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麗
摘 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識字是基礎的教學內容,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小學中年級的學生與低年級學生不同,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學習基礎,所以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可以運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獨立去學習相關的字詞,不用再像對低年級學生教學時的完全指導,對于中年級的學生可以去培養(yǎng)他們自己學習的意識。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進行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對于小學中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教師則需要改變重復書寫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自己進行識字的思維方式來認識漢字,將重心放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上。下文就小學中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具體策略展開了簡要的論述。
一、向學生解析漢字結構特點,展開漢字識字教學
因為漢字自身有著獨特的結構特點,一些漢字是左右結構,一些漢字是上下結構,還有一些漢字是全封閉結構或者半封閉結構,還有部分漢字具有顯著的形象特征,所以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漢字結構特點更加有效地展開識字教學,并且也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漢字識字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和掌握漢字識字規(guī)律,提高識字學習效率,加深記憶和理解。比如,在教學“困”這個字的時候,這是一個全封閉結構的漢字,由漢字“口”和“木”兩個字構成,可以利用這個字的意思展開識字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因為樹木被封在口的內部“樹木”無法生長,為限制住,所以這個字念“kun”,通過這種形象生動的結構特點介紹和講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漢字的意思,幫助學生加深記憶。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識字教學方法,充分激發(fā)學生漢字識字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一些簡單的漢字識字教學較為簡單,學生基本也都能掌握,然而隨著語文學習的不斷深入,在教學一些結構復雜和筆畫較多的漢字時學生漢字識記效果并不理想,有時學生只能靠猜和想象只認識一個漢字的半部分,不能準確識別漢字,所以針對這一問題,對于小學漢字識字教學中相對復雜的漢字教學則可以采用字謎或者兒歌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識記漢字。比如,在向學生講解“磨”這個漢字時,對小學生來講很難,該字結構復雜筆畫較多,如果單純讓學生觀察記憶只是在課堂上記住,經(jīng)過一段時間很容易忘記,如果通過下述兒歌的形式就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永久記憶,例如,“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南洋兩棵樹,長在石頭上”。利用兒歌的形式幫助學生快速記憶“磨”字,并且記憶深刻,使學生感到識字學習的樂趣,有效激發(fā)學生漢字識字學習積極性。同時可以利用猜字謎游戲的形式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識字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識記漢字,有效提升識字學習效率。比如,這樣一個字謎:“三人同日行,百花齊爭艷”,當字謎提出后有效引發(fā)學生展開主動思考,一些學生經(jīng)過思考后也沒有獲得答案,這時向學生公布答案為“春”字,學生恍然大悟,從謎面上找到了猜字謎的規(guī)律和方法,明白為什么是“春”字,通過這種猜字謎游戲的形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識字學習興趣,還能夠有效降低漢字識記學習的難度,推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營造輕松愉悅的語文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有效性。除此以外,也可以引導學生在上識字課前自制漢字卡片,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也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意識,從生活中學習認識漢字,比如,在看電視的時候注意字幕上的漢字,注意觀察街上各種牌匾上的文字等,使學生通過多種不同方式和途徑學習和認識漢字。
三、定期開展?jié)h字識字競賽,增加學生漢字識字量
小學生普遍存在善于表現(xiàn)自己、好勝心較強的特點,所以,針對語文識字教學,教師可充分依據(jù)學生語文漢字學習情況以及語文教材內容,定期組織學生開展?jié)h字識字競賽。在學生以往學習過的漢字中規(guī)定比賽范圍和內容,漢字識記競賽要求學生能夠用拼音準確表示出漢字的正確發(fā)音,最后評選出一二三名,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同時也應保證漢字識記競賽內容的多樣化,比如,設置組詞、造句等不同的比賽環(huán)節(jié)。例如,讓學生用“視”這個字組詞,看誰組詞既多、又快、準確,學生通過思考后組出:視覺、電視、一視同仁、坐視不理以及目不轉視等具有一定難度的詞語和成語,從而有效提高學生漢字識字學習水平,增加漢字識字量和詞語儲備量。
四、運用課外閱讀的方式來積累學生的識字量
雖然課堂是小學生的主要識字場所,但是教師也需要注重對課外時間的利用來延伸課堂的教學。課外閱讀可以說是識字教學的第二課堂,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可以重溫學過的漢字,還可以學習新的漢字,積累漢字的識字量,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課外書籍讓學生進行閱讀,選擇帶有拼音注釋的讀物,可以是科幻類的,也可以是童話類、寓言類的,豐富的情節(jié)內容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通過拼音的注釋認識一些新的漢字,在鞏固所學漢字的同時學習新的知識,從而達到積累識字量的閱讀目的。
參考文獻:
[1]吳晶.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改革與創(chuàng)新[J].求知導刊, 2015(5):84.
[2]崔秀梅.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幾點認識[J].考試周刊, 2011(8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