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
8月18日,第十八屆亞洲運動會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開幕式。本次亞運會的比賽項目總計達到40個大項,465個小項。作為亞洲地區(qū)水平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賽事,亞運會項目設置通常緊跟奧運會的腳步。當國際奧委會將棒壘球、空手道、攀巖等五個大項和三人籃球、男子800米自由泳等小項納入2020年東京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后,這些項目中的絕大部分項目順理成章登上了雅加達亞運會的舞臺,成為眾多國家奧運會前練兵場。
眾所周知,無論是夏季亞運會還是冬季亞運會,都是每四年舉行一次。這一點和奧運會頗為相似,但是亞運會也有自己的地域特色,除了傳統(tǒng)競技,有圍棋、象棋這樣的頭腦競技,體現(xiàn)出了強烈的亞洲色彩。
這一次的雅加達,更多帶有“亞洲標簽”的項目亮相了:“滑翔傘定點”是運動員比拼滑翔傘落地速度和精度;類似于中國民間游戲“老鷹抓小雞”的“卡巴迪”;只能用腳和頭觸球的類似于排球的“藤球”……這些項目讓很多人感受到了亞洲運動的樂趣。
而電子競技、輪滑、籃球三對三這樣的新項目,不僅亞洲人喜歡,在世界上也有眾多青睞者,他們的受眾群體更多的還是“90后”、“00后”這樣的年輕人。要知道,本屆亞運會我國所有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為24.4歲,最小的選手只有13歲。毫無疑問,近年來,受年輕人越來越遠離體育運動的影響,不少大型賽事更加傾向于引入一些在年輕人中人氣更高的運動項目,而這些項目的參與者自然也是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在亞運會的賽場上正全力刮起了青春風暴。
三人籃球原本是個非常民間的項目,常見于學校及街頭。該項目有著特殊的規(guī)則:每隊4名球員,3人出場,1人替補,進1球得1分,三分線外得分算2分,每場比賽10分鐘,在10分鐘內(nèi)先獲得21分的隊伍獲勝,如果沒有隊伍達到21分,則分數(shù)更高的一隊獲勝。此前,三人籃球就已經(jīng)確定將成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今年也是首次成為亞運會比賽項目。
相對于五對五,三對三籃球的比賽節(jié)奏更快、鼓勵對抗,每次進攻必須在12秒內(nèi)完成,雖然只有10分鐘,但幾乎毫不停歇,攻防轉換時刻變化。不少球員表示,這簡直就是10分鐘的魔鬼無氧對抗。除了比賽現(xiàn)場熱烈,賽場場地燈光的設置也更加炫酷,比賽過程中時刻播放流行音樂,現(xiàn)場DJ頻頻與觀眾互動,讓三人籃球更加時尚,更加符合年輕人的胃口。
在這一次的亞運會上,中國三人籃球男籃國家隊和女籃國家隊都站上了最高領獎臺。亞運會組委會規(guī)定,本屆亞運會三人籃球參賽球員必須為23歲以下,而在世界排名中,中國三人籃球U23男籃國家隊世界排名第三,女籃國家隊世界排名第一,都是亞運會頭號種子。
中國三人籃球女籃國家隊是通過“我要上奧運會·全國三人籃球擂臺賽”選出,4名球員張芷婷、李穎韻、姜佳音、迪拉娜·迪力夏提全部都是“90后”,她們來自WCBA(中國女子籃球協(xié)會),都是職業(yè)球員。其中,迪拉娜·迪力夏提還曾參加過2014年南京青奧會的三人籃球比賽。
最終的決賽,中國女隊以21比10輕松戰(zhàn)勝日本隊。比賽中,中國姑娘戰(zhàn)術運用得當,頑強地防守,進攻也是內(nèi)線遠投全面開花。奪冠之后,來自廣州的迪拉娜·迪力夏提表示:“三人籃球更講究打出個人風格,很多球員都會以自己為中心,所以特別有魅力。我希望自己能‘戰(zhàn)上東京,當然世界范圍內(nèi)的高手很多,我們還需要更加努力,提升個人水平才會有機會?!?/p>
與女隊的輕松奪冠相比,男隊的冠軍之路著實有些坎坷,他們決賽面對的是韓國隊,韓國隊隊員梁洪碩去年還參加了男籃亞洲杯,是一流的亞洲籃球運動員。
“是對籃球的熱愛和信念支撐著我們一路走來,不管對手是誰我們都沒想過放棄。”曾冰強說。決賽中,中國男籃拼盡全力,肖海亮最后換人時幾乎是爬到替補席的,陳功累得只能通過不停大吼給自己蓄力打氣……當4個小伙子在現(xiàn)場展開國旗的那一刻,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淚。
要知道,他們四個人盡管有人有過體校、專業(yè)隊的訓練經(jīng)歷,但他們都不是職業(yè)球員。這支隊伍以“我要上奧運”全國三人籃球擂臺賽公開組冠軍廣東東莞麻涌隊為班底,現(xiàn)階段球員們有的是廣州體育學院的老師、有的是廣東工業(yè)大學的學生,有的還是當?shù)匚捏w局職工。沒有關注度,訓練枯燥而艱苦,條件也無法和職業(yè)隊比,讓隊伍更受打擊的是,由于主力內(nèi)線受傷,1米93的曾冰強成了球隊第一高度,每晚他都要跟身高兩米多的大個子對手在內(nèi)線絞殺。
“我們在一起差不多三個月,一起集訓,在塞爾維亞拉練時,剛到的時候,還不太適應,那邊吹罰尺度比較寬松,拉拉扯扯都不算犯規(guī)。一開始做力量訓練,肌肉反應特別大,然后去跑田徑場,很累的時候都要堅持。下午要對抗訓練,晚上還要投籃訓練,所以我們這一路走來,是特別不容易的。”肖海亮說。
從“草根”到亞運會最高領獎臺,從默默無聞到登堂入室,沒有人知道隊員們背后流了多少淚水和汗水。在中國,三人籃球擁有雄厚的群眾基礎,街頭巷尾的籃球場隨處可見三五成群的籃球少年,他們踩著各自偶像的戰(zhàn)靴,懷揣著或大或小的籃球夢想。肖海亮他們曾經(jīng)就是那些籃球少年中的一員,因此這枚亞運會金牌意義非凡,它讓更多愛籃球的孩子看到了遠方的燈塔。
作為一個非奧運項目,電競體育在完全市場化的機制下狂奔。
它沒有常設國家隊,選手獲得不了高考加分,也沒有國家扶持撥款。但是,從實力上來看,中國近幾年的戰(zhàn)績有目共睹:2012年,WE戰(zhàn)隊奪得IPL5(第5屆IGN職業(yè)聯(lián)賽)總冠軍,這是中國戰(zhàn)隊在英雄聯(lián)盟國際比賽上取得的第一個世界級冠軍;2015年,中國的EDG戰(zhàn)隊在首屆英雄聯(lián)盟季中冠軍賽中奪冠;就在今年5月,中國的RNG戰(zhàn)隊再次獲得了季中冠軍賽的世界冠軍。
近年來,政策確實為電競吹來了利好之風。2016年,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文件,明確提出要“開展電子競技游戲游藝賽事活動”。政府在大力扶持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一些地方政府也傾向于將電競作為自己的城市名片。一些城市也試圖引入知名俱樂部,成為這些俱樂部的主場,激活當?shù)氐碾姼偸袌觥?/p>
而這一次,電子競技項目第一次登上洲際綜合性體育大賽舞臺。盡管此次電競項目僅為亞運會表演賽,但在所有參賽者和支持者看來,“首秀”和“首金”意義重大:他們希望借此向懷疑者證明,電子競技本身是體育的一部分。
8月26日晚,鏖戰(zhàn)幾乎整整一天后,中國隊在第18屆亞運會電競項目《王者榮耀國際版(AOV)》中奪冠,拿下了亞運電競首金。6個靦腆的小伙子站上亞運會最高領獎臺,看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和驕傲。此次有六個電子競技項目入選雅加達亞運會的表演賽項目,中國參加了三項。其中,王者榮耀國際版(AOV)是唯一一個我國自主研發(fā)的產(chǎn)品和賽事。
團隊里的王添龍來自江西省,曾獲2017年KPL春季賽和秋季賽冠軍,并且是2017年王者榮耀冠軍杯冠軍獲得者。說到此次參賽,王添龍笑著說:“我是賭上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來參加亞運會的,本來我是想備戰(zhàn)冠軍杯的,國家隊正好缺一個強大的邊路選手,于是就找到了我。接到通知的時候已是5月下旬,距離亞運會預選賽只有十幾天時間,距離正賽也只有短短的3個月。雖然兩個游戲基本都是MOBA(多人在線戰(zhàn)術競技游戲)類型的,差距不是特別大,但兩個游戲之間的差距還是有的。我做出了一個很艱難的選擇,在預選賽開始前一周才來到這里?!?/p>
用一周時間適應一個游戲,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王添龍完成得很好,并且在6月12日的預選賽中成功當上了首發(fā)。現(xiàn)在再談起,他還是覺得當時這個決定挺勇敢的?!爱吘惯@是電競第一次‘入亞,如果能奪得首金的話肯定是一件特別榮耀的事。但如果訓練了三個月最后什么也沒有拿到,可能會有失業(yè)的風險?!蓖跆睚堈f。
來自山東的張宇辰表示:“我們平常每天在一起吃、住、訓練,又都是一群喜歡電競的人,我們又很喜歡互相調(diào)侃,所以很快就熟絡起來了!集訓期間每天10點就得坐車去訓練的地方,晚上11點多才一起回宿舍。這次備戰(zhàn)亞運會因為時間太緊張,每天大家的休息都不太夠,所以都沒什么時間湊在一起聊聊天,回到宿舍也就各自休息了?!?/p>
在亞運會的賽場上,這個平均年齡只有20歲的團隊配合默契十足。特別是決賽時,以2比0輕松獲勝。王添龍說:“剛開始時其實默契沒有這么好。而且隊伍里一些人在KPL(王者榮耀職業(yè)聯(lián)賽)沒有怎么打過比賽。我和張宇辰都是在賽場上有些經(jīng)驗的選手,就把這些經(jīng)驗介紹給其他隊友。在7月中旬之后,我們的默契就已經(jīng)很好了,那段時間我們訓練賽贏得特別多。一些以前我們沒有勝過的隊,最后都是我們笑到了最后?!?/p>
王添龍和張宇辰這兩位老帥在KPL的賽場征戰(zhàn)已久,此次拿到金牌之后,兩人對電競事業(yè)更有信心了。對于他們而言,電競已經(jīng)成為他們的人生目標。
從亞運會設項等動作上可以看出,近年來國際奧委會、亞奧理事會等傳統(tǒng)體育權威機構對于電子競技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畢竟,年輕群體是傳統(tǒng)體育和電子競技共同的目標群體。據(jù)悉,專業(yè)的電競游戲在全球范圍內(nèi)每年增長有2.5億名玩家,擁有10億美元的市場。此外,加上國際奧委會想要吸引更多年輕觀眾的熱情,這意味著支持電子游戲加入奧運會的呼聲會越來越高。2020年,國際奧委會將滑板運動和攀巖運動等運動項目納入了東京奧運會,這表明國際奧委會愿意推動面向年輕觀眾的體育運動。
亞洲體育聯(lián)合會主席霍啟剛表示:“電子競技的關鍵是溝通和教育,對我們來說,從第一天起,亞洲體育聯(lián)合會的目標就是幫助電競登上亞運會的舞臺和甚至是更大的奧林匹克賽事。”
攀巖,這項運動是利用人類原始的攀爬本能,借以各種裝備作安全保護,攀登一些巖石所構成的峭壁、裂縫、海觸崖、大圓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巖壁的運動,也被譽為“巖壁上的芭蕾”,對于青少年的柔韌性、力量,甚至頭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因為富有刺激和挑戰(zhàn),所以攀巖作為一項獨立的、被廣大青少年所喜愛的運動迅速在全世界普及開來。
1987年是攀巖運動正式進入中國的年份。從最初的裝備簡陋、少人問津發(fā)展到今天的蓬勃態(tài)勢,中國攀巖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無論是賽事舉辦、活動推廣,還是人才培養(yǎng)、巖館建設,方方面面都得到了長足發(fā)展。隨著攀巖運動在入奧后迎來了發(fā)展契機,其影響力不斷擴大,參與人數(shù)日漸增多,并迎來嶄新機遇和大好前景。
在各類極限運動中,攀巖可以說是相對安全、容易市場化的一項運動。據(jù)2016年的一項數(shù)據(jù),現(xiàn)在全世界參加攀巖運動的人口大概在3500萬人以上,其中50%以上都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許多攀巖運動往往和跑酷、滑板、音樂會之類結合,在攀巖現(xiàn)場,比賽者或者競技攀登,或者難度前行,或者模擬山地翻騰,惹得觀看者腎上腺素上升,時常屏氣張口。所以,它天生就帶年輕的基因。
8月27日晚,雅加達亞運會競技攀巖男女速度接力項目在巨港體育中心結束。中國男女一隊、二隊都進入了四強,但在最后階段卻連連失誤。盡管如此,這項運動仍以其酷炫的特質(zhì)吸引了在場多數(shù)年輕觀眾的狂熱追捧。不在攀巖比賽現(xiàn)場,感受不到這種青春動感的氣息。速度攀巖疾如閃電,15米間五六秒即從下至頂,看得大家目瞪口呆,直嘀咕這快得太不可思議了。
當晚競技攀巖速度接力賽則是團體間的競爭,呈現(xiàn)出一場速度與激情的碰撞。8強后的兩兩PK,更是讓人直呼過癮。預賽和淘汰賽的間隙,巨港當?shù)氐哪贻p人攜著三個亞運會吉祥物人偶,在雅加達亞運會主題曲的伴奏下,來了一曲印尼青春熱舞,引得各國年輕人隨之起舞,歡笑連連。這里也可以說是亞運會賽場對視頻管理最寬松的一項運動,因為如此之短的比賽,持手機拍攝的觀看者太多,許多人邊看邊發(fā)社交軟件,甚至與朋友社交互動,現(xiàn)場管理者也沒有干涉,連一些志愿者也不亦樂乎地參與其中。
24歲的海南白沙小伙梁榮琪與隊友一起,奪得一枚銅牌。在女子速度接力比賽中,中國女隊奪得一銀一銅。至此,本屆亞運會攀巖項目全部結束,中國隊在男女速度個人、男女速度接力這四個項目上各有斬獲,一共獲得2銀3銅,遺憾地與金牌失之交臂。
今年23歲的梁榮琪來自海南省白沙縣,說話略帶點粵語口音,皮膚黝黑,身材健碩,穿著一套黑色運動服,顯得神采奕奕。
梁榮琪不是專業(yè)的體育運動員,也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化的訓練。他是在剛進中國地質(zhì)大學時開始接觸攀巖。才學攀巖半年時間,他就斬獲了全國青少年攀巖錦標賽男子青年組速度賽的冠軍?!澳鞘俏业谝淮潍@得攀巖項目上的冠軍?!绷簶s琪說。其后,他參加過很多省級和國家級的攀巖賽事,也跟著教練到全國各地參賽。
今年讀研二的梁榮琪從小喜歡戶外運動,在大學時報考了體育學院戶外運動專業(yè)?!霸谶@個文化課、戶外課時間占比1∶1的專業(yè)學習,很多人認為我們上課就是玩兒。”面對身邊人投來的羨慕眼光,梁榮琪卻有不同的體會?!澳鞘撬麄儧]看見我們訓練流汗的時候。要知道,在野外有可能遇到自然災害、動物襲擊等?!?/p>
大學期間,梁榮琪學習了攀巖、潛水、滑翔傘等課程。不過,他最喜歡的還是攀巖。“生活中,我喜歡登山,在登山中能夠更好地感受大自然,同時享受登頂?shù)某删透??!绷簶s琪說,攀巖是技術攀登,能夠為自己今后高海拔登山積累很多經(jīng)驗。
提到攀巖經(jīng)驗,梁榮琪認為,專注和果斷是最重要的,選手在攀登過程中,要不斷調(diào)整呼吸,讓自己更平靜。在2017年的天津全運會群眾項目攀巖比賽中,梁榮琪代表湖北隊奪得男子速度賽金牌。憑著在國內(nèi)外比賽的系列佳績,梁榮琪入選雅加達亞運會中國攀巖隊。而這一次在亞運會上的銀牌也讓他充滿了信心。
東京奧運會在攀巖項目上將只設男、女全能兩枚金牌,需要綜合速度賽、難度賽、攀石賽競賽,參賽運動員數(shù)量也有限制。中國隊在速度賽雖有一定優(yōu)勢,但在整體上落后歐美。擺在中國隊面前的顯然并不輕松,還需要這些年輕人們在未來的日子里必須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