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仙
給子孫后代留點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替子女建房買房者有之,為子女造家具購高檔商品者有之,把每月大部分退休金存進銀行準備留給子女者有之……一些老人可能會說,辛辛苦苦一輩子,還不都是為了子女?這話是沒錯,可是換個思路想想,能留給子女的,應(yīng)該有比金錢、物質(zhì)方面更加寶貴的東西。
唐代詩人羅隱在一首詩中寫道:“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孫謀?!鼻迥┱渭伊謩t徐曾撰寫一副對聯(lián):“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病危時留下家書遺囑提及:“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边@些皆表明了他們認為留財給后人是不可取的觀念。
老一輩革命家張聞天臨終時再三囑咐妻子:“千萬不要留錢給孩子,請把存款和補發(fā)的工資4萬元全部交給黨組織。”羅榮桓元帥在彌留之際,拉著妻子的手說:“我死以后,分給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彼纸淮优f:“我沒有遺產(chǎn)留給你們,沒有什么可以分給你們的。爸爸就留一句話‘堅信共產(chǎn)主義這一偉大真理,永遠干革命。”陳毅元帥在給子女的一首詩中寫道:“汝是黨之子,革命是吾風(fēng)。汝是無產(chǎn)者,勤儉是我宗……勿學(xué)紈绔兒,變成百癡聾。少年當(dāng)切戒,阿飛客里空。”朱老總臨終時囑咐愛人康克清同志教育孩子要自食其力。
就是外國領(lǐng)導(dǎo)人,也非個個嬌慣子女,非常注重對子女自立意識的培養(yǎng)和自立能力的鍛煉。南斯拉夫總統(tǒng)鐵托的獨生子朱沙19歲離家奮斗,從一名普通工人干起,靠勤奮和誠實的勞動和能力,當(dāng)上了一家石油公司負責(zé)人。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也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子女的獨立人格,他反對兒女們依靠父母過寄生生活,提倡讓孩子們自食其力。
當(dāng)今美國富翁斯托爾斯曾風(fēng)趣地說:“我不想留下這么多財富來害孩子。當(dāng)他們有了這么多錢財時,他們甚至找不到在早晨離開床的理由。”報載,當(dāng)今美國首富比爾·蓋茨擁有460億美元的資產(chǎn),他拿出229億美元捐贈給慈善事業(yè),僅留給每個孩子1000萬美元。
令人遺憾的是,時下有許多老年人,總是想為子女留下一些錢財。更有些大權(quán)在握的官員,為了給子女留下財富,目無黨紀國法,貪得無厭,處心積慮撈錢,到頭來不但害了自己,也讓子孫蒙羞。這方面的事例舉不勝舉。
愛子之心,人皆有之。須知,給子女留下再多的財富,也會坐吃山空。做長輩的應(yīng)該教育子女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立身做人之本,引導(dǎo)他們在為人處世上知榮棄恥,向善而行,努力做個對社會有用之人。我想,這才是留給子女的最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