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婷婷,楊言府,黃友發(fā)
(六安市中醫(yī)院,安徽 六安 230076)
腦梗死在中醫(yī)稱之為中風或卒中,也可稱為缺血性卒中。腦梗死是由于局部腦組織血液供應不足導致[1],臨床表現(xiàn)為失語、偏癱等突發(fā)性神經(jīng)功能缺失,具有復發(fā)率高、致殘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點。本研究為探討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效果及CSS評分,降低其病死率、復發(fā)率以及致殘率,故報告如下:
本研究選取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急性腦梗死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為觀察組和對照組,30例一組。
觀察組—男:女=1 7:1 3例;年齡:5 7~7 8歲,平均(67.37±3.52)歲;病程:2~24小時,平均(8.46±2.27)小時。
對照組—男:女=1 6:1 4例;年齡:5 6~7 9歲,平均(67.42±3.29)歲;病程:2~23小時,平均(8.21±2.51)小時。
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上述各資料數(shù)據(jù)無顯著差別(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其中包括保護腦神經(jīng)、溶栓、降壓、脫水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枳殼12 g、赤芍12 g、遠志10 g、牡丹皮12 g、桃仁10 g、生牡蠣30 g、生龍骨30 g、茯苓15 g、黨參12 g、黃芩10 g、瓜蔞30 g、石菖蒲10 g、酒大黃10 g、柴胡12 g。上述藥物用500 mL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早晚各一次。在治療4周后,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
測評2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和CSS評分以及臨床療效。
顯效:神志清醒、語言表達清晰、各關節(jié)活動正常。
有效:神志迷糊、語言表達模糊、各關節(jié)活動稍受限。
無效:未達到上述的標準,甚至病情惡化。
總有效率為顯效率+有效率/總數(shù)目×100%。
觀察組患者血漿粘度(3.26±0.35)mPa/s,紅細胞壓積(28.17±1.28)%低于對照組(4.62±0.52)mPa/s、(41.47±2.36)%(P<0.05)。
觀察組患者CSS治療2周結果是(12.46±2.41)分,4周是(9.76±1.37)分,均低于對照組(15.51±3.23)分、(13.73±2.62)分(P<0.05)。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對比如下,見表1。
表1 對比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n,%)
腦梗死在中醫(yī)稱之為中風或卒中。腦梗死是由于局部腦組織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具有病死率高、復發(fā)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臨床表現(xiàn)為失語、偏癱等突發(fā)性神經(jīng)功能缺失[2],急性腦梗死在中醫(yī)中與風、火、瘀、痰、虛有關,而柴胡龍骨牡蠣湯其功效為傷寒往來寒熱,煩躁驚狂不安[3],清肝潛陽,胸脅苦滿,通絡化痰,身重難以轉側,利氣開竅,其中寒熱,煩躁驚狂不安,胸脅苦滿,身重難以轉側與急性腦梗死的癥狀極為相似。
在本研究中結果顯示,觀察組在給予了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4周之后,觀察組的C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急性腦梗死可改善其血漿粘度以及紅細胞壓積,提高臨床療效,CSS評分顯著降低,在臨床中可推廣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