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振峰
摘要從有機物污染、化肥污染兩方面介紹了園產品的肥料污染問題,并提出了減少肥料污染園產品的對策,以期為無公害園產品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無公害園產品;肥料污染;對策
中圖分類號X592;S6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21-0227-01
園產品是21世紀人們消費的重要食品。其生產中所用的肥料質量不合格、施用比例失調、施肥方式不當以及濫用肥料,不僅會使土壤生產力下降、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被破壞,更嚴重的是會污染園產品,其質量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嚴重制約著無公害園產品生產的發(fā)展。
1園產品的肥料污染
1.1 有機物污染
連續(xù)使用有機肥,使土壤有機質含量顯著增加,但全氮與堿解氮含量也明顯增高。過多施用有機肥也會造成土壤硝酸鹽積累和地下水污染,甚至污染產品。長期施用有機肥的土壤中存在亞硝基類化合物。據測定,某市市郊蔬菜地平均每年施用雞糞75t/hm2左右,土壤中亞硝酸鹽含量可達0.045%~0.710%,亞硝銨可達0.38%~7.52%,而在未施用有機肥的園中則未檢測出亞硝酸鹽和亞硝銨。這些亞硝基類化合物均可被蔬菜,特別是葉類蔬菜直接吸收,直接進入可食部分,對人體產生一定程度的危害。目前,我國主要的有機肥源為畜禽糞便。畜禽飼養(yǎng)大量使用抗菌素、激素及飼料中各種添加劑,特別是隨著集約化畜牧業(yè)的發(fā)展,獸藥的應用范圍也在擴大,有的藥物如抗生素、磺胺藥等已被廣泛用于畜禽養(yǎng)殖上。有些養(yǎng)殖戶為了牟取利潤而濫用獸藥,造成殘留超標。上述物質在環(huán)境中不易分解、存留時間較長,可以通過大氣、水體的輸送而影響到一定區(qū)域,并通過食物鏈富集,最終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其兼具環(huán)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長距離遷移能力和高毒性,能夠對人類和野生動物產生大范圍、長時間的危害,成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另外,畜禽糞便也是金屬、重金屬的集聚源。過期藥物的丟棄、醫(yī)院廢水及醫(yī)藥廠廢水會造成城市污泥中含有多種抗生素污染物。造紙、制革、紡織、印染等小企業(yè)的工藝比較落后,缺少污水處理設施,大量的污水得不到處理,隨意排放,金屬、重金屬(汞、銅、鎘、鉻、鎳)及對人類有害的有機物、無機鹽被泥土吸附。工礦廢碴、城市垃圾與泥土相混合造成金屬、重金屬等污染。未腐熟的廄肥,在腐熟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種子缺氧,并產生大量熱量,消耗土壤中水分,影響出苗。由于土壤不能提供速效養(yǎng)分,造成生物奪氮。更為嚴重的是不能殺死病菌和蟲卵、雜草種子,特別對速生蔬菜容易產生嚴重污染。
1.2化肥污染
一部分綠葉菜類蔬菜,在氮素化肥施用過多、施用時間過晚或偏施情況下,食用器官部分的硝酸鹽含量較高,甚至超過一般質量安全農產品標準。施用過量化肥,污染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進而導致園產品直接或間接污染。除工業(yè)污水、城市生活污水外,農業(yè)氮、磷污染已成為水質污染的主因,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使水中生物無法生存。盲目施用化肥已成一種掠奪性開發(fā),不僅難以增加作物產量,反而使土壤中有機質不斷下降,破壞了土壤的內在結構,造成土壤板結,地力下降。建國初我國土壤有機質含量大多在7%左右,而現(xiàn)在只有3%~4%,流失速度是美國的5倍,造成土壤、植物養(yǎng)分平衡失調,對作物產量和品質構成威脅。而大棚中大量不合理施用化肥,造成蔬菜、水果中的硝酸鹽殘留量超標,同時使土壤酸化,抑制或毒害土壤中的微生物,影響土壤肥力。目前按播種面積算,化肥用量約400kg/hm2,是化肥安全施用量上限225kg/hm2的2倍,化肥利用率僅33%左右。現(xiàn)在施用的化肥作物吸收大約只有1/3,另有1/3進入水源,1/3溶留在土壤中。殘留的肥料隨著灌水或降水而產生徑流、淋溶或側滲等累積效應,對土壤和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
2減少肥料污染園產品生產的對策
2.1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素質
通過培訓,使農民科學生產素質普遍有所提高,改變傳統(tǒng)的種植施肥方法,克服“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的片面施肥看法,使其懂得合理施肥是提高農產品產量、改善品質、實現(xiàn)無公害產品生產的必要手段,讓農民真正掌握合理的施肥技術。
2.2堅持無公害產品生產的肥料運籌原則
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以多元復合肥為主,單元肥料為輔;推行測土配方施肥,控制肥科用量。
2.3科學合理使用肥料
一是使用合格的肥料。禁止使用未經國家農業(yè)部門登記的化學或生物肥料;禁止使用硝態(tài)氮肥;化學與有機肥配合使用。二是遵循肥料施用安全間隔期。無論采用何品種肥料追肥或葉面噴肥,最遲應在收獲前的20~30d進行,且綠葉菜更應注意早施、輕施氮肥。三是確保有機肥優(yōu)質安全。避免使用城市污泥、垃圾作有機肥原料。農家肥料無論采用哪種原料制作堆肥,必須經高溫發(fā)酵處理。使用人、禽畜糞肥必須經過腐熟處理,以殺滅各種寄生蟲卵、病原菌和雜草種子,使之達到無害化衛(wèi)生標準。四是嚴格控制肥料用量。菜田土壤的培肥指標中有機質含量在30~40g/kg,在達到這個標準前可以連年施用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質廄肥。露地45~60t/hm2,溫室60~75t/hm2或優(yōu)質雞糞7.5~150.0t/hm2,但必須進行有機肥無害化處理?;适褂昧繃栏窨刂圃诎踩舷?25kg/hm2以內。五是施用方法科學。如氮肥深施少面施;磷肥集中條施或穴施。掌握“看天、看地、看莊稼、看肥料性質”等施肥技術。
2.4大力發(fā)展沼氣,使用沼氣肥
沼肥是人畜糞便、秸稈等有機物經過厭氧發(fā)酵產生沼氣后的殘留物,即沼渣和沼液,是一種養(yǎng)分含量全面,速效養(yǎng)分豐富,速緩兼?zhèn)涞膬?yōu)質有機肥料,能顯著地改善土壤環(huán)境、有效地調節(jié)土壤中的水、肥、氣、熱,促進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良性循環(huán)。同時,沼液的生物農藥特性也日益被揭示和證明,研究發(fā)現(xiàn)沼液已對農作物近30種病害具有防治作用,至少有20多種病害的防治效果達到或超過了現(xiàn)行使用的農藥效果;在蟲害方面,沼氣發(fā)酵殘留物對19種蟲害取得明顯的防治效果;對大腸桿菌、副傷寒桿菌和豬丹毒桿菌等致病菌有顯著抑制作用,對10株青霉和曲霉有不同的抑制效果,對17種農作物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參考文獻
[1] 曹衛(wèi)東,王旭,劉傳平,等.當前部分有機肥料中的持久有機污染問題[J].中國土壤與肥料,2006(2):8-11.
[2] 葛曉光,郝楠.綠色蔬菜生產中化肥施用問題的討論[J].中國蔬菜,2006(4):1-4.
[3] 林葆.化肥與無公害農業(yè)[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4] 魏宏.生產無公害蔬菜的途徑與措施[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9(16):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