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明 李承宇
維也納大學建于1365年,距今已有653年的歷史,是奧地利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維也納大學有很多校區(q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老而宏偉的主校區(qū)吧。
雕塑林立的主樓入口
校區(qū)的主教學樓是一座有著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古典風格的建筑。整幢建筑長161米,寬133米,由兩幢左右對稱的教學樓組成。和歐洲許多大學的結(jié)構(gòu)類似,兩幢教學樓之間由長廊連接,在中間圍成一個優(yōu)美、愜意的庭院。
這幢三層的教學樓仿佛是一座集建筑、雕刻和繪畫藝術于一體的博物館。主樓的入口設計運用了諸多古典建筑的元素——立柱、拱頂、三角形屋頂?shù)?。當然,最引人注目的要?shù)門口那些精致細膩、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了,這些作品取材于歷史和神話傳說等,仿佛一部濃縮了的西方教育和文化發(fā)展史。
榮譽廳
來到主教學樓,一定要去參觀榮譽廳,感受這座古老名校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榮譽廳的墻壁上,鑲嵌著由紅褐色大理石板制成的榮譽牌,上面刻滿了歷任校長的名字。在榮譽廳兩個側(cè)廳的入口處,也有四塊光榮牌,上面刻的是杰出校友的名字。
古典氣息濃郁的拱頂設計
大廳以及廳內(nèi)的走廊均十分高挑氣派,有兩層樓高。頂部設計十分精致,融合了古羅馬圓拱和哥特式十字尖拱的元素,不僅營造出空間感,襯托出這座高等學府的厚重感,而且也是對古羅馬文化和哥特文化的傳承和致敬。
主樓正中央是寬敞的庭院,外圍是U型回廊。回廊的頂部同樣被設計成拱形,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古典風格。
“星光閃耀”的名人長廊
這條U型回廊也被稱為名人長廊。在這條長廊中,陳列著137座塑像,以紀念曾經(jīng)任職于維也納大學的著名教授以及從這里走出去的杰出學子。在這137人中,諾貝爾獎獲得者多達27人。
這137位巨擘(bò),有60位來自哲學系,47位來自醫(yī)學系,25位來自法學系,5位來自神學系。其中,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為羅伯特·巴拉尼,他對于前庭器官(一種位于內(nèi)耳中、與保持身體平衡有關的器官)工作機制的研究,為他贏得了1914年的諾貝爾醫(yī)學生理學獎。
庭院中的草坪上,矗立著山林水澤女神——卡斯泰利婭的雕像。雕像底部流出的“泉水”,象征著智慧的源泉噴流不息。
小說嘴
我很喜歡維也納大學的名人長廊,因為這里展示了學校古老的歷史,體現(xiàn)了學校對學術和人才的尊重。
長廊中的名人
長廊中有很多名人是我未曾聽說過的,于是爸爸就為我一一介紹起來:如果你對物理感興趣,就應該了解一下薛定諤和多普勒;如果你對生物感興趣,就來認識一下康杜德·諾倫茨;如果你想研究心理學, 不要錯過弗洛伊德……
各行各業(yè)的科學巨匠的雕像靜靜地陳列在名人長廊中,讓經(jīng)過這里的每一個人不禁肅然起敬。
各式各樣的雕像
這些雕像大部分是大理石材質(zhì)的,其中也有一些青銅雕像。雕像中既有全身像,也有半身像;既有浮雕,也有立體雕像;既有正面像,也有側(cè)面像;既有和真人一樣大的雕像,也有較小的。
這些顏色各異、形態(tài)多樣的雕像,恰恰說明了名人長廊是在上百年間陸續(xù)建造起來的,見證了學校的發(fā)展和學術文化的傳承。
尋找書中的名人
當爸爸介紹到“孟德爾”時,我記起來了,他是一位生物學家,我們在生物課上學習的證明了遺傳規(guī)律的“豌豆實驗”,就來自孟德爾的研究。
還有一位學者也是我曾在書中看到過的。早在1900年,他就發(fā)現(xiàn)了人類血型中的A、B、O三種血型。他就是卡爾·蘭德斯坦納,是一位出生在維也納的美籍科學家。
名人長廊也是博物館
我參觀過的許多古老大學都有類似的名人長廊或名人堂。
英國劍橋大學的圣三一學院建有名人堂,里面有牛頓、培根等名人的雕像;
美國哈佛大學也有紀念堂,這里雖然誕生了8位美國總統(tǒng),但在紀念堂最明顯的位置,銘刻的卻是在戰(zhàn)爭中犧牲的普通校友的名字。
名人長廊是一座生動的“學校歷史博物館”,它不但是向前輩表達敬意的最好方式,也是在校生奮發(fā)向上的動力源泉。
低調(diào)、莊嚴、內(nèi)涵高雅的文化氛圍和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是維也納大學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漫步于維也納大學就如同徜徉于知識和藝術的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