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偉麗
【摘 要】對事物美與丑的認識能力,應該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之一,美育雖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作為傳統(tǒng)“小三科(音、體、美)”的一分子,美術教育在學校總體地位低,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為扭轉美術教育工作實踐中的尷尬局面,在學校教育實踐中,應著力加強改革措施,轉變對美術教育固有的偏頗態(tài)度,有效發(fā)揮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應有作用。
【關鍵詞】美術教育;素質教育;美育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8)11-0128-01
以視覺形象承載和表達人的思想觀念、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趣味的美術,是豐富人類精神和物質世界的重要方式。為國家培養(yǎng)具有人文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審美品位和美術素養(yǎng)的藝術人才是美術教育的總體目標和核心任務。但實際的美術教育活動卻不盡人意,存在政策執(zhí)行不利、教學措施不到位、美術教育受到歧視等問題。這些具體問題的存在導致了美術教育的發(fā)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美術教師也備受冷落。為扭轉美術教育工作實踐中的尷尬局面,結合學校教育的實際,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逐步加以解決。
一、初中美術課考核成績納入中考分值中
美術課程與教育在學校不被重視的主要原因是;美術課的考核成績不計在中考分數之中。中考不考、學之無用是現實主義者的理論,雖目光短淺卻波及廣泛,因而針對美術教育的問題,就要從這一點打開突破口,從制度層面把美術考核成績植入到中考考察的知識類之中,并合理劃定分值比例。美術考核成績中要對美術基礎知識和美術欣賞的考察加以側重,兼顧對繪畫技能的考察。通過這種手段,著力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那些有志于美術事業(yè)的學生盡早脫穎而出。
二、高中美術欣賞課升級為結業(yè)科目
與初中階段相比,高中階段的美術教育工作更顯重要。高中階段不僅是審美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更是審美觀、個性化分化的關鍵時期。奇裝異服、搞怪賣萌各種另類的行為藝術大都是這一階段青少年的標志。
這一階段的美育工作直接關系到學生一生的價值追求和取向。因而在高中美術教育工作中,著力抓好美術特長生教學的同時,還要注重加強美術欣賞課的落實工作。建議將美術欣賞課列為高中結業(yè)科目,用主觀手段提高對美術教育工作的客觀重視程度。
三、加強高質量美術特長生的選拔和培養(yǎng)
美術特長生歷來是各學校藝術活動的骨干力量,是有專業(yè)培養(yǎng)前途的藝術人才。然而,我們不得不正視,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學校的美術特長生,大多數是文化課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轉科而來的,他們純粹是為高考而繪畫。這一慣例嚴重影響了美術特長生的整體素質,使美術特長生在高考中難以取得好的成績,被高等美術院校錄取的比例較小。
高中學校在開展美術特長生教育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現實問題,在提高美術特長生整體素質上下功夫。在加強現有特長生文化課教育與專業(yè)技能培訓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吸收那些文化課成績相對較好,且對美術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加入到美術特長生行列中來,從根本上提高美術特長生的整體素質,提升美術特長生在高考中的競爭力。進而帶動更多的優(yōu)秀學生加入到美術特長生行列中來,逐步形成美術特長生教育的良性發(fā)展循環(huán)。
四、加強美術教育的監(jiān)督和管理
制度的制定是改革的開始,改革能否成功卻不在制度本身,更多在于制度的執(zhí)行。美術教育即有框架和規(guī)范已涵蓋了中學美術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完全適應當前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的。美術教育之所以在工作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原因是對有關美術教育工作的政策、制度、規(guī)范執(zhí)行不到位、怠于執(zhí)行、甚至不執(zhí)行造成的,是對政策、制度、規(guī)范的執(zhí)行缺乏監(jiān)督、疏于管理、未加懲治造成的。正所謂再好的制度,如果不執(zhí)行,一切等于零[1]。
要解決執(zhí)行不到位、不執(zhí)行的問題,關鍵在監(jiān)督的手段,成敗在監(jiān)督的力度。只有各級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組織細化監(jiān)管責任,充分履行職責,從嚴把握懲治力度,嚴格按照美術教育規(guī)范抓好落實才能正風氣、堵漏洞、見實效。
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面對現實存在的問題,著力解決初高中學校美術教育工作中的亂象刻不容緩,只有全社會普遍關注、集體發(fā)聲、產生共鳴,轉變對美術教育固有的偏頗態(tài)度,才能得到蓬勃發(fā)展,有效發(fā)揮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孫琳.對基礎教育中美術教學現狀的透視與思考[J].泰山學院學報,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