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梅
(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qū)第二中醫(yī)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400)
慢性腎衰竭患者在臨床中大多行維持行血液透析進行治療,但在此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較多的并發(fā)癥,例如心血管病變等,會增加尿毒癥患者的病亡率[1-2]。此類患者在臨床中多表現(xiàn)為缺血性心臟病、心功能不全等,因此需要找尋到有效的治療方式,幫助提高生存質(zhì)量?;诖?,本文選擇我院4000例尿毒癥行血透的患者進行研究,旨在分析高通量透析方式的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選擇于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4000例尿毒癥行血透的患者,遵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的分配法則,分為對照組(n=2000)、觀察組(n=2000)。對照組中男1269例,女731例,年齡25~70歲,平均(41.6±9.1)歲,平均透析時間為(3.5±1.0)年;觀察組中男1268例,女 732例,年齡 25~72歲,平均(42.3±9.5)歲,平均透析時間為(3.7±1.3)年。所選擇研究對象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已簽訂知情同意書,組間性別、年齡等多項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予以觀察組患者行高通量透析治療,應用面積為 1.4m2,超濾系數(shù)為 35mL·mmHg-1·h-1;予以對照組患者行低通量透析治療,所使用的的血液濾過器為日本旭化成15L,應用面積為1.5m2,超濾系數(shù)為11mL·mmHg-1·h-1。每位患者每周接受3次治療,每次治療時間為4h,將血流量保持在220~280mL/min范圍內(nèi),透析液流量設置為500mL/min,每一次的超濾量不得超過患者干體重的5%。所使用透析機為費森尤斯4008-B,水處理系統(tǒng)為武漢啟誠雙極反滲水處理機,透析液全部
研究數(shù)據(jù)納入到SPSS 19.0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達,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為成品A、B液。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心功能情況,觀察指標有收縮壓(SBP)、舒張壓(DBP)、(β2-微球蛋白)β2-MG、血紅蛋白(Hb)、血磷(P3+)、C反應蛋白(CRP)、甲狀旁腺激素(iPTH)、腦鈉肽(BNP)以及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Dd)、左心室重量指數(shù)(LVMI)、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EF)、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縮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室間隔厚度(IVST)。
觀 察 組 SBP、DBP、P3+、iPTH、Hb、CRP、BNP、β2-MG指標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后臨床多項指標對比(±s, n=2000)
表1 治療后臨床多項指標對比(±s, n=2000)
指標 觀察組 對照組 t P SBP(mmHg) 136.1±9.5 158.3±11.3 67.251 0.000 DBP(mmHg) 87.5±6.3 93.6±7.1 28.739 0.000 P3+(mg/dL) 4.6±0.7 5.5±1.0 32.973 0.000 iPTH(pd/mL) 235.2±88.1 450.6±90.4 76.314 0.000 Hb(g/dL) 10.5±0.8 9.2±0.5 61.626 0.000 CRP(mg/L) 0.9±0.3 1.4±0.4 44.721 0.000 BNP(ng/L) 246.1±85.4 1561.3±84.1 490.726 0.000 β2-MG(mg/L) 24.9±9.6 31.5±12.1 19.109 0.000
觀察組LVDd、EF、LVMI、LVPWT、E/A、IVST指標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s, n=2000)
表2 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s, n=2000)
指標 時間 觀察組 對照組 t P LVDd(mm) 治療前 54.6±5.9 54.5±5.5 0.554 0.579治療后 50.3±6.8 56.5±7.5 27.388 0.000 IVST(mm) 治療前 11.2±2.1 11.3±2.3 1.436 0.151治療后 10.6±1.2 11.5±1.3 22.750 0.000 LVPWT(mm) 治療前 11.2±1.6 11.1±1.7 1.916 0.056治療后 10.8±1.5 11.4±1.4 13.078 0.000 EF(%) 治療前 53±19 54±20 1.621 0.105治療后 60±6 53±7 33.955 0.000 E/A 治療前 1.1±0.3 1.1±0.3 0.000 1.000治療后 1.2±0.4 0.8±0.3 35.777 0.000 LVMI(g/m2) 治療前 162.4±16.8163.5±20.1 1.878 0.061治療后 151.1±21.6164.5±23.4 18.818 0.000
慢性腎衰竭是由于多種腎臟疾病對人體腎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影響其正常功能,此疾病的終末期即為尿毒癥,也是其在此階段所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而心血管病變則是常見的并發(fā)癥[3-4]。
臨床中對于此疾病通常選擇透析方式進行治療,低通量透析是較為普遍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主要是對患者機體內(nèi)的毒素進行有效清除(彌散原理),例如尿素氮以及肌酐類的小分子物質(zhì),在臨床中能夠獲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由于無法對中分子、大分子進行有效清除,會導致毒素在體內(nèi)不斷地堆積,極易引發(fā)并發(fā)癥[5-6]。而高通量透析方式是將吸附、對流、彌散三種方式進行有效結合,并將清除小分子物質(zhì)作為基礎,同時對中分子、大分子物質(zhì)進行清除。尿毒癥患者心血管系統(tǒng)也會發(fā)生變化,大多表現(xiàn)為左心室擴大以及功能衰退等,而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則多是由于高血壓以及水鈉潴留而影響左心室舒張功能,還會影響血流動力學,從而改變心臟結構以及功能[7-8]。本研究顯示,觀察組SBP、DBP、P3+、iPTH、Hb、CRP、BNP、β2-MG、LVDd、EF、LVMI、LVPWT、E/A、IVST指標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提示高通量透析治療方式改善此類患者心功能效果更佳。CRP指標水平與患者營養(yǎng)狀況之間有關,iPTH指標水平可反映慢性腎衰竭患者心臟的纖維化情況,會對心肌細胞能量的利用以及產(chǎn)生等造成影響,使其降低,心肌細胞便會增生,舒張功能以及心肌纖維化功能便會出現(xiàn)障礙,當此項指標升高的時候,便會增加引發(fā)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幾率以及病亡率;而高通量透析方式則能夠有效幫助清除內(nèi)皮素等中分子毒素,可有效彌補低通量透析方式的不足,可更好地控制血壓[9-10]。BNP指標水平升高代表患者發(fā)生心血管疾病時間的幾率增加,無法有效調(diào)節(jié)血管壓力、舒張血管等。
綜上所述,對于尿毒癥血透患者行高通量透析治療,能夠有效幫助改善心功能、微炎癥狀態(tài)等,從而提高生活質(zhì)量,臨床價值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