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
秦 觀
遙夜沉沉如水,風(fēng)緊驛亭深閉。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
【賞析】
宋哲宗紹圣三年(1096),詞人自處州再貶郴州。這首小令,作于是年冬季赴郴州途中。詞中通過夜宿驛亭的描寫,描繪出被貶謫途中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凄涼寂寞的心情和倦于宦游的情緒。
秦觀一生,因涉黨禍屢遭貶謫,此次貶謫郴州,應(yīng)該說詞人的心情是復(fù)雜的,既有貶謫異鄉(xiāng)的孤獨寂寞,也有倦于官場的疲憊。當(dāng)黨爭激烈的朝廷不再有詞人傾訴的對象時,他孤獨地守在黑暗一角,將滿腔苦楚投向了那沉沉如水的黑夜。
“遙夜”即長夜,暗示了夜漫漫而難熬的感覺?!俺脸痢敝敢股畛?。這里,詞人用疊字,不但表明了夜深沉,而且強化了詞人沉重的心情。這一句最感動人的是把“夜沉沉”比喻為“水”,不但給“夜沉沉”以深沉如水的凄涼之感,而且以水寓情,并在這樣的描寫中,借景抒情,暗示了詩人因被貶謫而沉重的心情。
“驛亭”點出了地點?!绑A亭”是古時供傳遞公文的使者和來往官員憩宿之所,一般都遠離城市?!帮L(fēng)緊”就是風(fēng)大且疾。“深閉”即緊閉。驛站到夜里自是門戶關(guān)閉,盡管驛門緊閉,也敵不過這來自荒野的陣陣寒風(fēng),它吹冷了驛站的人,凍僵了詞人的心。詞人要寫驛亭地處荒野,從不同角度來加以描寫,我們從“風(fēng)緊”不難想到驛站地處荒僻處,同時,即使“驛亭深閉”,也能聽到呼呼的風(fēng)聲。詞人通過呼呼的風(fēng)聲,再次表現(xiàn)出自己被貶于荒野之處,寂寞之感油然而生。
“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前句寫半夜老鼠偷油吃,弄出響聲,從而驚擾詞人的夢。當(dāng)詞人坐起,發(fā)現(xiàn)那鼠并未走遠,居然還在窺視著燈盞。此處一“窺”字,將老鼠那賊光閃閃,既惶恐又貪婪的神態(tài)刻畫得極為傳神。由此,驛亭設(shè)備之簡陋、寒磣可見一斑。后句寫夢醒之后,詞人再也無法入眠,于是,在寒氣籠罩下,伴著漫漫長夜直到黎明。句中“送”“侵”二字錘煉極佳??葑脑~人憑著侵身的寒意猜想外面一定是下霜了吧,而從霜的降臨詞人又想到曉寒的來臨也不遠了。
“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本o承上句“霜送曉寒侵被”而來,說明自己夢醒后無法入睡,也根本沒有入睡的狀況。這里,詞人把“無寐”加以重復(fù),不但強調(diào)了無法入睡,而且使得詞作具有一種感嘆語調(diào)。嘆什么?嘆自己人生的悲涼,嘆自己仕途的不幸?!盁o寐,無寐”的反復(fù),道出詞人在這長夜里無盡的煩惱。
詞人在最后寫“門外馬嘶人起”,不但表明天已經(jīng)亮了,門外驛馬長嘶,人聲嘈雜,而且也讓讀者體會到此時詞人因夢醒而無法入睡后的煩悶心理。更為重要的是“馬嘶人起”,暗示了新的一天開始,又要跋涉關(guān)山,長途漫漫,艱辛的生活又將開始。
全詞不直接寫心境,而是將心境透過長夜里的所見、所聞、所感來體現(xiàn)。長夜沉沉,驛亭風(fēng)緊,饑鼠窺燈,曉寒侵被,人聲嘈雜,驛馬長嘶,這難道還不能體現(xiàn)羈旅的苦境與凄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