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權
(貴州省黔東南州中醫(yī)院,貴州 黔東南 556000)
中醫(yī)眩暈病的治療方法很多,傳統(tǒng)針法亦是眩暈病的其中一種治療手段,但因常規(guī)取穴一般用針多、進針深、要求強調針感、療效不穩(wěn)定等缺點,不易被眩暈患者所接受[1]。而特殊針法的出現(xiàn)為眩暈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其中,以易經、八卦理論為指導創(chuàng)立的諸多新針法,為治療許多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帶來了較好的療效,從而引起了廣大針灸學者的關注和創(chuàng)新[2]。至目前為止,我們?yōu)槭仁准议_展此項目的醫(yī)院;因其為眩暈病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方法、新思路。鑒于此,在本次研究中,試論臨床對于2017年1月10日至2018年5月10日我院收治的46例眩暈癥患者應用眼八卦針法治療的臨床現(xiàn)實意義,現(xiàn)將報告如下。
隨機篩選于2017年1月10日至2018年5月10日我院收治的46例眩暈癥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我院特殊針法-眼八卦針法進行治療。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齡35~68歲,平均(51.06±2.80)歲。入選標準:(1)參照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yī)藥類精編教材《中醫(yī)內科學》第2版[3]。(2)眩暈以虛實致病,虛者以內傷為主,氣血虧虛、腎精不足、腦髓失養(yǎng);實者因本虛標實為患,肝腎陰虛、肝陽偏亢、風陽上擾、脾虛不運、痰濕中阻、瘀血阻竅等均可[4]。(3)凡適應于普通針灸的病人都適應于本針法的治療。(4)表現(xiàn)為:頭暈目眩,視物旋轉,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甚則仆倒;可伴有惡心嘔吐、眼球震顫、耳鳴耳聾、汗出、面色蒼白等,有急性起病,亦有慢性起病,逐漸加重,可反復發(fā)作。剔除標準:(1)孕婦、嬰兒;(2)對針灸有畏懼心理的病人;(3)神志不清、煩躁不安的病人;(4)存在原因不明的眩暈。
1.2.1 術前準備
(1)針具:使用一次性毫針(規(guī)格0.20×13mm),針刺前應仔細檢查針具,針尖有鉤的不能使用。(2)患者體位:坐位、臥位均可以。(3)消毒:在需要針刺的腧穴部位消毒時,可用75%酒精棉球擦拭;在施術前,醫(yī)者應先用肥皂水將手洗刷干凈,待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即可。
1.2.2 針刺方法
選好穴區(qū),在眼眶上從穴區(qū)的一側刺入斜向另一側,刺入真皮到達皮下骨面保持針體在穴區(qū)內。(1)點刺法:選好穴區(qū),一手按住眼瞼,將眼皮繃緊,用針在穴區(qū)的皮膚上輕輕點刺5~7次,以不出血為度。(2)壓穴法:選好穴區(qū),在穴區(qū)內用指尖、筆頭、火柴桿、點眼棒等按壓眼眶內緣,以局部有酸麻感為度,按壓10~20min。
評價并同步記錄眩暈減輕程度,采用中醫(yī)眩暈程度分級評分表,0~6分。0分:無頭暈目眩;1~2分:閉目即可,尚可忍受;3~4分:如坐車、船,有視物旋轉感;5~6分:無法站立,眩暈欲仆。
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中算出本次研究所有基礎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通過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的眩暈評分少于治療前(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性,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眩暈程度評分情況比較(±s)
表1 治療前后眩暈程度評分情況比較(±s)
治療時段 n 眩暈程度治療前治療后46 46 t P 2.71±1.05 0.48±0.17 14.2192 0.0001
眩暈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很多人在一生中都經歷過眩暈,真正的眩暈是由于內耳迷路、前庭神經、前庭神經核,或中樞神經核相聯(lián)系的通路發(fā)生病變或其他因素刺激而產生的機能紊亂現(xiàn)象[5]。中醫(yī)眩暈病是指由于清竅失養(yǎng)、腦髓不充所致臨床上以頭暈、眼花為主征的一類病癥。據(jù)統(tǒng)計,眩暈患者約占內科患者的5%、耳鼻喉科患者的15%、老年門診的80%[6]?,F(xiàn)眩暈病多見于成年人,尤以老年人最多,因此如何提高眩暈病的防治已是社會的迫切需求。
“眼八卦針法”是以易經、八卦理論、臟腑陰陽學說為依據(jù),將“眼針療法”按后天八卦的卦位、卦德、五行與臟腑對應關系進行“穴位定穴”“取穴原則”改良而成的新針法,是對“眼針療法”的繼承和發(fā)展[7]。改良后在省內獨家應用于眩暈病的治療,并明顯提高了療效,為眩暈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成為了科室及醫(yī)院的一大亮點[8]。因其“用針小、取穴少、手法輕、針刺淺”等優(yōu)點深受患者歡迎,因其能明顯提高療效,降低眩暈病的復發(fā)[9]。在目前大力提倡醫(yī)保改革的社會背景下,為減少患者的住院費,減輕患者負擔,并充分體現(xiàn)“簡、便、廉”的傳統(tǒng)技術及手段,優(yōu)化了衛(wèi)生資源配置,并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提高了本科室??圃诒镜貐^(qū)的聲譽,曾在貴州省2014年度中醫(yī)藥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中對眼八卦針法進行專題學術會并進行了推廣,并引起了黔東南州各中醫(yī)院的極大反響[10]。
本研究表明,與治療前對比,治療后的眩暈評分得到明顯減少,提示眼八卦針法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眩暈程度,有助于獲得更高接受度。
綜上所述,臨床對46例眩暈癥患者應用眼八卦針法治療,一方面有效提升眩暈病的療效,另一方面此針法具有易操作、用針少、易于接受等優(yōu)點,有著極為誘人的廣闊發(fā)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