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有平,雷 毅,劉 峰,李沐陽,劉建新
(秦皇島軍工醫(yī)院:1.檢驗科;2.骨科;3.神經內科;4.體檢科,河北秦皇島 066000)
腦動脈粥樣硬化(CAS)是一類常見的腦血管病,能夠引起腦組織的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具有高致死率及高致殘率的特點[1]。目前,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是各類血管病變(包括CAS)診斷的金標準,對于病情判斷及后續(xù)血運重建具有重要意義,但該檢查為有創(chuàng)操作,故臨床應用存在一定局限性[2]。既往研究發(fā)現,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升高與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顯著相關性,缺血修飾蛋白(IMA)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早期診斷中具有應用價值,血清髓過氧化物酶(MPO)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具有顯著相關性,但上述指標水平在CAS病情判斷中的應用的研究較少[4-5]。本研究旨在對腦血管造影患者與對照組血清中HCY、hsCRP、MPO、IMA結果比對,研究HCY、HsCRP、MPO和IMA水平與CAS病變程度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92例CA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CAS組),其中男58例,女34例;年齡57~78歲,平均(67.3±8.9)歲。選取同期來本院進行健康查體的50例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58~78歲,平均(67.5±9.0)歲。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經腦血管造影檢查確診;(2)所有患者均為右側優(yōu)勢手;(3)患者無精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和意識障礙,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4)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符合醫(yī)學倫理學原則。排除標準:(1)既往合并有腦出血、腦血管畸形及顱腦外傷、手術及腫瘤等疾病的患者;(2)合并心力衰竭、感染及嚴重肝腎功能不良等系統(tǒng)或全身疾病的患者;(3)既往合并有精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嚴重意識及語言障礙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兩組性別、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收集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既往有無吸煙史、是否合并有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冠心病及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等基礎疾病。(2)CAS患者病變程度的評估:所有患者均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DSA),病變程度評分標準參照魏璐城等[6]的研究:0分為狹窄程度<50%,1分為狹窄程度50%~<100%,2分為狹窄程度100%。若一個動脈存在多個病灶,則以狹窄最嚴重作為評分標準,計算患者總得分。0分為輕度病變,1分為中度,≥2分提示中度病變。比較不同得分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3)所有患者均于清晨抽取空腹血5mL置于抗凝管中,3 000 r/min速度離心5 min分離血清,HCY、hsCRP及IMA檢測采用Beckman AU5811全自動血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分離中性粒細胞,MPO檢測試劑盒由美國R&D公司生產,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HCY≥15 μmol/L,hsCRP≥3 mg/L,IMA≥77.6 U/mL,MPO≥32 U/L檢驗指標陽性。
2.1各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各組的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及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率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年齡、吸煙史及糖尿病發(fā)生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患者HCY、hsCRP、MPO及IMA水平及陽性率比較 各組患者HCY、hsCRP、MPO及IMA水平及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各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表2 患者HCY、hsCRP、MPO及IMA水平及陽性情況比較
2.3患者不同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比較 各組患者陽性指標數量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比較[n(%)]
2.4HCY、hsCRP、MPO及IMA水平與臨床資料的相關性 HCY與糖尿病、冠心病及外周動脈粥樣硬化有相關性(P<0.05);hsCRP與高脂血癥、糖尿病、冠心病及外周動脈粥樣硬化有相關性(P<0.05);MPO及IMA與冠心病及外周動脈粥樣硬化有相關性(P<0.05),見表4。
表4 不同指標與臨床資料相關系數(r)
腦血管病是臨床上常見的大血管病變之一,其中CAS是腦血管疾病中發(fā)生率較高的類型之一,具有高致死率及致殘率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CAS起病及進展較為隱匿,血管狹窄超過75%才能引起臨床癥狀及腦電圖改變,一般檢查手段容易造成漏診,延誤治療[7]。腦血管造影是診斷腦血管疾病的金標準,主要通過外周動脈注射造影劑使血管顯影。但是該檢查為有創(chuàng)操作,盡管創(chuàng)傷較少,患者仍存在一定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且該檢查費用較高,其臨床應用具有局限性。本研究旨在探討HCY、hsCRP、MPO和IMA多指標聯(lián)合檢測與CAS病變程度的相關性,為臨床工作提供依據。
HCY屬于含巰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謝過程的中間產物,具有直接或間接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和平滑肌增殖的作用,能夠促進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增強血小板活性,在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8]。既往研究發(fā)現,動脈粥樣硬化屬于一種慢性炎癥反應,hsCRP能夠反應動脈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9]。髓過氧化物酶作為一種新型的炎性標記為,在動脈粥樣硬化的評價中具有一定的作用,MPO主要儲存于中性粒細胞中,通過脫顆粒方式進入血液,參與系統(tǒng)炎癥反應,與AS病情進展和粥樣硬化斑塊的破裂具有密切相關性[10-11]。缺血修飾蛋白主要用于檢測缺血事件,嚴重CAS患者腦缺血、缺氧明顯,早期氧化應激、能量代謝障礙及自由基產生是IMA形成的主要因素[12]。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CAS組患者HCY、hsCRP、MPO及IMA水平顯著升高,上述因子的升高與患者的機體炎性反應及缺血缺氧相關。
本研究對患者HCY、hsCRP、MPO及IMA水平與臨床資料相關性進行分析,盡管與性別、年齡及吸煙史等因素無關,但上述指標與糖尿病、冠心病及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等因素相關,說明上述指標缺乏特異性。對對照組及不同得分的CAS組患者上述因子表達水平及陽性率進行比較,由于本研究中對照組年齡、性別等因素與CAS組患者匹配度較高,對照組患者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冠心病及外周動脈硬化的合并率較高,故上述指標的檢出率較高,但對照組均為單項目陽性,2個及以上因子陽性可以用于排除CAS。本研究中,不同病變程度患者不同數量因子檢出率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分提示提示患者存在動脈100%狹窄或多支50%以上的病變,患者均為3項或4項檢測因子陽性;0分患者狹窄均在50%以下,患者2項檢測因子陽性率最高,3項及以上因子陽性較為嚴重的CAS病變具有提示作用。
綜上所述,HCY、hsCRP、MPO及IMA水平與CAS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具有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