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梅
不管在幼兒園的哪個崗位上工作,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建立良好的家園合作關(guān)系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正如吳邵萍園長所說:“幼兒園與家長的和諧關(guān)系不僅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之一,更是幼兒園形象傳播、信息溝通的重要條件?!笔聦嵶C明實現(xiàn)家園攜手共育,架起信任的橋梁是關(guān)鍵,和家長達成一致的育兒觀是核心。但是共同的育兒觀念的建立、相同育兒觀的形成,是靠幼兒園長期以來細致入微的工作來引領(lǐng)的。這讓我不由得想起本學期發(fā)生的“老師打孩子風波”。
新生入園的第二個星期,后勤李園長剛走到傳達室準備下班,被一位小班幼兒的媽媽攔下來她拉著李園長的手哭訴老師打了她的孩子,說老師把孩子的牙都打掉了。媽媽講話的過程中幾度哽咽,聲淚俱下。她告訴李園長她的孩子是家中幾代單傳,是整個家族的希望,家中給孩子吃的都是有機食品,孩子出行都是爺爺接送……現(xiàn)如今寶貝疙瘩被老師“打了”,幼兒園要給個說法。不然與幼兒園勢不兩立,在門口拉橫幅,讓其他家長都看看幼兒園用的是什么老師。李園長從傍晚五點鐘一直安撫到七點鐘,一再表明園方的態(tài)度,一定會全面了解此事,給家長一個滿意的答復,家長才掩面離去。家長離去后,李園長立刻給我打電話匯報了家長所述的事情的始末。這邊李園長的電話剛剛掛掉,當班的王老師也打來電話。原來孩子的媽媽找李園長告狀,孩子的爸爸打電話把老師罵了一頓,嚴厲地質(zhì)問老師“你配當老師嗎”“憑什么打孩子”“把孩子的牙都打掉了”。王老師十分委屈地說:“園長我們怎么可能打孩子呢?這個孩子平時走路老是不穩(wěn),有時候走著走著自己就倒了,平時都是老師牽著他的手。今天早上孩子喝水的時候,牽著他手的老師松開他的手,給旁邊的孩子提褲子。他往前走了兩步就倒了,嘴巴碰了板凳一下,嘴上有點紅,我還讓配班老師給他用冷毛巾敷了一上午呢?下午他奶奶來接的時候,給奶奶說了孩子摔倒了呀!他的牙齒全部都是半個半個的,都是黑的,都沒有一個完整的牙齒……園長,我們真的沒有打孩子,其他幫忙的老師都可以作證的?!甭犞趵蠋煶錆M悲傷和難過的聲音,我陷入沉思。這個班級在暑期進行家訪的時候是一位黃老師,家訪完黃老師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不能勝任工作。幼兒園緊急調(diào)配了王老師接手這個班級,雖然王老師也利用很短的時間又進行了家訪并召開家長會,組織親子活動,但因為時間緊促難免對個別的家長了解不夠。這個時候家園之間的信任感還不牢固,最容易引發(fā)誤會。想到這里,我決定暫時不出面,請王老師先去做家長的工作,并告訴她我相信老師們絕不會打孩子。我相信家長也只是想要老師一個誠懇的態(tài)度。請她誠懇地跟家長溝通并道歉,并告知她如家長還不能消除誤會,明天我在園長辦公室等著這位家長。
王老師雖然情緒也不高,但是還是認真去做了,晚上九點多的時候給我打來電話,高興地說“謝謝園長的信任,與家長溝通過了。孩子爸爸說是家里老人看到孩子嘴紅了,一直問孩子,孩子最后說老師打的。明天我會再和孩子媽媽談?wù)劦摹薄>瓦@樣情緒對抗激烈的“老師打孩子風波”,在老師的努力下,家長接受了老師的解釋,認可了幼兒園。
這件事就像蕩漾出的水波,雖然無聲,卻留在了我的心里,留下許多沉思。
1.溝通要及時
很多的家園誤會都是因為考慮問題不周全造成的,通過事后的了解可以看出,此類型的家長屬于“過高期望型”。家長不光對自己孩子期望高。對老師的期望也高,期望老師多關(guān)注孩子,多關(guān)心孩子,老師眼中只有她一個孩子才好。事實上老師也是這樣做的,老師總是牽著孩子的手。但是老師恰恰沒有解讀準確家長想傳達的意思,沒有捕捉到家長身上留給教師的種種訊息。家長就是想讓老師多關(guān)注孩子,對孩子另眼相待。所以在孩子摔倒的時候老師并沒有第一時間通知家長,而只是在孩子放學家長來接的時候跟奶奶說了一聲。老師輕描淡寫的態(tài)度,讓家長不滿意。認為孩子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所以一再地問孩子“老師打你了嗎?是不是用棍子打的”,直到孩子回答“打了,用棍子打的”,家長仿佛松了一口氣。家人分頭行動,找園長的找園長,找老師的找老師,發(fā)泄孩子受傷、被忽視的不滿。
2.道歉要誠懇
聽了雙方各自的訴說后,我并沒有責怪老師工作沒有做好,而是要求老師到孩子家里去,看望孩子并就沒有把孩子照顧好跟家長誠懇地道歉。剛開始老師打電話家長還都在氣頭上,誰都不接老師的電話。后來王老師一直給家長發(fā)短信,說老師就在他家附近,只是想看看孩子,再安慰一下孩子,并對沒有看護好孩子誠摯地表示道歉。后來爸爸打來電話,態(tài)度稍微好些了,也承認自己態(tài)度過于激動。他只是心疼孩子,希望老師理解,孩子是獨苗希望老師多多照顧。王老師給我回電的時候高興地說:“園長,您說的真對,家長一再表示讓老師以后多多關(guān)照孩子,多照顧他?!?/p>
3.漏洞需補救
此風波最后以教師的誠懇道歉、家長的欣然接受畫上句號。但也讓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幼兒園明顯的疏漏——新生班級沒有監(jiān)控設(shè)備。因為幼兒園主教學樓裝修,新生班級全部借用中心別的辦公地方,因時間緊迫監(jiān)控設(shè)備還沒有完全到位。此件事家園雙方冰釋前嫌,但如果家長因為別的問題比如環(huán)境等不滿而借此事發(fā)揮,一口咬定老師打了孩子,而老師也是有口難辯。監(jiān)控設(shè)備可以還原事情的經(jīng)過,在特殊事情面前,證明老師的清白。意識到這個問題,我立刻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第二天五個新生班的設(shè)備全部到位。讓老師安心工作,讓家長對老師放心。
這件事給了我很多啟示:新生班級老師在進行家訪時,不光要全面了解幼兒的身體狀況、興趣愛好。老師還要對幼兒所生活的環(huán)境、對幼兒的看護人家長進行分析、分類。對不同類型的家長采取不同的交往策略。對于這種“過高期望型”家長,要把握家長的心態(tài),多給孩子一些關(guān)注,平時注意給家長反饋孩子的在園情況。逐步建立信任之后,要指導家長科學地育兒,樹立科學的育兒觀。此事件中老師說“孩子走路不穩(wěn)”,家長說“孩子是家中的希望,出入都是爺爺接送”,由此可見家長在養(yǎng)育孩子上存在一定的誤區(qū),需要老師指導幫助家長增強科學育兒的能力。
在家長處于憤怒之下的告狀,我和李園長沒有偏聽一面之詞,而是穩(wěn)住家長,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在了解事情的全部經(jīng)過后,果斷地請老師去做工作,爭取家長的諒解。目的在于給老師處理突發(fā)事件鍛煉的機會。
實踐讓我明白,園長在家園關(guān)系的處理上,不光是管理者、監(jiān)督者還是指導者,還是教師和家長溝通中的橋梁和紐帶。幼兒園與家長的關(guān)系和諧了,家長就對幼兒園滿意了。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家長的好口碑”,家長的好口碑可以提高幼兒園的知名度、美譽度,從而使家園關(guān)系更加和諧,家園工作更好開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以更多創(chuàng)新的形式做好家園共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