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懸掛在山崖絕壁上的郭亮村,是一個地勢險峻、景色秀美的古老村寨。40多年前,為了走出與世隔絕的太行深山,村民們歷時六載,在崖壁上一錘一錘鑿出了一條千米石洞,這才與外界通車。這條絕壁長廊,也被一些外國游客贊嘆為“世界第九大奇跡”!從此,郭亮村便以奇絕山水和“掛壁公路”而聞名于世。因先后有《走出地平線》《戰(zhàn)爭角落》《舉起手來》等4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這里又被譽為“中國影視第一村”。
郭亮村位于河南新鄉(xiāng)市輝縣西北60公里的太行山深處。我們從鄭州出發(fā),一路向北,映入眼簾的是平緩的原野和巍巍太行。郭亮村附近的太行山有著獨特的地貌,集雄、峻、奇、險于一身,1990年時被確定為“河南省風景名勝區(qū)”。
從輝縣向北行駛50公里,就到了萬仙山,郭亮村便位于萬仙山的深處。順著蜿蜒的山路,車在懸崖峭壁間盤旋幾公里后,前方突然迎面出現(xiàn)了一道赤色絕壁,如斧劈刀刻一般,筆直聳立著,橫亙于河南、山西兩省的交界處,這里成了兩省各自的“院墻”。
公路到此并沒有戛然而止,而是斜插進懸崖腰間的一條隧道,從山體里鉆過去。這條隧道,就是被稱之為“絕壁走廊”的郭亮洞,這也是進入郭亮村的必經(jīng)之路。郭亮洞順著峭壁向山上延伸,洞壁上滲著水珠,不時有旅游客車和村民騎著摩托車從身邊呼嘯而過。
山道彎彎,崖石壁立,在昏暗的洞穴里穿行,走不多遠就有一個窗口,當時為便于清除石渣的這些窗口,如今早已成為通風透光的觀景臺,道路在光線的作用下呈現(xiàn)出一條條奇異的光影,透著宗教般的神秘。
我們在郭亮洞下車,站在觀景臺前遙望,眼前是萬丈峽谷,谷底是碧綠的水潭。對面的石壁垂直陡峭,石壁上偶爾有傾瀉而下的瀑布,那景象美得攝人魂魄。
山崖對面,也是直上直下的山崖,山體在這里就像被生生撕成兩半,中間幽深的峽谷中有溪水流過。
在山崖上,有一個古老的村落,屬于郭亮村的一個自然村,房屋順山崖走勢而建。這個小村落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崖上人家”。根據(jù)村前石碑記載:崖上人家海拔1297米,有一座孤峰與絕壁游離10余米,名為另山。明末清初,有人家在此居住,就當?shù)啬臼ㄔ旆课?,門外數(shù)尺就是130多米高的絕壁,被稱為另山村,又稱崖上人家,是現(xiàn)在保存最完整的太行古民居。
現(xiàn)在崖上人家的部分居民已經(jīng)搬到對面的郭亮村了,無論是崖上人家還是郭亮,仿佛就是個石頭的世界。在村寨中行走,隨處可見的是那些石磨、石碾、石巷、石桌、石凳、石床、石階、石房、石壩、石路、石碗、石筷、石橋、石斧、石鋤……讓人完全沉浸在石頭的懷抱之中。
石頭房很多都是二層樓式,屋脊沿線都有灰磚裝飾,門樓上有磚雕,門板上有精致的鐵門環(huán)。
汽車駛出“絕壁走廊”,再上行1公里,眼前赫然出現(xiàn)一座頗有古樸韻味的紅石拱橋,在橋的那一頭,便是被群山環(huán)抱在懷中的郭亮村了。這是一個淳樸的村落,它坐落在海拔1700多米的懸崖絕壁上,前面是萬丈懸崖,后面是群山峭壁。站在村子里,仰頭看見的是山,低頭看見的還是山。
古村中的房子大多是用石頭砌成的,泛著青色,透著濃濃的古樸色彩。據(jù)當?shù)卮迕窠榻B,郭亮老村的房子最少也有上百年的歷史。
郭亮村有許多自然景點,除了崎嶇蜿蜒的石徑,還有深邃神秘的溶洞和垂掛懸崖的“喊泉瀑布”。在郭亮村后山兩公里處,是溶洞的集中地。溶洞小巧別致,在酷夏時節(jié),進入洞內(nèi),清靜自然,涼意陣陣?!昂叭俨肌蔽挥诠炼吹牟贿h處,平時不流水,有人大喊一聲,一股水流應聲從絕壁頂上一個空心圓洞中垂直落下,空氣中便彌漫著裊裊水霧,喊聲過后,便又恢復寧靜。
爬上險峻的天梯,站在高處放眼眺望,但見萬仙山群峰峻巒,連綿不絕,峽谷溝壑縱橫,千姿百態(tài),集險峻秀美于一身。而對面的紅色砂巖絕壁,在霞光的輝映下顯得更加雄偉壯觀。這樣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真正是“相看兩不厭,唯有萬仙山”。
郭亮村最早建于何時,為什么要在海拔1200米高的懸崖上建這樣一個村莊,雖然用歷史資料無法考證,但在郭亮村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郭亮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后建立了“新”王朝,在此期間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當時有一位農(nóng)民起義領袖名叫郭亮,他的起義軍不敵“新”王朝的鎮(zhèn)壓,打了敗仗,退守到太行山,想憑借太行絕壁固守,可惜最后兵敗山西。從此,郭亮駐扎的山寨便以郭亮村的名字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