。因為無論你之后做什么工作,別人總會問,“你做過XX工作,一下跨度這么大,這份工作你能做嗎?”要么就是“你都做過了XX公司,這項工作不在話下。”如果一個人的大學是第一張名片,那第一份工作簡直就是進入職場的第二張名片。就像我因為之前做過AE,主管總覺得某事你肯定可以做好,他們不會像對待實習生一樣給你試錯的機會。主管會很自然地認為我很有經(jīng)驗,因此沒有必要額外培訓,一定程度上,這給我增加了不少難以言說的難度。
因此,建議同學們在大學畢業(yè)前,實習階段可以多嘗試,但當真正踏入職場后,就一定要好好想想自己適合做什么。從大三就應該做好職業(yè)規(guī)劃,不要被別人推著走。第一份工作盡可能學到的東西越多越好,如果接下來換工作,會有很大幫助。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一定要當機立斷換,千萬不要等做了很久后才決定去跳槽。工作從來不是你想換就能換的,時間點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