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寧佩佩 孫利華
妊娠晚期引產是在自然分娩之前采取相關措施促進宮縮, 以縮短產程, 促進分娩[1]。臨床中可采取藥物與機械擴張等方式促宮頸成熟并引產, 關于何種方式的效果和安全性更佳目前尚存在爭議[2]。本次實驗選取本院及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產科在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0例足月羊水偏少產婦為研究對象, 分析COOK雙球囊與縮宮素在促宮頸成熟及引產中的應用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及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產科在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0例足月羊水偏少產婦為研究對象, 按照隨機抽簽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0~36歲, 平均年齡(26.9±4.6)歲;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40.0±1.1)周。觀察組產婦年齡20~37歲 , 平均年齡 (27.1±4.7)歲 ;孕周 38~42周 , 平均孕周(39.9±1.0)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縮宮素靜脈滴注引產, 將5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與1.5 U縮宮素注射液(成都市海通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51021982)混合后行靜脈滴注, 初始滴注速度為8滴/min, 如產婦在15~20 min內未出現(xiàn)宮縮則提速至出現(xiàn)宮縮, 但需注意最大滴速不宜超過30滴/min。宮縮間隔控制在3~5 min/次, 持續(xù)時間以20~30 s/次為佳。在滴注過程中需密切觀察產婦宮縮情況和胎心, 如遇異常則需停止給藥, 若給藥8 h后仍未出現(xiàn)規(guī)律宮縮, 則應停藥休息,在次日再重復上述操作, 如產婦在48 h夠仍未臨產, 則需改為剖宮產分娩。
觀察組采取COOK雙球囊引產, 將雙球囊遠端插入宮頸,直至雙球囊置入宮腔內, 在子宮球囊中注入生理鹽水40 ml,之后拉回導管, 將陰道球囊暴露在宮頸口外, 并向其注入20 ml生理鹽水, 使兩個球囊分別處于宮頸內外, 在將窺陰器取出后再次注入20 ml生理鹽水至陰道球囊, 之后以20 ml/次的注射量將球囊容積擴充至80 ml, 并將導管近端固定于產婦大腿內側, 于12 h后將其取出, 對宮頸再次評分, 若球囊拔出后30 min未臨產, 則需聯(lián)合應用縮宮素, 其使用方法與對照組一致。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比較兩組產婦促宮頸成熟效果。顯效:產婦宮頸Bishop評分較治療前提升≥3分, 或達6分以上;有效:產婦宮頸Bishop評分較治療前提升2分;無效:產婦宮頸Bishop評分較治療前提升1分[3]??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3.2 比較兩組產婦分娩結局。統(tǒng)計對比兩組產婦臨產時間、總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
1.3.3 比較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促宮頸成熟效果對比 觀察組產婦促宮頸成熟總有效率為96.4%,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2%,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分娩結局對比 觀察組產婦臨產時間、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 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新生兒Apgar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促宮頸成熟效果對比[n(%)]
表2 兩組產婦分娩結局對比( x-±s)
2.3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產婦中胎兒窘迫3例, 宮縮過頻或過強5例, 發(fā)熱2例, 胎心異常2例,新生兒窒息2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5.5%(14/55);對照組產婦中胎兒窘迫3例, 宮縮過頻或過強4例, 發(fā)熱3例,胎心異常1例, 新生兒窒息1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1.8%(12/55)。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201, P=0.654>0.05)。
宮頸成熟具體是指分娩開始前宮頸出現(xiàn)變軟、縮短、消失、擴張的過程, 其持續(xù)時間一般可達12 h~8周, 臨床中多選取縮宮素為一線引產藥物, 其見效較慢, 產婦需長期臥床進行靜脈滴注給藥, 并影響其分娩結局[4]。近些年來 COOK雙球囊引產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 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且安全性較高, 可有效改善妊娠結局, 利于保障母嬰健康[5]。其治療機理是通過機械刺激來擴張宮頸, 在球囊置入處胎膜部分剝離, 可使子宮蛻膜分泌前列腺素, 還可壓迫宮頸促進垂體后葉素的分泌, 進而促進宮頸收縮、軟化和擴張[6]。COOK雙球囊引產的應用可有效減輕產婦痛苦, 縮短臨產時間和產程時間, 促進宮頸成熟, 確保母嬰安全, 且安全有保障[7-9]。
本研究結果表明, 觀察組產婦促宮頸成熟總有效率為96.4%,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2%,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臨產時間、總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 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新生兒Apgar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實驗結果類似于戴夏琳等[10]的實驗結果。
總之, COOK雙球囊在促宮頸成熟及引產中安全、有效,適宜臨產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