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巧克力囊腫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已成為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但是這種疾病的發(fā)生機理、癥狀及治療方法,大多數人并不是很了解。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婦科主任中醫(yī)師邢玉霞綜合以往的經驗,為大家做了詳細的講解。
巧克力囊腫又稱卵巢內膜異位囊腫,是因子宮內膜“漂洋過?!?,“移民”到卵巢內引發(fā)的一種疾病,是子宮內膜異位癥中最常見的一類。子宮內膜“移民”到卵巢內后,仍受卵巢性激素的周期性影響。當月經來潮時,“僑居”卵巢內的異位內膜也會發(fā)生“月經”樣出血,“經血”無法排出體外,只得潴留在卵巢內積聚而成為囊腫。脫落于“經血”中的異位內膜像種子一樣,繼續(xù)種植于卵巢內,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huán),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潴留于卵巢內的“經血”越積越多,就形成了由小到大的囊包,醫(yī)學上稱為“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由于囊腫內的血是長期潴留的陳舊積血,呈褐色,黏稠如糊狀,似巧克力,故又稱為“卵巢巧克力囊腫”(以下簡稱巧囊)。這種囊腫可以隨時間增加而逐漸變大,漸漸侵蝕正常組織,有時會在經期或經后發(fā)生破裂,但很少發(fā)生惡變。
巧囊主要發(fā)生在25~45歲的生育年齡婦女,發(fā)病率為10%~15%。臨床常見的癥狀如下,大家要注意鑒別,如有多條癥狀并發(fā)需及時就醫(yī)。
1.痛經:此為巧囊的主要癥狀,同時也最容易被忽略。巧囊患者的痛經癥狀為繼發(fā)性且逐年加重,但也有少數患者無明顯的痛經。
2.月經不調:一般月經周期規(guī)律表現為經血過多或長時間的血性白帶。
3.性交疼痛: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患者在性交時還可能會出現滴狀的出血,常于月經前較為明顯。
4.不孕癥:巧囊會導致女性不能懷孕。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在不孕癥女性中,巧囊造成的不孕率達50%左右。
如果經B超檢查,超聲影像提示為巧囊,該如何治療呢?“針對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診治方法,通常情況下使用手術治療、保守性治療、中醫(yī)治療的方法?!毙现魅握f。
1.手術治療適用于包塊相對較大,一般大于6厘米,合并有嚴重腹痛、痛經、月經量多、不孕等明顯癥狀的患者,建議行腹腔鏡術治療。
2.如果包塊較小癥狀較輕就可以采用保守性治療,吃些避孕藥或者打GnRH-a針、上曼月樂環(huán)等。
3.中醫(yī)在治療巧囊上具有特色,對身體無副作用。中醫(yī)認為,瘀血是巧囊的病理基礎,中醫(yī)治療大方向為活血化淤、經期止痛,但仍須根據患者病癥、舌苔、脈象辨證分析,準確判定其屬哪種病型,是氣虛血瘀還是腎虛血瘀、氣滯血瘀等。對于巧囊合并不孕的患者就要通過“活血化瘀、滋陰補腎”的中藥調理,讓其早日懷孕,一旦懷孕,對巧囊的治療有很大的好處。
(羅 鑫、楊薩颯 整理)
(編輯 宋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