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余潞
雅加達亞運會2日晚落下帷幕,臺港澳三地運動員成績不俗。中華臺北隊此次派出史上最大陣容,最終以17金19銀31銅、獎牌榜排名第7的成績結(jié)束本屆賽事,完成“超越上屆”10金18銀23銅及第9名的目標,也創(chuàng)下中華臺北參加亞運會的第二好成績,僅次于1998年曼谷亞運會的19金。
據(jù)臺灣“中央社”2日報道,最后一批中華臺北代表團成員200多人3日將搭機返臺,在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臺空軍將派出兩架F-16戰(zhàn)機升空迎接。報道稱,自8月30日選手分批返臺開始,回程班機上都有特別歡迎他們的廣播。
中華臺北龍舟隊被認為是“最大贏家”。“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1日稱,臺“國光獎金”預(yù)計將發(fā)放3.59億元新臺幣(約合7994萬元人民幣),其中拿下2金1銀的龍舟隊共計16名選手,每名隊員將獲得750萬元新臺幣,全隊獎金總額達1.2億元,是單一代表隊中最高的;緊隨其后的是拿下銀牌的中華臺北女壘隊,全隊17名隊員每人可分得150萬元新臺幣。個人項目方面,體操選手唐嘉鴻拿下一金一銀,根據(jù)基礎(chǔ)運動(田徑、體操、游泳)奪牌加發(fā)50%獎金的規(guī)定,他共計可獲得675萬元新臺幣。
臺灣《中國時報》2日還提到,本屆亞運會奪得金牌的舉重運動員郭婞淳、體操運動員李智凱、羽毛球戴資穎等好手,都有問鼎奧運金牌的實力,可以自信展望兩年后的東京奧運會。
中國香港隊1日抓住最后沖金機會,男子七人欖球隊連續(xù)第三次在決賽遇上老對手日本隊,以14∶0的比分取勝,為香港代表團奪得第8枚金牌。這樣中國香港以8金、18銀、20銅的成績,追平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紀錄;總獎牌數(shù)達46枚,成為歷年之冠,獎牌榜位列第13位。在香港運動員取得的8枚金牌中,有3枚來自場地自行車項目,2枚來自壁球,另外馬術(shù)、體操和七人欖球各自收獲一金。
香港“01網(wǎng)”稱,要說本屆亞運會香港最威風(fēng)的,自然是以3金4銀1銅成為大贏家的自行車隊;但論獎牌意義,壁球隊奪金也不亞于自行車,特別是男隊,歐鎮(zhèn)銘與李浩賢早前包辦男子單打決賽已創(chuàng)港隊歷史,也是香港歷來首枚亞運會男子壁球金牌。
中國澳門代表團也對本屆亞運會取得的1金、2銀、2銅的成績表示滿意。據(jù)《澳門日報》2日報道,澳門體育局長潘永權(quán)稱,澳門體育代表團取得的成績超乎預(yù)期。據(jù)了解,澳門共有111名運動員參加本屆亞運會16個項目的角逐,在武術(shù)、空手道和鐵人三項取得獎牌。其中為澳門獲得唯一金牌的黃俊華,曾在2014年韓國仁川亞運會奪得南拳南棍全能的銀牌,本屆亞運會他又奪得同一項目的金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