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和, 石勝偉, 白 鋒, 羅曉靈, 楊曉迪
(1.中國地質科學院探礦工藝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1734; 2.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災害防治技術中心,四川 成都 611734; 3.四川錦瑞青山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00041; 4.四川省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四川 成都 610081)
2013年7月,四川省財政廳和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頒布《四川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概(預)算標準》[1](以下簡稱“概預算標準”)。該概預算標準充分反映了四川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材料運輸困難、施工輔助措施多以及項目分級管理等特點,具有行業(yè)和地區(qū)的特殊性。標準出臺后,解決了以往使用水利定額[2]、工民建定額[3]、公路定額[4]等定額編制和審查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投資所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進一步規(guī)范了四川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了防治工程資金預算的規(guī)范性和資金使用效益。該概預算標準是我國首部與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相關的概預算標準,已經成為自然資源部、安徽、廣西等編制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概預算標準的范本。
自頒布實施以來,概預算標準執(zhí)行時間已近5年。執(zhí)行過程中,國家頒布了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政策,同時,使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內容與四川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不相符的情況,需要進行修訂。本文介紹了概預算標準的特點,列舉了概預算標準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修訂構想。
人工費由基本工資、地區(qū)津貼、施工津貼、夜餐津貼、節(jié)日加班津貼、工資附加費構成。基本工資按工程所在地政府頒布的當年最低工資標準計算;考慮到四川省部分地災災害防治工程在艱苦、偏遠的山區(qū),地區(qū)津貼采用艱苦邊遠地區(qū)津貼調節(jié)。人工費構成既體現(xiàn)四川省山區(qū)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人工工資水平,又能隨物價水平動態(tài)變化,改變原水利定額人工工資標準十多年不變化的狀態(tài),實現(xiàn)與社會發(fā)展同步。
四川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材料運輸,經常采用小型載重汽車、自卸汽車進行材料運輸,到達治理工程點的“最后一公里”,往往采用拖拉機、膠輪車、騾馬、人工背運或挑運等一種或多種方式轉運。這是由于四川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都在偏遠的山區(qū),一般道路都比較狹窄,甚至沒有道路。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材料預算價按工程所在地的政府造價信息部門頒布的材料信息價與增加的運雜費之和計算,其中增加的運雜費就是根據材料的運輸方式套用相應的材料運輸定額,并根據實際道路寬度、路面狀況和坡度等選用相應的調整系數(shù),從而成功解決“最后一公里”材料運雜費的計算問題。材料計算方法既反映了市場的真實價格水平,又體現(xiàn)了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材料運輸特點。
四川省地質災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為主要地質災害。這是由四川省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層巖性的特點決定的。在針對地質災害的治理工程中,泥石流的治理措施在布置上是最為分散的,雖然溝道流域面積不大,但溝道較長,溝道上下游高差大,各類壩體、防護堤、排導槽等治理措施布置非常分散[5],相關的臨時設施數(shù)量和管理的成本會大幅度上升,因此采用較高的取費標準是合理的。崩塌和滑坡治理工程的治理措施位置相對較為集中,其他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主要指針對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的治理工程)在四川較少?;谏鲜鲈?,概預算標準將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取費標準分為泥石流工程、崩塌及滑坡治理工程及其他地質災害治理工程3種類型。另外考慮到規(guī)模較小的崩塌、滑坡治理工程打捆實施的情況,概預算標準還規(guī)定由2個及以上距離5 km以上交通距離的崩塌、滑坡治理工程可執(zhí)行泥石流治理工程的費率標準。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都有保護對象,例如老百姓的房屋等。地質災害體往往都距離保護對象很近,治理措施距離保護對象更近,工作面十分狹小,土石方的開挖既不能采用大型機械施工,更不能采用爆破等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較大的施工方法。因此需要選用水磨鉆施工、靜態(tài)爆破等施工方法進行石方開挖。例如宜賓某滑坡治理工程的治理措施包括抗滑樁、錨索格構梁以及水溝等,其中抗滑樁距離周圍房屋很近,在抗滑樁的嵌固端為基巖,為避免爆破對周圍房屋的影響,石方開挖采用了水磨鉆施工。除了水磨鉆施工,其他諸如人工清危、靜態(tài)爆破、主動防護網、被動防護網、微型組合抗滑樁等技術在概預算標準中都得到較好的體現(xiàn)。
經過多年積累,特別是“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的管理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并探索出符合四川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特點的建設程序,使四川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管理逐步走向規(guī)范化。
四川省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實施的基本程序如下:項目立項以后,首先進行勘查設計承擔單位的招標,然后勘查設計單位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勘查,并進行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勘查設計成果通過審查以后進行施工前的清單、控制價編制和審查工作,再依次進行施工招標、施工、初步驗收、竣工結算、治理工程效果監(jiān)測、最終驗收等工作。因此,獨立費包括建設單位管理費、工程驗收費、招標代理費、造價咨詢費、監(jiān)理費、勘查設計費、建設及施工場地征用費、工程質量檢測費、監(jiān)測費等。對于需立即采取措施的應急搶險治理工程,相關的程序可能會進行簡化,例如勘查后直接進行施工圖設計,此類項目的獨立費就不應計算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費用。
2016年5月1日起建筑業(yè)繳納營業(yè)稅改為繳納增值稅[6],四川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明確2016年5月1日開始《四川工程造價信息》上信息價為不含稅價格[7]。因此,國家稅法規(guī)定繳納的稅金和計算工程投資的關鍵依據已發(fā)生重大變化。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應歸類于建筑業(yè),應進行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調整。
2.1.1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調整辦法出臺前
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政策出臺前,各市、州大致有以下幾種做法。
(1)材料信息價按照不含稅價格、稅金仍按照營改增前的營業(yè)稅。施工企業(yè)實際合同額下浮巨大,必定會引起合同糾紛,導致項目無法順利實施。
(2)材料信息價按照不含稅價格、稅金按增值稅11%。僅僅對材料價中增值稅進行扣減,機械使用費、措施費、企業(yè)管理費等中的增值稅并沒有進行抵扣,不符合財稅部門的規(guī)定。
(3)材料信息價按照2016年5月1日以前價格、稅金按增值稅11%。該做法既不反映材料價格的市場變化水平,也不符合財稅部門的規(guī)定,且工程投資大幅度增加。
2.1.2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調整辦法出臺后
鑒于全省各地做法混亂,而且也不符合財稅部門規(guī)定,甚至出現(xiàn)項目無法順利實施的情況,四川省財政廳和四川省國土資源廳于2017年6月份頒發(fā)了《營業(yè)稅改增值稅后〈四川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概(預)算標準〉調整辦法》。該辦法明確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后,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工程造價(建筑工程費)=稅前工程造價×(1+11%)。但上述計價規(guī)則僅對材料費、機械使用費、企業(yè)管理費進行調整,其他包含增值稅的措施費等并未進行調整。2018年4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頒布《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該通知對部分增值稅稅率進行了調減。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中的材料費、機械使用費、措施費、企業(yè)管理費稅金等需要相應調整。
因此,該調整辦法只是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的調整問題,屬于過渡方案,還需要根據國家最新的財稅政策和四川省的實際情況對概預算標準進行相應調整。
治理工程預算定額包括人工、材料和機械的消耗量。定額中主要材料消耗量一般可以根據設計文件進行調整,但是人工和機械的消耗量一般不能隨意調整。因此,定額中人工和機械的消耗量應盡量符合行業(yè)實際消耗水平。例如,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中常用的錨桿,其人工和機械的消耗量與水利、建筑等行業(yè)差別很大,這是由于錨桿數(shù)量、地層結構、施工方法、施工工藝等差別都比較大。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使用錨桿比較多的是不穩(wěn)定斜坡、滑坡、崩塌等。錨桿的布置是針對地質災害體的,其數(shù)量很少,往往是幾根到幾百根,筆者曾經遇到合江縣某崩塌治理項目僅有一根針對危巖體錨固的錨桿(該工程以混凝土凹腔嵌補為主)。水利工程的邊坡往往是巖質高邊坡,由于邊坡面積大,錨桿的數(shù)量遠遠大于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中的數(shù)量。建筑行業(yè)基坑隨著地下空間利用的需要,其深度也是越來越深,基坑邊坡的支護面積也是越來越大。錨桿支護是基坑邊坡支護中比較常見的措施,其數(shù)量也是越來越多,甚至基坑的底板還需設置抗浮錨桿。因此,建筑行業(yè)的錨桿數(shù)量也是遠多于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
從地層結構看,建筑行業(yè)和水利行業(yè)的地層結構比較單一。建筑行業(yè)與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比較類似的是基坑的邊坡支護,但是此類項目在同一個地區(qū)往往都有大量的經驗資料,其基坑邊坡支護措施經驗非常成熟例如成都市建筑行業(yè)的基坑支護基本都是砂卵石地層,經過前幾年房地產大幅度建設,大量的基坑支護工程已經實施,其地層結構一目了然,非常單一。因此采用錨桿支護時,由于其深度不深,且作為臨時支護工程,相對而言,其實施成本要低得多,目前10 m錨桿單價80~100元/m。水利行業(yè)往往會選擇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段,特別是各類壩體的壩肩往往都會將表層覆蓋層削除,形成完整性較好的巖質邊坡,其地層結構也是比較單一。因此邊坡支護的錨桿施工也是很簡單的。特別是錨桿支護 ,同時由于其數(shù)量較大,甚至會采用鉆進效率較高的履帶式鉆機,10 m錨桿單價30~50元/m。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地層結構比較復雜,特別是滑坡治理工程,其地層有可能全部是土層,也可能上部滑體是土層、下部滑床是巖層,也可能全部是巖層。如果遇到滑坡體結構松散,或鉆孔縮徑明顯時,還需要增大孔徑,其鉆進方式一般采取無水干鉆,如潛孔錘跟管鉆進等。目前10 m錨桿單價120~200元/m。因此,由于地質災害治理范圍的局限性、地層結構的復雜性,使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錨桿單價高于建筑、水利行業(yè)。
2.3.1 勘查費
正如前文所述,四川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地質環(huán)境比其他行業(yè)更為復雜。水利行業(yè)一般會選擇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段,建筑行業(yè)基坑的邊坡支護在同一個地區(qū)往往都有大量的經驗資料,因此水利、建筑業(yè)的勘查工作量的部署相對較少,其勘查費用也就較低。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工作的部署是根據《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guī)范》(GB/T 32864-2016)、《泥石流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規(guī)范》(DZ/T 0220-2006)等行業(yè)規(guī)范確定??辈楣ぷ鞑渴鹉康氖遣槊鞯刭|災害類型、威脅對象及影響程度等。通過勘查工作,確定地質災害是否有影響。如無影響,則可能不采取治理措施,如有影響,一般采用兩種方案進行比選(復雜的大型項目一般需要比選的方案數(shù)量更多),最終確定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推薦方案。由于地質災害所處位置地質環(huán)境復雜,每種方案均需要部署勘查工作,因此,地質災害勘查項目較水利、建筑行業(yè)的類似項目而言,勘查工作量要大得多。雖然2015年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文規(guī)定工程勘察設計費(工程勘察設計費即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工程勘查設計費)實行市場調節(jié)價[8],但也規(guī)定提供的服務應當符合國家和行業(yè)有關標準規(guī)定。因此,勘查設計階段勘查費應根據部署的勘查工作量和概預算標準詳細計算,實際合同價按不高于該計算結果控制。筆者曾經遇到部分地區(qū)規(guī)定勘查費按建筑工程費的3%~5%,也有按設計費的10%計算,這顯然是不了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地質環(huán)境的復雜性。
2.3.2 監(jiān)測費
監(jiān)測費是在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9]的基礎上按監(jiān)測手段編制,其費用由基價和技術工作費構成,其中基價中包含了現(xiàn)場監(jiān)測等費用,技術工作費是對監(jiān)測數(shù)據進行計算、處理及分析,并出具相應的成果報告,未包含埋入不能回收或重復利用觀測點埋設及材料費、埋設傳感器及傳感器等。同時,監(jiān)測費又參考水電工程安全監(jiān)測系統(tǒng)專項投資編制細則[10]的規(guī)定按設備、設備安裝、觀測及維護、資料整理及分析、專項工程巡視檢查等計算監(jiān)測費。這兩種計算方法同時存在是不合理的,有可能存在監(jiān)測相關工作重復計算的情況。
此外,隨著新技術、新設備的快速發(fā)展,監(jiān)測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數(shù)據采集由原來的人工采集更新為儀器自動采集,獲取監(jiān)測數(shù)據的難度變小,獲取的數(shù)量大幅度增加,所以如果仍然采用人工監(jiān)測的基價是明顯不合理的。
針對地質災害的勘查工作完成以后,往往需要選擇兩種治理方案,對其進行技術、經濟比較,也就是對地質災害治理進行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就是可行性研究階段對地質災害治理2種方案的投資進行估算。投資估算的計算方法如下。
(1)由于目前概預算標準中治理工程定額只有預算定額,因此投資估算中清單項目的估算單價是在預算定額的基礎上采用擴大系數(shù)來計算估算單價。
(2)投資估算中清單項目的工程量計算是用圖紙工程量乘以可行性研究階段的設計工程量階段系數(shù)得到設計工程量。設計工程量階段系數(shù)系指由于可行性研究階段勘測、設計工作的深度有限,有一定的誤差,為留有一定的余地而增加的工作量。
(3)除了單價估算和工程量估算差別之外,可行性階段投資估算的基本預備費要高于初步設計概算和施工圖預算中的基本預備費,以確保投資可控。
上述投資估算計算方法與初步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基本相同,計算過程復雜,且不能夠對投資進行快速估算。特別是有些搶險救災項目中,在對地質災害體的規(guī)模、災情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治理方案,調撥合理數(shù)量的資金顯得非常重要。但在資金規(guī)模的估算上如果按照投資估算的計算方法,顯然會嚴重影響搶險方案的決策,也不利于提高治理工程資金預算的規(guī)范性和資金使用效益。
勘查設計階段,工程量是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各階段設計工作的重要成果,是計算設計各階段投資的主要依據??⒐そY算階段,由于各清單項目的單價一般在投標階段已經確定,而工程量按照設計文件實際完成的工作量計算。因此,工程量是業(yè)主單位與施工單位進行竣工結算關鍵依據。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工作量計算規(guī)則未結合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特點、不全面、未細化。現(xiàn)舉例如下。
(1)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規(guī)定主動防護網按設計圖圖示防護面積計算。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坡面往往都是起伏變化很大,主動網鋪設的面積遠遠超過坡面防護面積。此外,主動防護網雖然有不同的規(guī)格,但尺寸都是固定的,因此實際鋪設時為確保治理范圍得到防護,在防護部位上部往往由于防護網的規(guī)格原因往外圍適當擴大??梢?,鋪設面積要大于治理范圍的面積。筆者曾經遇到瀘定縣某崩塌治理項目由于坡面起伏變化大,實際鋪設面積是斜坡面積的近1.5倍。因此,直接按坡面防護面積不太妥當。
(2)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規(guī)定單排、雙排鋼管腳手架按正面投影計算。這顯然不符合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實際情況,實際施工過程中,單排、雙排鋼管腳手架往往是緊貼邊坡坡面搭設的,就是俗稱的“爬坡腳手架”,顯然斜坡的坡面面積肯定大于正面投影的面積,因此按正面投影計算是不合適的。
(3)引導式防護網、鋼筋制安、鋼結構制安等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應補充。
(4)泄水孔、被動網等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不便于理解,應細化相關描述。
四川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投資規(guī)模普遍較小[5]。但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無論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投資有多小,運輸?shù)缆贰⒐╇娋€路、安全措施等是每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實施所必需的,只是這些臨時工程建設規(guī)模、建設標準要低于水利工程,但這些臨時工程的投資占整個治理工程投資的比例較高,大約在15%~50%。由于概預算標準規(guī)定小型臨時設施是包含在措施費的費率中,不單獨計算,大型臨時工程需要單獨設計,并單獨計算相應的投資。例如概預算標準規(guī)定10 kV及以上場外供電線路可以在臨時工程中單獨計算,而實際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建設規(guī)模小,供電線路一般380 V及以上,但380 V供電線路作為包含在措施費中的費用而不單獨計算投資,其投資雖然不高,但占整個治理工程投資比例較高,因此,不單獨計算投資顯然是不合適的,不能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概預算標準的修訂遵循平均先進、體現(xiàn)地質災害特點、符合當前政策的原則。修訂后的概預算標準價格水平盡量符合當前水平,并隨市場變化而變化。同時要體現(xiàn)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特點。稅金的計算應根據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的政策要求計算,同時獨立費中由政府指導價調整為市場調節(jié)價提供參考的計算標準和計算方法。
3.2.1 按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的政策規(guī)定,修訂編制與審查規(guī)定、工程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
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建筑工程費(建筑工程費就是主體建筑工程費與施工臨時工程費之和)按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的規(guī)定進行以下調整。
(1)將概預算標準中的營業(yè)稅計價模式調整為增值稅的計價模式。
(2)材料費按“材料信息價+調整的運雜費”計算,二者均不含增值稅。
(3)機械費按照不含增值稅的價格計算,也就是對機械費中折舊費、修理及替換設備費扣除增值稅,動力燃料按不含增值稅的預算價格進行計算。
(4)按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的要求,通過測算扣除措施費、企業(yè)管理費等中的增值稅。
(5)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工程造價(建筑工程費)=稅前工程造價×(1+10%),10%為建筑業(yè)增值稅稅率。
3.2.2 修訂治理工程預算定額
在治理工程預算定額的修訂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地質環(huán)境復雜性對定額消耗的影響。例如前文所述的錨桿,從消耗定額的角度看,錨桿數(shù)量較少,不能批量施工,綜合工作效率較低,直接影響就是定額中的人工、機械消耗量較高,確保機械正常運行的動力燃料數(shù)量也相應較多。此外,滑坡治理工程中由于滑坡體結構松散,需要增大孔徑,且鉆進方式一般采用無水干鉆,因此錨桿的灌漿量也是要大于巖質邊坡中的錨桿灌漿量,地層結構復雜性使定額中人工、材料、機械消耗量遠高于原概預算標準中巖質邊坡錨桿的消耗量。
錨桿的定額消耗量高于其他行業(yè)是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錨桿單價偏高的根本原因。原概預算標準參考的是水利定額中巖質邊坡錨桿。本次修訂需要通過以往實施過類似項目的錨桿資料,必要時采取現(xiàn)場試驗,在原概預算標準的基礎上對錨桿定額進行消耗量測算,確保最終的價格水平與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實際情況相符。
除了錨桿外,因地質環(huán)境影響的還有石方開挖、危巖的清除、沖擊成孔灌注樁、鋼筋制安等,需要對其定額消耗量進行適當調整。
3.2.3 修訂勘查設計預算標準
勘查設計預算標準的完善主要包括勘查費和監(jiān)測費。
3.2.3.1 勘查費
勘查設計預算標準審查規(guī)定中明確,勘查工作部署要嚴格按照行業(yè)規(guī)范執(zhí)行,不得隨意按其他行業(yè)的要求減少,勘查費不得隨意按比例計算,應根據部署的勘查工作量和概預算標準詳細計算,實際合同價按不高于該計算結果控制,但不得惡性競爭。
3.2.3.2 監(jiān)測費
在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水電上計算方法,修訂監(jiān)測費的計算方法,注意區(qū)分人工監(jiān)測與儀器自動化監(jiān)測。
3.2.4 編制投資估算單位工程造價指標定額
可行性研究階段投資估算為地質災害確定合理的治理方案起關鍵作用,也是編制初步設計文件、控制初步設計概算的主要依據。同時,投資估算也可為搶險救災項目及時安排救災資金提供決策依據。但是,由于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是非標設計,需要根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實際情況設計,需要設計者不僅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還需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因此,投資估算可按單位工程造價指標來計算,但單位工程造價指標不能按照建筑行業(yè)來確定,例如擋土墻、排導槽、防護堤等不能單純按長度估算,而是應按方量估算,其原因是不同的部位斷面大小是不同的,且有可能差別很大。單位工程造價指標測算時還應充分考慮各地人工費、材料價格、海拔高程等地區(qū)差別。概預算標準修訂時,編制單位工程造價指標定額。造價指標應包括單位工程名稱、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指標單位、工作內容等,可參考表1編制。
表1 投資估算單位工程造價指標參考
投資估算時,可根據初步確定的治理方案估算單位工程的工程量,該工程量乘以單位工程造價指標即可得到該單位工程的投資估算。
3.2.5 修訂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的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補充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中缺少的內容,如引導式防護網、鋼筋制安、鋼結構制安等。
(2)細化原來描述過粗、不便于理解的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如泄水孔、被動防護網、砂漿抹面等。
(3)結合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特點規(guī)范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如主動防護網、單排、雙排鋼管腳手架等。
3.2.6 修訂編制與審查規(guī)定中未體現(xiàn)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特點的其他內容
體現(xiàn)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特點是我們編制和修訂概預算標準的目標,除了前面的內容外,本次修訂還需要注意以下內容。
(1)編制與審查規(guī)定中對小型臨時設施和大型施工臨時工程的區(qū)分應結合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投資規(guī)模小的特點,如供電線路、施工便道、施工排水、施工安全措施等,將原概預算標準中規(guī)定應單獨計算的標準降低,同時規(guī)定應編制設計圖件和文字說明,并單獨計算相應投資,而不是已經包含在措施費的取費中。
(2)投資較小的項目或經縣級及以上政府批準的應急、搶險項目應按簡化后的程序調減獨立費中無關費用,如招標代理費服務費、工程科學研究試驗費、工程保險費等。
概預算標準的修訂是一個長期的、需要有耐心的工作,隨著地質災害防治新技術、新方法的使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相關的各類規(guī)范逐步出臺,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概預算標準的研究需要繼續(xù)進行下去。
通過“5·12”汶川地震、“4·20”蘆山地震,“8·8”九寨溝地震災后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的實施,除了概預算標準外,還應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招標文件、工程量清單、施工合同等進一步規(guī)范,減少后期結算階段的扯皮,避免投資不可控、影響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