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怡
摘 要:在中國,儒家作為最具影響力的學術(shù)文化派別,直接將修身齊家作為人生軌跡的基礎(chǔ)性工作,其所強調(diào)的是個人、家庭、社會以及國家整體性的關(guān)聯(lián)。從創(chuàng)立開始,儒家就非常重視家庭的血緣親情,注重家庭倫理道德等一系列家庭問題的思考。所以,本文就儒家家庭教育思想進行探討,希望可以對家庭教育有更加理性的認識。
關(guān)鍵詞:儒家;家庭教育;思想
儒家學說誕生于先秦,其本身的家庭教育思想也誕生在這一個時期。探討儒家家庭教育思想,也是現(xiàn)代教育的迫切需求,所以,值得我們?nèi)リP(guān)注。
一、家庭教育觀念的偏差
目前,我們逐漸放棄了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之中的教書育人的經(jīng)驗,受到西方價值觀的影響,以競爭作為生存處世的基本準則。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存在嚴重的問題,一切都朝著“錢”看,為了滿意自己的私欲,不擇手段。人類生活愛一個關(guān)系體之中,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強調(diào)的是“和為貴”,無論是人和人的相處,還是人與自然的相處,都能夠帶來和諧共生、雙贏互利的良好關(guān)系。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強調(diào)的是天人合一,強調(diào)的是和諧共處。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強調(diào)的是天人合一,強調(diào)的是和諧共處。我們沒能夠利用祖先所流線的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來教育子女,未能教給他們?nèi)柿x禮智信的基本做人修養(yǎng)。所以,我們的家庭教育出現(xiàn)了問題,最終導致人心出現(xiàn)了問題,這就是一切問題出現(xiàn)的根本所在[1]。
二、儒家家庭教育思想探究——以仁愛教育為例
在家庭教育中,需要為子女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能夠?qū)⒆訃栏褚?,也能夠慈祥溫和,讓孩子在一個充滿愛意、關(guān)心、和諧的家庭氛圍之中成長,這就讓孩子能夠在家庭德育之中感受到儒家的“仁愛”,具體而言,主要表現(xiàn)在:
(一)建立長幼有序的合理家庭關(guān)系
合理,也就是要求家庭成員之間能夠平等,父母可以尊重孩子獨立人格,尤其是在孩子處理自己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聽取孩子的意見,盡可能按照他們的意愿來辦事。同時,家庭本身是一個整體,不能夠各自為政,總要有人來當家長,可以“領(lǐng)導”整個家庭,管理指導家庭成員。父母本身就應(yīng)該像一個父母的樣子,兒子也要像一個兒子的樣子,能夠各在其位,各盡其責。父母,作為家庭生活的供養(yǎng)者,其本身擁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也是家庭的核心所在。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學習與生活?,F(xiàn)階段,很多家庭中對孩子都是“小太陽”,父母卻成為圍繞孩子轉(zhuǎn)的“月亮和星星”,這樣就很容易滋生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也就談不上禮讓父母了。所以,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父母與自己的關(guān)系,能夠知道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是長者,不能顛倒這一順序。
(二)父母需要以身作則
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導。孝梯作為孔子仁愛教育理念的根本所在,家長不僅是家庭“仁愛”文化本身的建設(shè)者,同時也是文化的實踐者,父母就好比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會受到父母對待長輩態(tài)度的影響。部分成年人冷落自己的父母,不照顧他們的生活,甚至還想方設(shè)法的“啃老”,這樣難免會帶來影響。如果父母對于自己的父母不夠孝順,對于兄弟姐妹等不夠友善,又能夠怎樣教育孩子尊老愛幼呢?一個人如果對于自己的親人都沒有任何的親情,也就談不上對孩子同情心的培養(yǎng)。所有,父母需要管理好自己的小家庭,需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對于純潔的孩子來說,沒有任何的力量是比得上父母言傳身教的,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就能夠?qū)⒑⒆右蚋痈邔哟蔚娜松辰纾@樣才是真正愛孩子的表現(xiàn)[2]。
(三)讓孩子了解父母的付出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钡钱敻改高^于溺愛自己的子女,就會讓子女產(chǎn)生一種理所當人的感覺,他們也就不會懂得去感恩。目前,很多孩子都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況,也不清楚父母如何掙錢,認為父母給孩子吃的、穿的都是天經(jīng)地義的,這樣的情況,怎么能夠讓孩子從心底理解父母呢?所以,父母應(yīng)該有意識的將自己的工作情況和收支情況告訴孩子,讓孩子明白賺錢的不易。如果在家庭遇到困難的時候,也需要告知孩子,讓其能夠與父母一起面對,能夠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最終幫助家庭來分憂解愁。如此,就可以在幫助孩子培養(yǎng)責任感的同時,讓孩子更加的珍惜自己、珍愛家庭。
(四)養(yǎng)成孩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孝敬父母,也就是要求孩子能夠尊重父母之行、親愛父母之情、侍奉父母之心、順承父母之意。父母和兒女之間的親情,是人類最原始的情感,也是一個人善心、良心以及愛心形成的基礎(chǔ),是今后各種品德得以形成的前提條件,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強化孝親教育,能夠有效的改變孩子的專橫、缺少同情心的狀況。“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剖?!睂τ谛⒂H的品德,還應(yīng)該從小時候開始培養(yǎng),能夠循循善誘,這才是最為實在的,最為有效的“仁愛”教育。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應(yīng)該找準教育的主要方向,能夠合理的運用儒家的教育理念引導孩子,這樣就可以讓每一位孩子都茁壯成長,養(yǎng)成出良好的品德。
參考文獻
[1]高漫漫.為兒童撐起一個完美的教育空間:論尼爾的家庭教育思想[J].教育現(xiàn)代化,2015(05):72-75.
[2]趙杰紅.以德育人下的朱熹家庭教育思想啟示[J].蘭臺世界,2013(06):97-98.
(作者單位:中華女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