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
從前我們是字字句句的講,到現(xiàn)在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自學探究。學生逐步從課堂上單靠耳朵接受信息,到如今的調動各個器官深入研究。這樣子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了,變被動為主動學習,這是一個很大的變革。其實整節(jié)課下來,從表面看,似乎老師很輕松,站在那里似乎不怎么張口不怎么說話,但事實上,早已習慣傳統(tǒng)講授式教育的我們,依然困惑很多,感覺自己越發(fā)不會上課了,不知到怎么上課了。使用導學案講課一段時間,可以說高效課堂的教學中還是一條探索的路,下面我就針對高效課堂、導學案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備課要充分
我們的課堂上既然要放手,那課前的準備工作就必須是充足的。對課文要熟悉,導學案必須要把握好。把握好一篇課文的教學設計,要完成其相應的學習任務,每堂課的組織教學就應有相應的教學目標。如果沒有了教學目標,一堂課就沒有方向,將是一盤散沙,不知所云;一篇課文將會分解得支離破碎,不知所終。所以,目標的定位非常重要。由于本學期我們使用的上級編排的導學案,在使用的過程中,我認為教學目標要從語文的特點出發(fā),根據(jù)語文總體教學要求、單元教學安排,到課文相關內容的教學目標來為這篇課文、這節(jié)課設計教學目標。我希望教學目標在課內完成,可是,在進行導學案的教學過程中,總是不能很好的把握,還是因為我們早已習慣傳統(tǒng)講授式教育的。其次,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要面向全體的學生。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zhàn)勝困難的喜悅。
二、做好組長培訓
一個優(yōu)秀的組長是小組活動的靈魂,既是小組活動的領導者,又是小組活動的組織者,同時又是教師的小助手。我們把他歸納為“三者”,即組織者、協(xié)助者、學習者,小組長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明確了小組長的職責,在組內開展系統(tǒng)有效的培訓,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小組合作學習才能真正產(chǎn)生實效。所以,為了更好的發(fā)揮組長的作用,班主任對組長的培訓就顯得十分必要。并在工作中隨時隨地對組長的工作加以指導督促,就像教師開例會一樣,每周都要給組長開小會,針對小組內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給以幫助,幫助組長建立一個比較健全的組規(guī),形成積極向上獎罰分明的組風。
三、給學生足夠的信任
導學案課,既然把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必然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在自主學習和交流協(xié)作環(huán)節(jié)中,給學生以時間,讓學生真正地利用起課堂上的時間,真正用讀用寫用思考走入課本中,開動思維。開頭一段時間,難以掌控,但時間長了,學生形成一定的自學習慣,效率自然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小組展示激勵環(huán)節(jié),學生的發(fā)現(xiàn)探索學習肯定是有個過程的,他們不可能一下子就說得很照路,或說出問題的答案。也許會離題萬里,也許會東拉西扯,這事就需要老師,我們的耐心,用語言激勵學生間展開討論或辯論,然后因勢就導,將孩子學習引到正途。當然,學生開始必然會摸不著頭腦,成績下降,但是,我相信,長此以往學生主動學習的的積極性提高了,成績自然也會提高。因為我們的高效課堂畢竟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為主,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自學,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培養(yǎng)一名優(yōu)秀的會學習的人。
四、難點部分體現(xiàn)教師的“導”
我們要求學生運用導學案自主預習,完成導學案里的課前學習。老師對導學案的運用,要視學生的預習程度來進行。上課前,教師盡量先把學生的課前學習部分批完,看看學生預習的大概情況,再決定自己的教法。如果學生完成得較好,我們就可以進入下一步的上課過程。我們老師的任務就是“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調動學生的興趣一起來思考解決難題,解疑釋疑。接下來再輔導學生做鞏固練習里的相關的習題。這樣,“講”的東西就少了,與學生的互動就多了,課堂也就活躍起來,導學案中所設計的題目也完成了,也可以體現(xiàn)出教師的個性來。
五、活躍的課堂狀態(tài)
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于活躍狀態(tài),積極地探索知識并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我認為,這就是一節(jié)高效的課,成功的課。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具體教育情景,靈活運用各種教育方法,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成為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者。在組織課堂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時刻牢記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要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途徑。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改變“注入式,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觀念。在課堂上,我把自己由“演講者”轉變?yōu)椤熬巹 焙汀皩а荨?,要像導演給演員說戲那樣,創(chuàng)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做演員的情景,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當然,我們不僅僅要關注學生掌握,更要在課堂中以幽默風趣、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及事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信心,促進目標的全面達成。
六、適當?shù)募顧C制
我認為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培優(yōu)補差工作不是課后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有事實表明,利用課余補課的學生的成績并不比不補課的學生成績好。因此,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yōu)補差工作,尤其是補差工作值得我們重視。
補差,首先是“治懶”,差生之所以成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懶”,包括思維上的懶和練習中的懶。思維上的懶常常表現(xiàn)為學習過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練習中懶的表現(xiàn)為練習速度慢,作業(yè)完成不及時,家庭作業(yè)拖拉等。針對以上情況,分別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課堂中加強“快速提問”,增加提問的密度,把一些略簡單的問題請差生回答,讓他們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給他們板書的機會,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練習習慣;三是課堂作業(yè)堂堂清,教師要嚴格監(jiān)督,不給他們抄襲的機會;四是不能讓他們有拖拉家庭作業(yè)的機會,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及時進行批評,并嚴格處理。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發(fā)言積極地、學習認真地、及時完成作業(yè)地,等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我們適當?shù)募?,正是為實現(xiàn)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xiàn)課堂大面積高效作準備。
七、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
如何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怎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只有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學得深入,學得自主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由此看來,課堂上尤為重要。
1.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huán)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利于知識的形成,因此,教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手段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中。在課堂上,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不挖苦諷刺回答錯誤的學生,老師要以真誠的目光注視學生,親切的語氣教育學生,信任的心態(tài)引導學生,這樣,才能為實現(xiàn)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2.課堂提問要精當
課堂提問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因此應緊扣教學重難點,依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助學生走進文本,以便教師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及時調控教學進程,啟發(fā)學生積極的投入學習。提問的目標明確了,去粗取精,努力使提問精當,便是教師構建高效課堂的自覺行動。例如:前兩年,我在教學小學二年級語文《狐假虎威》一課,當同學們理解課文內容之后,都哈哈大笑老虎的愚蠢。這時,我順著學生的思維巧妙地一問:“假如狐貍第二次被老虎抓住,結果會怎樣呢?”我的話音剛落,同學們都皺眉思考起來,一會兒功夫,他們便小手林立:有的說老虎肯定會吃掉狐貍,有的說狐貍騙過了老虎……學生的思維頓時像打開閘門里的水,各種設想都有,整個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難題也迎刃而解,課堂教學也高效了。
3.設計有效的活動是課堂高效的法寶
新課標倡導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起引導、組織的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要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則要求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結合教材,合理科學地設置教學活動,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刺激學生的求知欲,讓其主動融入學習活動,并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
例如:我在教學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田忌賽馬》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正的認識到孫臏的智慧,我設計了一個“小小討論會”,讓學生四人一小組自由組合,并且每組推薦一名記錄員和主持人,圍繞“田忌要想勝過齊威王,除了課文中孫臏提到的辦法外,還有其它出場順序嗎?”這一問題展開討論。由于這一問題難度較大,需要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才能探究出來,頓時,課堂上像炸開了鍋,班級內50多名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中去。有的同學甚至用紙片當作馬,組內的成員分別扮演田忌和齊威王,按照三局兩勝的規(guī)則賽起馬來?;顒娱L達十幾分鐘,每個小組都把可能賽馬的情況演練了一番,結果學生探究到:田忌對戰(zhàn)齊威王,只有按孫臏的出場順序上馬才能勝,除此之外,別無它法。活動結束了,學生對孫臏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這種讓學生在小組中獲取的知識無疑比通過教師講解獲得的印象更深刻,從而為高效課堂提供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