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萌萌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xiāng),至今已有4 000多年的種植歷史。20世紀時,中國大豆產量和出口量長期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場份額的90%以上,一度處于世界壟斷地位。
從1996年之后,轉基因大豆在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迅速推廣,中國非轉基因大豆受國外轉基因大豆的沖擊,加之中國取消進口配額,放開大豆市場,使得中國由大豆凈出口國變?yōu)閮暨M口國。
雖然目前中國仍是世界排名第四的大豆生產國,但迫于巨大需求,80%的大豆消費依賴進口?,F(xiàn)在,中國進口大豆占國際大豆貿易量的60%以上,大豆年進口額達350億美元,占中國農產品進口總額的1/3。2018年春天,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溫。中國作為美國大豆最大的買家,大豆成為最受關注的制約籌碼之一。
那么,此次風波對中國大豆產業(yè)將產生怎樣的影響?中國大豆市場該如何應對呢?
正當中美貿易戰(zhàn)一觸即發(fā)之際,5月4日,中美雙方就經貿問題的談判結束。新華社是這么報道這次談判的:雖然中美磋商就部分問題達成共識,但雙方在一些問題上還存在較大分歧。也就是說,雙方并沒有就避免貿易戰(zhàn)找到解決的途徑。中美貿易戰(zhàn)打響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而在中美貿易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之一的大豆領域,雙方劍拔弩張的較量早已展開,火藥味十足。據世界最大油籽加工商邦吉(Bunge)首席執(zhí)行官索倫·施羅德(Soren Schroder)表示,中國買家已停止采購2018年秋季將要收割的美國大豆,中國的大豆采購正從美國轉向巴西和加拿大。
如果中美貿易戰(zhàn)的關稅政策成為現(xiàn)實,那么,中美大豆貿易遭到巨大沖擊是意料之中的,這種沖擊會打擊美國的大豆生產。
但與此同時,一旦美國大豆無法進入中國,早已對國際市場產生重大依賴的國內大豆市場需求該如何平衡呢?
重要角色 沉重打擊美國大豆市場
近年來,中國一直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家。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從2010—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的大豆從2 359.7萬t增至3 285.6萬t,增幅39.2%。2017年,中國進口的美國大豆占美大豆出口總量的57%,超過其他國家進口美國大豆的總和;進口金額為139.5億美元,中國大豆進口對美國貿易舉足輕重。
因此,美國大豆行業(yè)非常擔心此次貿易戰(zhàn)對大豆產業(yè)的影響,一旦談判出現(xiàn)問題,將重創(chuàng)大豆主產州,觸及美國豆農利益。目前正處于美國大豆的種植季節(jié),3月30號美國農業(yè)部發(fā)布的種植意向報告顯示,大豆種植面積已經有所減少。美國大豆協(xié)會3月22日發(fā)布聲明稱,如果中國打擊報復大豆領域,將令很多美國農民失去賺錢能力,無法生活。
美國大豆協(xié)會主席John Heisdorffer說:“政府把目標鎖定在我們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上,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睋绹蠖箙f(xié)會估計,若增加25%的關稅,美國大豆價格將下降40%,農戶收入將減少50%。此舉甚至會影響美國政治格局,在2016年的美國大選中,八大美豆主產州均投票支持特朗普,而若特朗普政府發(fā)動的貿易戰(zhàn)損害美國豆農的利益,或將直接影響其2020年大選支持率。
替代方案 從其他國家進口
據了解,目前中國主要從3個國家購買大豆:49%來自巴西,35%來自美國,12%來自阿根廷。巴西3/4的大豆出口到中國,美國超過1/2的大豆銷售到中國,阿根廷85%的大豆出口到中國。
近年來,巴西積極擴大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產量逐漸提升,中國也在不斷加大從巴西進口大豆的力度,巴西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2017年中國進口的大豆中,來自巴西的大豆占比超過1/2。
目前,中國一些公司已經開始尋找美國大豆的替代方案。
比如,大北農旗下的生物技術公司與阿根廷公司合作,設立實驗室進行大豆育種,在阿根廷乃至拉美推廣中國大豆品種種植,從而實現(xiàn)大豆的出口轉內銷。
巴西頭號大豆產區(qū)馬托格羅索州正與中糧集團以及鵬欣集團商議,在巴西投資大豆進口和種植等事宜。還有中國公司在與美國供應商的購買協(xié)議中加入了退出條款,便于隨時按照需要取消大豆及豆粕訂單等。
甚至印度也向中國拋出了橄欖枝。印度《第一郵報》網站4月16日刊發(fā)《隨著印中貿易和商業(yè)關系走近,新德里必須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維持戰(zhàn)略平衡》的文章稱,印度可以滿足中國對大豆和糖的需求。據印度報業(yè)托拉斯報道,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副主席拉吉夫·庫馬爾在近日舉行的中印戰(zhàn)略經濟對話上對中方官員說:“我注意到你們計劃對來自美國艾奧瓦州和俄亥俄州的農產品征收關稅。如果我們的農產品達到質量要求,也許印度可以取代美國向中國出口大豆和糖?!?/p>
根本途徑 發(fā)展國內大豆產業(yè)
從短期看,中美貿易戰(zhàn)將導致國際大豆供需結構改變,中國需另選替代大豆進口。而從長期來看,重新振興國內大豆產業(yè),改變當前高度依賴進口格局,才是解決我國大豆需求的根本途徑。
進入5月,黑龍江和吉林等大豆主產區(qū)已進入播種期。日前,黑龍江下達了《關于擴大全省大豆種植面積的緊急通知》,要求迅速落實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和耕地輪作休耕試點任務,稱“國家下達黑龍江省2018年增加33.3萬hm2大豆種植面積,并在已安排76.7萬hm2輪作試點任務的基礎上,再新增13.3萬hm2耕地輪作面積進行擴種大豆?!?/p>
吉林也于4月28日發(fā)布《關于下達2018年全省大豆種植面積任務的通知》,全面貫徹落實全省調整種植業(yè)結構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工作視頻會議和省農委《關于下達2018年全省大豆種植面積任務的通知》精神。
4月17日,農業(yè)農村部召開2018年一季度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發(fā)布會,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透露,2018年有利于大豆生產的因素很多,預計大豆的播種面積將保持恢復性增長態(tài)勢。
政府對于大豆的補貼力度也在進一步加大。吉林省雙遼市5月2日發(fā)布文件稱,2018年吉林省雙遼市符合條件的大豆生產者,將獲得350元/667 m2、5 250元/hm2的補貼。
雖然其他省市大豆補貼的正式文件還未下發(fā),黑龍江農委已發(fā)布消息,為提高優(yōu)質大豆綜合生產能力,調動廣大農民種植大豆積極性,2018年全省大豆、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將繼續(xù)實行差異化政策,進一步拉大補貼標準差距,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高于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100元/667 m2以上,大豆生產者補貼達到200元/667 m2以上。種植大豆已成為2018年東北地區(qū)農民的最優(yōu)選擇。
對于中國的非轉基因大豆加工企業(yè)來說,2018年更是迎來機遇。若對美國大豆加征25%的關稅,中國非轉基因大豆在價格方面的競爭劣勢大為弱化,在價格相當的情況下,企業(yè)自然會選擇更被民眾認可的非轉基因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