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玲
摘 要:實現(xiàn)園林綠化需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部分城市雖重視園林綠化,但實際工作中仍存在很多問題,無法達到預期設定的目標。有效引入專業(yè)的林業(yè)技術進而開展園林綠化,是促進園林苗木良好生長的必要措施。介紹了園林綠化的準備工作、植物移栽辦法及移栽養(yǎng)護方法,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綠化;林業(yè)技術;應用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8)05-0068-02 中圖分類號: S731 文獻標志碼: A
1 園林綠化的準備工作
1.1 植被規(guī)格的選擇
植被規(guī)格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到地域特征以及氣候的差異,更需要結合園林規(guī)劃設計方案中具體思想的體現(xiàn)。不能盲目地選擇某一種單一的品種,需要多方面綜合考慮,結合綠化方案以及配套小品設計的情況來綜合考慮。
1.2 開展綠化工作的規(guī)劃
在種植過程中,若因追求速度而草草建造,會導致苗木存活率下降,造成后續(xù)施工困難等難題。在開展實際綠化工作的過程中,應當進行科學有效的規(guī)劃,對種植的苗木進行具體分析與規(guī)劃,這樣才能開展有效而規(guī)范的施工[1]。在林業(yè)規(guī)劃的實施準備階段,應預先估算,給予一定的準備。
1.3 運輸線路
為確保苗木的成活率以及后續(xù)工作的順利展開,應當對運輸進行一定的規(guī)劃,在實際運輸過程中避免浪費時間。一方面應當考慮運輸所用車輛是否足夠、運輸?shù)缆肥欠駥挸?,另一方面應當?lián)系相關部門力爭植被儲運問題。只有運輸通暢快捷,才能提升植物移栽的存活率。
2 大型植物移栽的應用辦法
2.1 移栽時期選擇
植物移栽需充分考慮時間的選擇,一旦移栽時間出現(xiàn)偏差,植物移栽成活率將大幅下降,既浪費施工時間,又增加綠化投入的支出。通常情況下,移栽應選擇早春時節(jié),即便是落葉喬木裸根也易于存活。移栽的實際過程中,以土球包裹根部,使根系得到保護,才能確保植物的移栽成活率。移栽前進行一定程度的修剪,對老、殘、病枝進行修理,避免水分流失,保留苗木的觀賞價值。
2.2 移栽處理階段
在實際的移栽過程中,園林綠化工作人員應當注重后續(xù)的處理,這樣才能確保植物的成活率與植物成活后的良好生長。例如,對植物樹冠的處理,一般樹冠范圍越大,對樹木根系造成的傷害也就越大。一旦移栽時間出現(xiàn)差錯,植物將很難存活,對投資與時間造成不良影響。帶土栽培階段應當對根部進行一定的修剪,確保移栽植株的成活率。
2.3 移栽吊運
在移栽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有效利用吊運。由于工作量較大,與移栽植株能否成活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在開展移栽施工過程中,時刻關注苗木的生存狀態(tài),選擇恰當?shù)臅r間進行有效貨運,保證在運輸過程中苗木的活性不受到太大影響??刹扇≤浝K纏繞以及下部固定的方式,使苗木得以正常生長。
2.4 定植
苗木運輸完成后,應當盡快放置于移栽位置,進行及時的定植,避免遭受外來因素的干擾。在定植的過程中,應以實際的情況,遵循設計規(guī)劃予以具體分類。具體方法為:傾斜吊頂,為纏繞的樹冠進行繩子上的吊塔配送。依據(jù)樹冠的扶手方向進行一定程度的扶正工作,確保苗木的觀賞價值。
3 開展移栽養(yǎng)護的方法
3.1 植物定植養(yǎng)護
定植工作完成后,應當根據(jù)根系的實際生長情況進行進一步的鞏固措施。要謹慎處理避免被大風天氣吹倒吹斜,導致根部壞死進而使植株死亡。通常來講,只有使植物根系獲得良好生長,才能確保植株的良好生長。定植完成后,應當按照實際情況進行根系鞏固,對植物生長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進而形成有效的保護,使苗木能夠成活,保有更高的觀賞價值。在實際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應當先進行根系恢復,為期1年。根系完全恢復后,即便相關的設備已經(jīng)撤離,植物也可通過自身的生長調節(jié)機理,促進自身的生長發(fā)育。
3.2 水肥管理
植物定植完成后,在確保得到科學的栽培與處理后,需進行有效的定期養(yǎng)護,應以水肥養(yǎng)護為主。水肥養(yǎng)護不僅可以促進植物的綠化生長,還可以對植物的病害起到有效的預防。在灌水階段,應當定期施加2~3次水肥,促進根系的良好發(fā)育。同時,園林綠化工作者應當定時檢查植物的生長狀況,在施肥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實際因素。
4 小結
綜上所述,林業(yè)技術在園林綠化中的作用,與教師對于學生的作用一樣,應當以引導為主,以準備工作為主,不應等植被出現(xiàn)問題時再思考如何解決,而是經(jīng)常性地預防各種突發(fā)情況,提升園林綠化的進程,進而促進城市的精神文明與城市市容的建設。
參考文獻:
[ 1 ] 王興富.林業(yè)技術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研究[J].大科技,2016,12(25):23-24.
(收稿日期: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