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嫦 黃力力
(東莞市常平醫(yī)院婦產(chǎn)科 東莞 523000)
宮外孕屬于臨床婦科多發(fā)病,主要指的是受精卵于子宮體腔外著床及發(fā)育。在輸卵管妊娠中,宮外孕的占比高達95%,影響因素有失敗的節(jié)育器避孕、高人工流產(chǎn)率、輔助生殖技術、腹腔手術史等[1]?;颊甙l(fā)病后會表現(xiàn)出腹部疼痛、月經(jīng)失調(diào)、陰道流血、昏厥以及休克等臨床表現(xiàn)[2]。宮外孕若治療不及時,將會引起腹痛、休克,病情嚴重者甚至會死亡,因此及時采取措施治療至關重要。臨床以往治療宮外孕時常采取開腹手術治療或保守治療,盡管能獲得一定的效果,但對患者機體的損傷大,外加恢復時間久,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逐漸提高,臨床在治療宮外孕時有了更多的選擇,尤其是腹腔鏡技術的應用,因其恢復迅速、創(chuàng)傷小[3]以及痛苦輕等特點,受到了諸多患者的青睞?,F(xiàn)就本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88例宮外孕患者采取不同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表述如下。
本次研究起止時間為2015年7月~2017年12月,共選取我院88例宮外孕患者參與研究。參照組年齡平均(28.64±3.94)歲,停經(jīng)時間均值為(39.64±2.82)d,其中30例壺腹部、6例傘部、8例峽部;實驗組年齡平均(28.41±3.25)歲,停經(jīng)時間均值為(39.71±2.67)d,其中28例壺腹部、7例傘部、9例峽部。兩組各項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符合研究指征。
參照組實施開腹手術,指導患者選取平臥位,常規(guī)留置導尿管,實施腰硬聯(lián)合麻醉或者全麻,于患者下腹行一縱行切口,長度保持在5cm左右,待進入至腹腔后再仔細探查,將積血吸出。根據(jù)盆腔情況進行探查,若輸卵管受損較小,壺腹部、峽部、傘部妊娠以及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輸卵管切開孕囊剔除手術。在患側輸卵管病灶處作一長約1cm切口,將妊娠組織剔除后,用0/2 VCP(強生公司可吸收腸線)間斷縫合輸卵管切口并采取積極的止血干預;若輸卵管顯著變薄與增粗,或輸卵管迂曲粘連嚴重,考慮其再發(fā)宮外孕幾率極高者以及對無生育要求的患者,行輸卵管切除手術,將患側輸卵管及妊娠組織物一并切除,應用絲線結扎輸卵管殘端并采取積極的止血干預;術后對敷料及手術器械仔細清點,待無誤后即可關腹并予以縫合。
實驗組指導患者選取膀胱截石位,留置導尿管,通過氣管插管實施全麻,于患者臍輪下緣行一長度在10mm左右的橫切口,應用套管針予以穿刺,給予CO2注入使之形成氣腹,將腹腔鏡置入并密切探查;于患者左麥氏點對應處及左臍髂連線外1/3外側部位明確為第二及第三穿刺孔,直徑在5mm,并放置套管針。同參照組,根據(jù)盆腔情況進行探查,若輸卵管受損較小,壺腹部、峽部、傘部妊娠以及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輸卵管切開孕囊剔除手術,術中操作同開腹手術;若輸卵管顯著變薄與增粗,或輸卵管迂曲粘連嚴重,考慮其再發(fā)宮外孕幾率極高者以及對無生育要求的患者,行輸卵管切除手術,術中直接電凝切斷患側輸卵管(從患側輸卵管根部至傘端),將腹腔積血沖洗干凈后再關腹。
兩組術后均行常規(guī)抗生素干預預防感染48h,并對患者生命體征密切觀察,參照組術后48h即可將導尿管拔除,并結合恢復效果適當開展下床活動;實驗組術后24h將導尿管拔除,并指導下床活動。告知患者定時復查。
對于保留患側輸卵管患者,術后1月復查時通過子宮輸卵管造影術判定兩組輸卵管暢通情況,分為通暢、通而不暢以及未通。
記錄兩組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停留尿管時間、術后腹痛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
兩組各項手術指標對比均存在顯著差異性,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手術用時(min)術中出血量(ml)術后肛門排氣時間(h)停留尿管時間(h)術后腹痛消失時間(h)術后住院時間(d)參照組(n=44)45.62±15.7525.69±15.2738.54±1.9728.15±4.628.05±3.837.81±1.65實驗組(n=44)35.14±5.727.58±2.6424.95±1.678.23±5.694.39±5.405.62±1.72t值4.14867.751934.905118.02793.66716.0948P值0.00010.00000.00000.00000.00040.0000
參照組輸卵管暢通率與實驗組對比接近,P>0.05,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輸卵管暢通率比較(%)
組別數(shù)值(n)通暢通而不暢未通實驗組4443(97.7%)1(2.3%)0(0.0%)參照組4440(90.1%)3(6.8%)1(2.3%)χ2/1.90841.04761.0115P值/0.16710.30610.3145
據(jù)資料顯示,宮外孕的發(fā)生與宮內(nèi)節(jié)育器放置、輸卵管發(fā)育不良、輸卵管炎癥以及輸卵管功能異常等有密切的關系,患者臨床癥狀主要為陰道流血、腹痛、停經(jīng)、暈厥以及休克等。當下治療宮外孕的理想選擇依舊為手術,但手術類型不同獲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開腹手術創(chuàng)傷大、出血量多[4]且恢復進程慢,因此多數(shù)患者不認可此種治療方式。
本次研究對收治的88例宮外孕患者制定了兩種手術治療措施,參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開腹手術治療,實驗組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結果顯示后者手術時間短于參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參照組,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腹痛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減少(P<0.05),說明實驗組治療術式可行性更高,能加速恢復進程,減少出血,保障術中操作的精準度,進而推動恢復進程。與開腹手術對比,腹腔鏡手術治療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腹腔鏡具備清晰的視野,能仔細探查盆腔至腹腔,在早期宮外孕診斷中效果顯著;并且能更徹底地將腹腔內(nèi)積血清理干凈,避免有可能殘留的少量絨毛組織,減少宮外孕術后持續(xù)性宮外孕的發(fā)生;(2)腹腔鏡手術屬于一種微創(chuàng)術式,對患者的機體創(chuàng)傷小,外加患者術后恢復迅速,因此多數(shù)患者均比較滿意;(3)手術操作準確,安全性高,能減少術中出血;(4)手術操作在封閉的盆腔內(nèi)進行,能使感染的機率降低[5];(5)手術簡單快捷,能縮短手術時間,保障手術順利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輸卵管通暢率相當,參照組為90.9%,實驗組為97.7%(P>0.05),說明這兩種手術治療方法均能提高輸卵管暢通率,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總而言之,對宮外孕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優(yōu)于開腹手術,能減少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且術中出血少,住院時間短,術后恢復快,值得作為安全合理的治療方案深入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