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達
在史前的病房里,病魔在四處游走。密密麻麻的病床上,躺著一排排哼哼唧唧的,連著導尿管、戴著氧氣罩、插著輸液管,嘴巴微張,雙目似閉非閉的恐龍們。床頭資料卡上有它們的病歷。你隨便瞅一眼,癥狀倒也明明白白:不太嚴重的有趾骨應力性骨折、痛風、潛水減壓病;比較麻煩的是糜爛性關節(jié)炎、腫瘤、血管癌。
骨折的恐龍、瘸腳的恐龍……
加拿大一位古生物學家曾發(fā)現(xiàn),一塊鴨嘴龍的尾椎化石上有奇特的損傷。這塊可憐的尾椎骨碎裂且扭曲,看上去曾被很重的東西壓碎后又愈合。于是,古生物學家猜測:是不是群居的鴨嘴龍突遇騷動,粗心莽撞的“小伙子”踏傷了身旁“小甜甜”的尾巴?!
奇怪的是,加拿大古生物學家還進一步發(fā)現(xiàn)了鴨嘴龍“集體受傷”的痕跡——它們的不少肋骨化石看似都曾斷裂過并愈合。這樣的“普遍”情況總不太可能是偶發(fā)事故造成的吧?于是,古生物學家們進行了大膽卻合理的推測:“這些肋骨傷可能是雄性鴨嘴龍們格斗留下的印記?!笨磥磉@些看似面善的“大塊頭”,為了爭奪配偶和王位,打起架來可真是一點也不含糊!雄龍會一個勁地用后腳跟猛踢對方……
不光恐龍曾飽受傷病折磨,其實恐龍的親戚們也是“病魔纏身”。就說滄龍吧!這種形如巨蜥、長達9米的海生爬行動物就容易得嚴重的潛水減壓病。潛水員們都知道,這種病的起因是溶于水中的氮在血液中過快釋放,形成氣泡,破壞了器官的正常供血功能。美國古生物學家馬丁就和病理專家羅斯柴爾德一起,用x光檢視了一批白堊紀晚期的滄龍脊椎化石,發(fā)現(xiàn)它們普遍存在血管壞死的癥狀,這表明滄龍在追捕獵物的過程中,可能忽然潛入很深的海水中,然后又快速上浮……久而久之,滄龍就患上潛水減壓病了。
現(xiàn)在請你閉上眼。怎么樣?你是不是“看到”了滄龍,也“看到”了古海洋中弱肉強食的驚險場面了呢?
小鏈接 看遺跡“診”腳病
加拿大的古生物學家們發(fā)現(xiàn),恐龍的腳部病變,會投射在它們留下的恐龍足跡上。比如“一瘸一拐”的恐龍足跡,還有看似腳部骨質增生的恐龍足跡……這都是“大家伙”們病理特征的真實反映。
誰打傷了永川龍
2008年,我曾游歷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時任副館長彭光照帶我去到庫房中,一覽化石珍寶。這一看之下,一件永川龍肩胛骨立即抓住了我的眼球。永川龍體長7至9米,是一種大型獸腳類恐龍。憑著體格優(yōu)勢,它“占據(jù)”了該動物群食物鏈的頂端(猶如北美同時期的異特龍,或白堊紀晚期的暴龍)。只見它的肩胛骨中端鼓起了一個大包,很像骨折后重新愈合的痕跡。要知道!肩胛骨骨折在“恐龍界”十分罕見!在世界上已統(tǒng)計的50例獸腳類恐龍骨折“案例”中,數(shù)肋骨斷裂最普遍,其次為小腿腓骨。和人類一樣,肩胛骨骨折對于恐龍來說,概率也是非常小的。
驚訝之下,我立即邀請瀘州醫(yī)學院的董輝講師來到自貢。董輝不愧是病理學的專家,他認為這塊肩胛骨隆起的部位,正是骨折后的“典型表現(xiàn)”——一個大骨痂!
在人類骨學中,肩胛骨骨折一般發(fā)生在重大鈍性外傷的情況下。那么,這個巨大骨痂是不是暗示著永川龍曾遭遇不尋常的襲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