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彥娟
摘 要:小學是學生奠定語文學習基礎的啟蒙階段,在學生的成長生活過程中不容小覷。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一些舊的學習模式仍在沿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在這種學習方式下,學生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重視不到語文教學在自身學習中的重要作用。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提高學生成績,就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生;主體地位
小學語文是基礎學科,對學生日后的語言、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的改革下,就要不斷強調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課堂中產生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發(fā)揮自身的主體地位。
一、主題教育思想的內涵
所謂主題教育思想,就是要將學生視為具體的特例。主題教育在教育改革后被格外重視,對小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主題教育是指教師在開展主題教育時,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主動思考,有獨特的想法和個性。在主體教育中,應當改善傳統(tǒng)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把主動權歸還于學生,老師在旁邊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積極思考,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主體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還能夠營造出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主體教育要求教師要全面尊重學生,因此在開展教育時,教師不能夠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要學會引導學生自己去理解知識。另外教師要認清自己的職業(yè)特點,通過主體教育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教師要以學生的學習需求作為學習的出發(fā)點,在教學上要處處尊重學生。教師要清楚地了解學習的核心是學生,學生的學習需求就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正確地開展主體教育。
二、如何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一)強化學習趣味,展現學生主體地位
趣味性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法,因為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還不全面,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不夠,趣味性教學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然后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實施趣味性教學是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當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學習興趣,課堂氛圍才會比較活躍,學生才會主動自愿地學習。在進行實際教學時,小學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內容或者知識通過參加一些小游戲來實現教學內容,這樣就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在學習中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習,從而落實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前運用故事的方式導入教學,可以講一些關于英勇烈士的故事。然后教師可以在請學生上臺講述他所知道的英勇烈士故事。當學生興趣正濃時,然后再導入課文的內容,讓故事和課文內容相結合。通過趣味性的導入教學,能夠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二)改善教學思維,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知識是通過學生不斷提問、不斷思考、不斷解決問題而來的,而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求也是因為有疑問有知識需求才進行學習的,有疑問的學習才能夠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時發(fā)揮最大的效益。因此,小學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在學習時對問題的提問。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大多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極大阻礙了學生個性發(fā)展,讓學生過于被動接受知識,不能夠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獨立地進行提問,這樣教師就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就某一個話題來展開小組討論,讓學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討論。通過這種學習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自主研究知識,還能夠幫助學生鍛煉口語能力。此外,教師在對學生提問時,也要學會因材施教。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
(三)優(yōu)化教學結構,落實學生主體地位
優(yōu)化教學課堂結構,就是要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教師過于專制,教師在教學上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不僅學習成績提不高,教學質量也不高。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就要打造一個民主性的教學課堂。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并且要關心熱愛學生。其次,在開展教學時,教師要充分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這樣才能便于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最后,教師在課堂中要學會營造教學氛圍,這樣才能優(yōu)化學生和教師的關系,從而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做出相應的改變,才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發(fā)揮自身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當學生在教學中發(fā)揮主體地位時,學生的學習成績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才能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光.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J].教育教學論壇,2016(17):179,177.
[2]王莉娜.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2):187.
[3]陳劍雄.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J].考試周刊,2017(9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