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照 秦兆瓊 徐建峰 黃機質(zhì) 潘濤
摘要: 以高收縮紗線33T-12-FDY為芯紗、超細預取向絲35T-96-POY為鞘紗,設計制備出自發(fā)伸長滌綸復合絲,并對鞘紗松弛熱處理溫度、超喂率及牽伸倍率進行探討。結果表明,即使熱處理的溫度不同,沸水收縮率也會隨著超喂率的提高而呈逐漸減小的趨勢,沸收后的自發(fā)伸長率均會隨著超喂率的提高而呈逐漸增大的趨勢。而在相同的超喂率下,溫度越高沸水收縮率越小,自發(fā)伸長率越低。根據(jù)總體伸長率情況,最終確定選用溫度為185℃、超喂率40%、POY不延伸的加工工藝。
關鍵詞: 自發(fā)伸長復合絲;超喂率;牽伸倍率;沸水收縮率;自發(fā)伸長率
中圖分類號: TS102.52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1-7003(2018)06-0014-05
引用頁碼: 061103
Abstract: The self-extensible polyester composite filament was prepared by using the high-shrinkage yarn (33T-12-FDY) as the core yarn and the superfine POY (35T-96-POY) as the sheath yarn. The shrinkage temperature, over feeding ratio and drafting ratio were discuss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boiling water shrinkage reduc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over-feeding ratio even if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was different; 2.the self-extensible ratio of the composite filament after boiling processing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over-feeding ratio; 3.under the same over-feeding ratio, the higher temperature, the less shrinkage ratio and the lower self-extensible ratio. The optimal parameters (185℃, 40% over-feeding rate and no stretching of POY) were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Key words: self-extensible composite filament; over feeding rate; drafting ratio; boiling water shrinkage; self-extensible rate
自發(fā)伸長滌綸纖維(self-elongation filament)是一種功能性高分子纖維材料。目前還沒有正式的定義,一般認為,這種纖維具有一定的取向、結晶度,在纖維染色、定型過程中由于高溫作用,導致進一步結晶和結晶完整化,晶體的增大從而使纖維自行伸長[1]。自發(fā)伸長纖維主要用以和其他纖維復合,普通異收縮混纖紗是通過復合紗線收縮差異的不同,使低收縮的纖維凸出在織物表面,形成微小紗圈,使織物膨松和柔軟。自發(fā)伸長纖維的研究開發(fā)是高異收縮復合絲的關鍵技術。普通的異收縮復合絲受織物交織的影響,纖維受到阻礙不能充分收縮,則產(chǎn)生的長度差異效果就差[2]。而自發(fā)伸長長絲在沸水和高溫干熱下處理時能自動伸長,受交織的影響小。作為復合紗的外層纖維,紗線具有多級微波狀結構,可制得光澤柔和、蓬松柔軟且懸垂性優(yōu)良的“新合纖”織物[3]。
聚酯自發(fā)伸長纖維的開發(fā),在20世紀50~60年代杜邦公司的專利文獻中有所記載,當時由于它強度差、穩(wěn)定性能差、紡織加工性能不好,以致各國放慢了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日本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進行“新合纖”的研究,采用不同方法開發(fā)出一系列自發(fā)伸長纖維,并且在其應用和進一步加工及改善某些性能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中國從21世紀初也成功地開發(fā)了聚酯自發(fā)伸長纖維,但對超細聚酯自發(fā)伸長纖維面料的開發(fā)還幾乎是空白[4]。本文采用超細纖維進行實驗,提高織物柔軟的手感和蓬松性。利用超細纖維增加絲的層狀結構,增大比表面積,使纖維內(nèi)部反射光在表面分布更細膩,使之具有真絲般的高雅光澤,并有良好的吸濕導濕性。但超細纖維本身制造難度大,超細纖維自發(fā)伸長紗對原料的結晶取向要求更高,對紗線制備的工藝更難尋找。通常的共聚紡絲、共混紡絲的方法無法制得工業(yè)化用絲。本文利用空氣混纖機通過松弛熱處理對制備超細自發(fā)伸長絲進行了嘗試,制備出具有一定強度、自發(fā)伸長良好、染色穩(wěn)定性較好的紗線,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生產(chǎn)。
1 實 驗
為獲得光澤柔和、蓬松柔軟且懸垂性優(yōu)良的織物,一般芯紗采用具有高沸水收縮率的紗線,鞘紗采用低沸水收縮率紗線[5]。在染色過程中,由于沸水收縮的差異,芯紗和鞘紗形成絲長差,獲得蓬松的手感;高溫定型時芯紗進一步收縮,而自發(fā)伸長紗在高溫處理時得到伸長,進一步增大絲長差。而且,采用超細纖維手感會更加柔軟、細膩、蓬松。
1.1 材 料
本實驗采用的原絲材料(恒力合成纖維有限公司)包括35T-96-POY超細預牽伸絲,斷裂強度1.85cN/detx,斷裂伸長120%;33T-12-FDY高收縮全牽伸絲,斷裂強度3.79cN/dtex,斷裂伸長23%,沸水收縮率21.7%。
1.2 儀 器
AT-501型混纖機(日本愛機工業(yè)株式會社),YG086型縷紗測長儀(南通宏大儀器有限公司),Q200型DSC差示掃描量熱儀(美國TA儀器有限公司),EL202型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DZF-6050型真空烘箱(上海三發(fā)科學儀器有限公司),W201型恒溫水浴鍋(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
自發(fā)伸長復合絲的加工方法如圖1所示。其中:超喂指牽伸羅拉速度超過第四羅拉速度,讓紗線在熱箱內(nèi)呈松弛狀態(tài);超喂率=[(牽伸羅拉速度-第4羅拉的速度)/第4羅拉的速度]×100%。
首先通過第1羅拉喂入35T-96-POY,經(jīng)熱輥后進入牽伸羅拉,從牽伸羅拉到出絲羅拉之間在非接觸加熱箱上進行高溫松弛熱處理,得自發(fā)伸長絲。然后將自發(fā)伸長絲與33T-12-FDY高收縮全牽伸絲經(jīng)導絲器一起進入噴嘴進行網(wǎng)絡,得到自發(fā)伸長復合絲。
1.3 設 計
將35T-96-POY在第1喂入羅拉和牽伸羅拉之間牽伸,研究牽伸倍率與自發(fā)伸長率的關系。并在140、155、170、185、200、215℃下進行弛緩熱處理,同時分別加入20%、25%、30%、35%、40%的超喂,探究不同溫度、不同超喂率對自發(fā)伸長率的影響,獲得制備自發(fā)伸長滌綸復合絲的最佳工藝。
1.4 自發(fā)伸長率的計算
紗線的沸水伸長率按GB/T6505—2008《化學纖維 長絲熱收縮率試驗方法》測試,自發(fā)伸長率的測試按照日本東麗株式會社的標準(TRS)進行,每組3個試樣進行測試取平均值。如3個試樣數(shù)據(jù)有明顯誤差時需重新測定。自發(fā)伸長率測試時,紗線樣品施加20mg/dtex的荷重,于水中加熱處理,加熱至100℃并保持30min,從水中取出,在20℃、濕度65%的環(huán)境下自然干燥24h,測量樣品長度L1。然后向樣品施加0.5mg/dtex的荷重,在180℃烘箱中處理5min后冷卻取出,測量出樣品長度L2。自發(fā)伸長率按下式計算:
2 結果與分析
2.1 在不同熱箱溫度下、牽伸倍率對沸水收縮率的影響
通??椢锛庸ひ?jīng)過精練、染色、定型的工序,因此,首先對紗線的沸水收縮率影響因素進行探討。由于采用的35T-96-POY為超細纖維,牽伸及加工過程中易產(chǎn)生毛羽,為保證生產(chǎn)品質(zhì),不宜采用過高的加工速度進行實驗。優(yōu)選的加工速度為400m/min,同時考慮到松弛熱處理超喂率太大可能導致松弛不勻,容易造成紗線接觸熱箱內(nèi)壁,導致紗線的受熱不勻。因此設定超喂率為20%,探究在不同熱箱溫度下,牽伸倍率對自發(fā)伸長滌綸紗線沸水收縮率的影響。為了更直觀地看清趨勢,本文作出以上各數(shù)據(jù)點的擬合曲線,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熱箱溫度低于185℃時,隨著牽伸倍率的提高,紗線的沸水收縮率呈下降的趨勢。溫度高于185℃時,紗線雖經(jīng)過牽伸,但沸水收縮率基本不受牽伸倍率大小的影響。
2.2 在不同熱箱溫度下、牽伸倍率對沸水收縮后自發(fā)伸長率的影響
比較不同溫度下,牽伸倍率對沸水收縮后自發(fā)伸長率的影響,得到如圖3所示曲線。
從圖3可以看出,不同熱箱溫度下,隨著牽伸倍率提高,沸水收縮后的自發(fā)伸長率基本呈現(xiàn)下降趨勢,在不牽伸情況下,自發(fā)伸長率均達到最高值。
2.3 自發(fā)伸長率與熱箱溫度、牽伸倍率關系的理論解釋
通過以上實驗看出,一定超喂下,隨著熱箱溫度提高,沸水收縮率降低;隨著牽伸倍率提高,自發(fā)伸長率降低。一般認為,熱處理過程PET纖維內(nèi)部會發(fā)生兩種變化:1)取向松弛或分子卷縮;2)結晶。從宏觀角度分析,取向松弛或分子卷縮是收縮過程,而結晶應該是一個伸長的過程。纖維的自發(fā)伸長與其超分子結構密切相關[6]。根據(jù)自發(fā)伸長纖維的結晶度、晶粒尺寸、取向度等超分子結構及其在不同條件下的伸長行為,提出如圖4所示結構模型。
35T-96-POY已有一定取向,經(jīng)過低溫熱延伸,產(chǎn)生一些微小的冷結晶。同時取向度也越來越大,這時將絲條以松弛狀態(tài)喂入熱箱,通過結晶區(qū)的形成及解取向作用的發(fā)生使紗線收縮,形成自發(fā)伸長絲,再經(jīng)染色和高溫定型產(chǎn)生伸長。
研究表明,預牽伸絲已有一定取向,加熱處理該纖維,會使其產(chǎn)生回縮。因此,本文首先對紗線進行定長松弛熱處理,同時控制牽伸羅拉和第4羅拉的速度,保持牽伸羅拉的速度是第4羅拉速度的1.2倍。POY的熱收縮率高達50%以上,因此需要在第4羅拉處設置一定的張力,使纖維保持穩(wěn)定,不發(fā)生回縮,不接觸熱箱,同時將原有的一部分取向保留下來;此外,這也有助于高溫熱處理過程中誘導結晶的產(chǎn)生。在定長松弛熱處理時,纖維內(nèi)部產(chǎn)生的晶點數(shù)逐漸增大[5]。這些晶點像一個個網(wǎng)絡點,阻止纖維大分子的回縮,使纖維在后面的熱定型處理中不再發(fā)生收縮,而是在自由熱處理結晶過程中得到伸長。
此外,定長松弛熱處理過程中,纖維產(chǎn)生具有一定取向排列的小晶核[7]。在結晶過程中,無定形區(qū)分子沿纖維軸方向的小晶核生長變大,成為大晶體,使晶區(qū)取向提高。而無定形區(qū)的分子在進入晶格的過程中得到牽動,分子更好地沿纖維軸取向[8]。這一結晶過程最終導致纖維的縱向長度增加。
根據(jù)以上實驗結果,牽伸倍率越大,纖維的伸長越小。這一事實說明,牽伸太大時,纖維已有較高取向度和一定結晶度,限制了小晶核的產(chǎn)生及晶粒的生長,反而有可能隨著牽伸倍率的增大取向度提高。所以,在后面的干熱處理時解取向產(chǎn)生一定的回縮,在本實驗條件下沒有伸長現(xiàn)象。
2.4 自發(fā)伸長滌綸最優(yōu)條件選擇
結合以上分析,對于具有少量結晶的超細預牽伸絲35T-96-POY而言,隨著牽伸倍率的提高,自發(fā)伸長率降低。因此進一步采用不牽伸方式,直接對紗線進行松弛熱處理,探討超喂率與沸水收縮率、自發(fā)伸長率及總體伸長率的關系,得到如圖5所示曲線。
隨著超喂率的增加,沸水收縮率也呈下降的趨勢,同樣在185℃以上沸水收縮率基本也未有明顯變化。對不同超喂率下的自發(fā)伸長率作了再確認,其結果如圖6所示。
對不同熱箱溫度下,超喂率對復合絲總體伸長率作了再確認,其結果如圖7所示。
在任一熱箱溫度條件下,隨著超喂率的提高,沸水收縮后的自發(fā)伸長率呈逐漸增大的趨勢;在任一超喂率條件下,隨著熱箱溫度的提高,均呈現(xiàn)沸水收縮后自發(fā)伸長率的降低。從熱箱溫度、超喂率對總體伸長率的影響來看,超喂率越大,總體自發(fā)伸長率增加。185℃松弛熱處理下超喂40%,總體伸長率達到最大。另外,提高超喂率到45%時發(fā)現(xiàn)紗線運行后一段時間全部斷紗,可能是由于紗線太松、張力不勻出現(xiàn)斷紗;超喂率45%的紗線染色時明顯染色不勻,推測紗線松弛后與熱箱接觸,造成受熱不勻。綜合以上推論,選用溫度為185℃、超喂率40%、POY不延伸的加工工藝進行了加工。紗線生產(chǎn)性和染色性都沒有問題,織物柔軟細膩、懸垂性良好。
3 結 論
1)自發(fā)伸長滌綸復合絲所使用的超細預牽伸絲35T-96-POY本身具有一定的取向和結晶,進行牽伸不能得到很好的總體伸長效果。因此,本文適合采用不牽伸直接松弛熱處理工藝。
2)熱箱溫度、超喂率對自發(fā)伸長率的影響規(guī)律表明:即使熱處理的溫度不同,沸水收縮后的自發(fā)伸長率依然會隨著超喂率的提高而呈逐漸增大的趨勢,并且沸水收縮率呈現(xiàn)完全相反的趨勢;在相同的超喂率下,溫度越高沸水收縮率越小,自發(fā)伸長率越低。
3)為了獲得柔軟細膩的手感,根據(jù)總體伸長率情況,最終確定選用溫度為185℃、超喂率40%、POY不延伸的加工工藝。
參考文獻:
[1]俞波. PET纖維自伸長機理的研究進展及探討[J]. 合成纖維, 2001, 30(5): 14-18.
YU Bo. Research process in the self-elongation mechanism of PET filament [J]. Synthetic Fiber in China, 2001, 30(5): 14-18.
[2]俞波. PET自伸長纖維的制備及應用[J]. 合成纖維工業(yè), 2001, 24(5): 42-46.
YU Bo.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ET self-elongation fiber [J]. China Synthetic Fibre Industry, 2001, 24(5): 42-46.
[3]曹郁. 自伸長纖維定型工藝條件的研究[J]. 合成技術及應用, 2000, 15(4): 41-42.
CAO Yu. Study on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self-elongation fiber setting [J]. Synthetic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2000, 15(4): 41-42.
[4]曹娜. 聚酯自伸長纖維的研究發(fā)展[J]. 合成技術及應用, 2001, 16(1): 26-28.
CAO Na. Review on development of PET self-elongation filament[J]. Synthetic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2001, 16(1): 26-28.
[5]喬光華, 胡學超, 鮑乙巳, 等. 取向滌綸結晶時的自動伸長[J]. 合成纖維工業(yè), 1991,14(1): 21-28.
QIAO Guanghua, HU Xuechao, BAO Yisi, et al. Spontaneous extension of oriented PET fiber during crystallization [J]. Synthetic Fibre Industry, 1991,14(1): 21-28.
[6]劉勇, 邵宇, 羅吉江. PET卷繞絲熱收縮-伸長的研究 Ⅱ:PET熱收縮-伸長的物理變化[J].合成纖維工業(yè), 1991,14(3): 15-19.
LIU Yong,SHAO Yu, LUO Jijiang. Study of the thermal shrinkage-extention of PET-IF(Ⅱ):physic change of thermal shrinkage-extention of PET-IF [J]. Synthetic Fibre Industry 1991,14(3): 15-19.
[7]GUPIE K M. Microstructure rearrangement during the heat-treatment of melt-drown(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bers [J].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1983, 21(10): 1927-1953.
[8]周衛(wèi)東. 聚酯PET自伸長纖維的研究[J]. 針織工業(yè), 2002(3): 35-37.
ZHOU Weidong. Research of polyester self-elongation fiber [J]. Knitting Industries, 2002(3):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