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隆
陳軫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謀士,他用畫蛇添足的小故事,勸退了楚國大軍,使齊國不傷一兵一卒。由此可見他的口舌之利。
后來,陳軫到了秦國,跟另一位謀士張儀暗中較勁,最終秦王給張儀拜相,陳軫無奈之下便去了楚國。但是,在楚國陳軫并沒有被重視,楚王甚至為難他,讓他出使秦國。
陳軫到了秦國,秦王開口便問他:“你離開寡人,去了楚國,思念寡人沒?”
陳軫知道秦王話里有話,想了想說:“大王聽過越人莊舄(xì)嗎?他在楚國當(dāng)了大官,楚王想知道他是不是還想著越國。有人說這個很容易判斷,莊舄剛好生病了,病人最容易泄露自己的思念之情,聽他說的是楚話還是越語,不就知道他想的是楚國還是越國了嗎?聽了之后發(fā)現(xiàn),莊舄病中說的還是越語。我也一樣,雖然被迫到了楚國,可我說的還是秦話?!?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9/13/qkimagesqcyzqcyz201807qcyz20180712-1-l.jpg"/>
秦王聽了這話,非常開心,還賞了陳軫。
這時,碰巧有一件事讓秦王很是煩惱。韓國與魏國相互攻打,已經(jīng)快一年了。秦王想勸解,可是文武大臣意見不定:有的認(rèn)為不要勸,讓他們繼續(xù)打;有的卻認(rèn)為,勸解對秦國有利。秦王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
陳軫給秦王出了主意:“大王想必也聽過卞莊子刺虎的故事。卞莊子想殺老虎,有人勸他說,兩只老虎吃一頭牛,必然會爭起來。到那時候,它們打得不可開交,你再上去刺殺,必定兩頭老虎都拿下。果然,一頭牛不夠兩只老虎分,它們打了起來。結(jié)果強大的那只傷了,弱小的那只死了。卞莊子趁機上去,把受傷的老虎刺死,不但得到兩只老虎,還得到殺兩只老虎的名聲。大王您想想,這韓魏兩國,不就像是這兩只老虎嗎?”
陳軫巧妙地用卞莊子刺虎的故事,勸秦王后發(fā)制人。秦王一聽,非常贊同。最后韓魏斗得兩敗俱傷,秦國才出兵,最終大獲全勝。
自古伴君如伴虎,而且在戰(zhàn)國那亂世,可以說是“邦無定交,士無定主”,陳軫既能游走于多國之間,還能為各國君王提出良策,你們覺得,他是位有智慧的謀略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