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玲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文學作品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通過有效閱讀途徑拓展學生文學作品的閱讀范圍,從而促進學生文學作品賞析能力的提升。特別是鼓勵學生廣泛閱讀經(jīng)典作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并且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
一、開展課外學習
在高中階段,各門課程的內(nèi)容更加豐富,難度也更大,加上家長、教師的殷切期望,對于高中生來說,學習壓力很大,他們沒有時間自主閱讀文學作品,對課外文學作品了解更少,即使語文教師布置課外文學作品閱讀的任務(wù),很多學生為了節(jié)省時間,通常以偷工減料的形式應付教師。學生手中的文學作品數(shù)量不多,無疑減少了學生選擇閱讀的機會。然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大量閱讀課外文學作品,學生能夠提升對文言文、詩詞、科技文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因此,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文學知識,教師應指導學生閱讀文學作品,在不斷閱讀的過程中,提升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對于高中生來說,為了應對高考,需要充分利用一切時間進行學習,而課外閱讀文學作品的效果不明顯,很多學生在課下情愿多做一張卷子或者一些例題,也不愿將時間花在閱讀“無用”的作品上。因此,為了提升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教師應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設(shè)計課外文學作品學習的專門課堂,利用相對集中的課上時間,帶領(lǐng)學生閱讀比較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并進行賞析,從而督促學生學習文學作品,在有效的時間里快速加大文學作品的閱讀量,豐富對優(yōu)秀經(jīng)典作品的積累,提升文學作品的閱讀和鑒賞能力,最終提升語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另外,教師可以通過舉辦專門的課外文學作品的閱讀交流會或者比賽來推動學生積極閱讀。比如,教師推薦一些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在一段時間后,組織學生開展閱讀交流會,師生一起暢所欲言,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可以是收獲,是疑惑,是不同的見解,是對文學作品的現(xiàn)代理解,等等。總之,教師要創(chuàng)新形式、開展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熱情,在玩中提升文學審美能力。
二、多角度理解
在學習文學作品時,許多學生很難準確理解和掌握作者在文中表達的真實情感。經(jīng)典作品的作者因其所處時代會形成特定的情感,即使同一個作者,在不同年齡段或者不同的人生階段,所要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對課外文學作品的認知。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由于心思不細膩,忽略了作者創(chuàng)作時所處的環(huán)境,因而,在賞析文章的時候,無法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詩歌作品尤其如此,詩人抒發(fā)的往往不是單一情感,而是同時包含思鄉(xiāng)之情、離別之情、愛國之情等。比如,閱讀杜甫的《蜀相》,有些學生只理解到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卻忽略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美好憧憬,因為詩人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未平定,人民流離失所,國家分崩離析,詩人很想擁有諸葛亮匡扶社稷的能力,能夠重振國威,使國家和平統(tǒng)一,從而表現(xiàn)了對諸葛亮的敬慕之情,也寄托了對國家命運的美好愿望。然而學生在理解過程中只能理解部分情感,感受不到詩人的復雜心情。
因此,為了讓學生體驗到詩人的所有情感,教師可以在講解課外文學作品的時候,結(jié)合作品和學生特點創(chuàng)設(shè)情境,盡可能還原文中提到的情境,并通過學生自身演繹,深入且多角度理解文學作品所呈現(xiàn)的真實情感。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而且有助于進一步促進學生高中語文課外文學作品的拓展學習。
三、系統(tǒng)講解
課外文學作品內(nèi)容非常豐富,如果教師只是針對作品本身進行鑒賞,學生很難深入了解課外文學作品的內(nèi)容,即使學生在教師講解時有所了解和領(lǐng)會,這種知識也很容易被遺忘,更別說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因此,在課外文學作品教學中,教師應系統(tǒng)地講解作品中所涉及的作者情感和所要傳遞的信息,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教師可以作者為起始點引導學生拓展作品賞析,比如,在進行《駱駝祥子》課外閱讀時,可以將老舍的其他作品拿出來一起賞析,如《離婚》《春華秋實》《四世同堂》《茶館》《老張的哲學》等。通過對老舍不同文學作品的講解,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不同作品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從而不僅增強學生對原文學作品的理解,而且拓展學習到課外其他文學作品。
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外文學作品教學時,應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比如探究式、啟發(fā)式等,通過系統(tǒng)講解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自主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從而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
高中語文教師應在教學中重視文學作品教學,引導學生加強閱讀,豐富學生文學知識儲備,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拓寬學生的文學視野,從而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及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
作者單位:安徽省桐城中學(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