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滿華
摘 要:歷史教學研究的內容充滿神秘而又具有啟發(fā)性,神秘之處在于無論現代科技發(fā)展到何種程度都無法還原已經逝去的歷史場面,啟發(fā)性在于無論某段歷史是充滿輝煌還是衰敗都可以對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帶來借鑒,啟發(fā)人們的思考。所以在初中階段,學校和學生應該重視這門學科的學習。而歷史課堂教學氛圍的構建是提高學生歷史學習效率的影響因素之一。主要從歷史課堂教學氛圍的有效營造出發(fā),分析幾點參考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課堂氛圍;構建方式
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課堂氛圍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有著顯著的影響。尤其是對歷史教學來說,課堂氛圍的營造更加重要。不同的學習氛圍會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同樣的教學內容,同樣的教學要求,不同的歷史教師會有不同的教學效果。有的學生認為歷史教學枯燥無味,脫離生活實際,而有的學生則會認為歷史教學充滿趣味,自己受益良多。歸根究底,課堂的教學氛圍不同,學生的切身感受就會不同,這就導致學生對歷史教學的評價不同。所以,歷史教師應該重視課堂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進入課堂學習。
一、注重課堂導入,做好課堂教學鋪墊
歷史教師可以合理安排課堂導入的內容,利用短暫的時間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個五分鐘左右的短片,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對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中國古代史的時候,歷史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的前五分鐘播放一些有關元謀人、北京周口店以及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的相關視頻,或者給學生欣賞一些相關的圖片。利用短短五分鐘的時間向學生介紹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并且通過有趣的視頻或者是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高效的課堂做好鋪墊。
二、結合歷史故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歷史的書本教材上,往往會涉及一些人物的介紹,例如堯舜禹、秦始皇等。簡單的基本介紹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歷史教師可以通過講述一段歷史故事將課本教材上提到的知識點串連在一起,幫助學生記憶。教師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進行歷史故事的介紹,一是自己制作好課件,在課堂上自己進行故事的介紹,二是以作業(yè)的形式交給學生,讓學生課前做好預習,上課時由學生將一些相關的歷史故事呈現給班級的同學。雖然初中生的學習負擔很重,但是教師也要重視學生課堂上情緒的變動。歷史知識點繁多,難以完全記住,歷史教師不應該要求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住所有的知識點,而是使用聯想的方式將所有的知識點串連在一起進行記憶。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將歷史的知識點趣味化,以此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
三、成立合作學習小組,實現課堂教學自由化
學生之間友好關系的建立也是營造歷史課堂教學氛圍的重要前提之一。活躍的課堂氛圍離不開學生的活躍參與,而想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歷史教師就應該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可以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意識的提升。對此,歷史教師可以在課堂的前二十分鐘之內提出一個關于章節(jié)核心內容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并且不公布正確的答案,通過后面的講解讓學生自己更正討論的答案,接著首尾呼應,在課堂最后的五分鐘時間布置同樣的題目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在討論中完善答案,在前后比較中找出差距,以合作的方式帶動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
四、增加課堂互動,活躍課堂氛圍
除了建立學生之間的友好關系以外,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友好關系對課堂氛圍的營造也是極其重要的。初中生已經初步具備自我意識,更加依賴自己的能力,不同于小學生對教師有著強烈的依賴感。但是,這并不代表學生和教師之間不需要建立友好的關系。相反的,學生尊重教師,信賴教師才能進一步構建有效課堂。歷史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和學生進行一些肢體和情態(tài)的交流,在講解到有趣的內容時可以通過面部表情感染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歷史教學的魅力。歷史教師還需要增加學生的發(fā)言機會,以適當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自發(fā)地回應教師的問題而不是以點名的形式硬性要求學生回答問題??偠灾?,歷史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學習自主性,增加課堂互動,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綜上所述,歷史教師可以從四個方面出發(fā),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為初中歷史課堂有效性的提高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首先,歷史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來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通過將知識點故事化、趣味化,以此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幫助學生區(qū)分牢記知識點。當然,學生的合作學習對課堂氛圍的調動有著重要的作用,歷史教師應該適當地布置一些討論的題目,讓學生自由學習。最后,教師也要注重和學生的交流互動,使課堂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張卜虎.讓學生在歷史知識的星空中展翅翱翔:淺談初中歷史有效課堂教學的體會[J].新課程導學,2017(24):19.
[2]聶禮明.歷史課堂 參與教學:參與式教學方式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運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5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