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虹霞,劉燕妮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內分泌二科(咸陽712000)
主題詞 糖尿病/并發(fā)癥 胃輕癱/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半夏瀉心湯 α-硫辛酸 莫沙必利
糖尿病胃輕癱是糖尿病患者高發(fā)的一種消化道并發(fā)癥,國外報道其發(fā)病率甚至高達76%[1]。臨床表現為厭食、早飽、飯后腹脹、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營養(yǎng)不良、水電解質紊亂、惡病質等,而且可影響患者對于口服降糖藥物的吸收,引起餐后血糖的不穩(wěn)定,誘發(fā)加重其他并發(fā)癥,給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西醫(yī)治療糖尿病胃輕癱多采用對癥治療,如采用嗎丁啉,甲氧氯普胺、莫沙必利等,但療效有限,副作用多,復發(fā)率高,導致病人依從性差。而中醫(yī)辨證治療糖尿病胃輕癱尤其獨特優(yōu)勢,療效突出。我科室通過大量臨床觀察發(fā)現半夏瀉心湯聯合α-硫辛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門診及住院患者60例,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n=30)和對照組(n=30)。其中治療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齡(58.17±7.57)歲。2型糖尿病病程6~17年,平均(7.13±3.64)年。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55.17±9.54)歲。2型糖尿病病程5~19年,平均(6.84±4.32)年。兩組一般臨床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考2003年《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具有厭食、早飽、食后腹脹、惡心、嘔吐;胃部飽脹,震水聲陽性;實驗室檢查:X線鋇餐檢查提示胃蠕動收縮力減弱、排空延遲;無潰瘍及幽門梗阻[2]。中醫(yī)診斷標準:參考衛(wèi)生部藥政局痞滿證的診斷和分級[3]。
納入標準:符合糖尿病胃輕癱的中西醫(yī)診斷標準;病程持續(xù)至少兩個月以上的胃腸動力紊亂;通過胃鏡或消化道鋇透排除消化道器質性病變;既往使用促胃力藥者,需停藥1周以上。
排除標準: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糖尿病酮癥、酮癥酸中毒及其他代謝紊亂性疾?。话橛袊乐嘏K器功能不全者;伴有消化性潰瘍、腫瘤等器質性疾病者;妊娠或準備妊娠婦女、哺乳期婦女;1周內用過促進或抑制胃腸運動藥;依從性差者。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基礎治療,即在糖尿病飲食、運動教育基礎上,選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使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
對照組給予莫沙必利片(國藥準字H20031110)5mg/次,口服,3次/d。治療組予以半夏瀉心湯加減,具體藥物構成:清半夏、黨參、枳實、炒白術、雞內金各15 g,黃連、黃芩各6 g,干姜8 g,甘草3 g,兼濕熱者加砂仁8 g(后下),陳皮6 g,白蔻仁10 g;兼瘀血者加丹參20 g,川芎10 g;兼氣滯者加厚樸10 g;兼氣虛者加炙黃芪30 g,1劑/d,水煎400 ml早晚分服。同時給予0.6gα-硫辛酸(批號:1704081)加入25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 每日1次,療程為兩周,兩周后統(tǒng)計療效。
3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癥狀消失,胃排空率正常;有效:癥狀減輕或消失,胃排空率正常或胃排空率提高大于30%;無效:治療前后癥狀未見明顯改變,胃排空率提高小于30%[4]。
4 觀察指標 胃排空率:標準試餐加鋇條X線攝片。血清胃動素測定:放射免疫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
1 兩組治療后療效比較 對照組顯效率為23.3%,總有效率為63.3%;治療組顯效率為56.7%,總有效率為93.4%。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療效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 兩組胃排空率比較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治療后胃排空率顯著提高;與同期對照組比較,治療組胃排空率顯著提高,見表2。
表2 兩組胃排空率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兩組治療前后糖化血紅蛋白、胃動素比較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治療后糖化血紅蛋白及胃動素顯著降低;與同期對照組比較,治療組糖化血紅蛋白及胃動素顯著降低,見表3。
表3 兩組糖化血紅蛋白、胃動素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本實驗顯示半夏瀉心湯加減聯合α-硫辛酸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療效是肯定的,能夠明顯促進患者的胃動力,調整胃腸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癥狀??紤]其作用機制可能與降低糖化血紅蛋白及胃動素水平有關。目前糖尿病胃輕癱的發(fā)病機制并不清楚,可能與神經損害,血清胃腸激素分泌紊亂、Cajal間質細胞減少、胃壁微循環(huán)障礙、精神因素、HP感染等有關[5-6]。其中胃動素是調節(jié)胃腸道運動的重要激素之一,生理劑量的胃動素對胃酸分泌具有刺激作用,可以提高幽門動力,加強胃蠕動,但是大量胃動素對胃排空有抑制作用,從而產生早飽、腹脹、納差、嘔吐等胃輕癱癥狀[7-9]。Russo通過實驗發(fā)現了糖尿病患者胃動素水平是明顯升高的,然而消化間期綜合肌電(DMEC)Ⅲ相活動則明顯減弱,甚至消失,從而導致胃動力減弱,引起一系列不適癥狀[10]。本實驗再次客觀驗證了糖尿病胃輕癱患者存在高胃動素水平。中西聯合用藥明顯改善了胃排空,緩解了胃潴留,降低胃內壓力,從而使胃動素水平下降。
α-硫辛酸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它對于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對于胃動素的影響可能是通過神經調節(jié)來實現[11]。α-硫辛酸可降低神經組織的脂質氧化作用及蛋白質的糖基化[12],抑制醛糖還原酶,阻止葡萄糖向山梨醇和果糖的轉化,并且能調節(jié)神經生成營養(yǎng)因子的表達,直接或間接地促使體內維生素C及維生素E的再生作用、增加細胞內谷胱甘肽及輔酶Q10的水平,此外臨床治療劑量的硫辛酸對胰島β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它激活了外周組織細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活性,從而參與了能量代謝,調節(jié)了血糖[13]。α-硫辛酸通過上述機制直接或間接治療神經退行性病變,改善活性氧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紊亂,對糖尿病患者胃腸道的微循環(huán)起到調節(jié)作用。
糖尿病屬于中醫(yī)“消渴”、“脾癉”范疇,祖國醫(yī)學對于消渴的認識由來已久?!端貑枴て娌≌摗分赋?“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fā)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轉為消渴”,“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提出:“糖尿病,其證起于中焦,是誠有理,因中焦萃病,而累及于脾也”,這些均說明糖尿病發(fā)病多根源于脾胃。脾胃,同居中焦,五行中居土,互為表里,胃主受納腐熟,脾主運化水谷,為五臟六腑全身生理機能的維持提供滋養(yǎng),稱其為“五臟六腑之大源”。脾胃功能失調在消渴病的發(fā)病機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貫穿于疾病發(fā)展的各個階段,與飲食失節(jié),損傷脾胃,脾氣虛弱,運化無力,導致氣滯食積有密切關系,而這也是糖尿病胃輕癱產生的基本病機。祖國醫(yī)學并無糖尿病胃輕癱的病名,根據糖尿病胃輕癱的癥狀,現在多將其歸屬于“脾癉”“痞滿”“消中”“嘔吐”等范疇。古人對于糖尿病胃輕癱的發(fā)病機理有著詳細的論述。如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又有:“嘔吐哆皆屬脾胃虛弱,或寒熱所侵,或飲食所傷,致氣上逆而食不得下”。《千金翼方》中“食不消,食即氣滿,小便數起,胃痹也”,“痹者閉也,疲也。”由此可見糖尿病胃輕癱的發(fā)生是由于脾胃虛弱,飲食不節(jié),脾胃運化功能失調導致。其中脾為陰臟,其氣主升,多病虛證;胃為陽腑,以通為用,多病實證。二者在生理上升降相調,相反相成才能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在病理上也必然互相影響,導致脾胃同病,雖同病但由于兩者不同的生理特性,故而在疾病的具體反應上表現出寒熱錯雜的證候?,F代人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同時伴隨著心理壓力的增大,活動量的減少等諸多因素導致脾胃運化失調,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寒熱互結中焦而發(fā)病。因此虛實錯雜,升降失司是脾胃功能失調的基本特征。故而寒熱平調,辛開苦降,重建脾胃功能是針對糖尿病胃輕癱病機的重要治療方法?!夺t(yī)門棒喝》云:“升降之機又在于脾之健運”,調理脾胃當以苦瀉、辛補、甘緩為法,其中以半夏瀉心湯為代表的“瀉心湯”方開創(chuàng)辛開苦降之先河,其集辛開苦降、寒熱補瀉于一體,苦辛并用,寒熱互調,升清降濁,恢復脾胃受納,重建脾胃功能,諸癥得以改善。本方以半夏瀉心湯為主方加減。以清半夏為君 辛溫,散結除痞,降逆止嘔,干姜溫中散寒,黃芩、黃連苦寒瀉熱?!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贰爸尾”厍笥诒尽保悄虿∥篙p癱病機表現為本虛標實的特點,故采用黨參,性溫,補氣健脾。同時加用枳實、炒白術、雞內金加強了原方健脾胃、促運化的功能。枳實、白術是臨床上理氣健脾的經典藥對,枳實溫通辛散,破氣消積,白術甘溫,益氣健脾燥濕,二藥配伍,相互制約,升清降濁,補而不滯。劉蔚雯等[14]發(fā)現,枳實、白術聯合使用,對胃腸動力的促進作用明顯優(yōu)于單味藥。雞內金甘平,消食健胃,澀精止遺,歷代本草皆記載其能治療消渴病,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雞內金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能明顯促進胃腸蠕動,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加強胃排空等[15]。全方寒熱互用,苦辛并進,補瀉兼施,使寒去熱清,升降復常,則諸癥自除?,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半夏瀉心湯可通過多種途徑調節(jié)胃腸功能。半夏瀉心湯可增加血漿胃動素、胃泌素和一氧化氮,抑制VIP,調節(jié)胃肌間神經叢,增加c-kit蛋白含量,明顯促進胃排空[16],肖開春[17]動物研究顯示,半夏瀉心湯醇提液可增加血漿中SS的含量以抑制胃腸道蠕動,從而推斷半夏瀉心湯對胃腸運動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另外,半夏瀉心湯醇提液可減輕大鼠腸平滑肌細胞線粒體腫脹程度,改善腸黏膜病變,從而影響胃腸道的運動。半夏瀉心湯含藥血清能明顯增加豚鼠ICC的數量并修復其受損結構,進而增強其胃動力并恢復功能,從而起到治療豚鼠糖尿病胃輕癱的作用。
綜合上述,目前中醫(yī)藥治療糖尿病胃輕癱方法眾多,但是缺乏統(tǒng)一的診斷及治療標準,導致了療效的不確定性,治療方案的可重復性差。本實驗通過大量臨床觀察發(fā)現,盡管糖尿病胃輕癱患者表現多樣,但是脾胃氣機升降功能紊亂是其重要樞紐。半夏瀉心湯聯合α-硫辛酸中西醫(yī)并用,著眼于脾胃中焦,效果顯著,可重復性強,且副作用小,隨癥加減,靈活方便,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