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亮
明明已經(jīng)很晚了,卻沒有睡意。疲憊與焦慮交織的夜,只會帶給人壞心情。
這是我一個患有失眠癥的朋友的故事。她睡眠質(zhì)量不高,所以早上起來,常常情緒低落。情緒一低落,就有些苦瓜臉。她的男友就看不過去了,說你怎么老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好像別人都欠你債似的?她更不高興了,覺得我情緒低落,你還刺激我。于是,借著一件芝麻大的小事兒,兩人就大吵了一架。她很傷心,覺得男友不理解她,這樣的男人靠不住,干脆分手算了。心里想著提分手的事兒,一整天就更情緒低落。
然而,如果睡眠好呢?心理學家馬斯洛講過一種心理的高峰體驗理論,說的是一個人有時會沒來由地對生活充滿了極致的熱愛和喜悅。有一位朋友講過她心理上的幸福高峰體驗:有一天晚上,她的睡眠非常好,早晨起來看著窗外明媚的陽光,渾身都充滿了對于生活的喜悅和接納。那時,男友正歪在床上玩兒手機。要是心情不好,她早就開始數(shù)落他像個懶蟲什么都不干。但那天心情太好,不但沒有數(shù)落他,而且還親了他,起身去廚房做“愛夫早餐”,讓男友詫異不已。
這就是睡得好的積極力量。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幸福只是一種精神力量和精神感受,和身體無關(guān),但恰恰相反,幸福的基礎(chǔ)就是身體健康。而身體健康的標志之一,不就是睡得好嗎?
作家張德芬曾說,她在身心靈治療中,會先強調(diào)如果想感受到幸福與快樂,就要保持身體健康、能量流通等。比如情緒低落可能和經(jīng)絡(luò)不通、身體能量流動阻塞有關(guān)。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果你能積極地運動起來,通過一些運動方式,比如瑜伽、游泳、跑步等來讓阻塞的身體能量流動起來,可能心情就會有所好轉(zhuǎn)。身體能量流動起來,睡眠自然好,睡眠好了,幸福指數(shù)自然高。
禪宗智慧里有3句話:一是“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二是“吃飯就吃飯,睡覺就睡覺”,三是“吃飯就吃好,睡覺就睡好”??此坪唵蔚?句話,其實做到非常不容易。當今社會浮躁,生活喧囂,人們都有功利之心,急于求成,吃飯成了不堪重負的工作和交際,睡覺也清靜不下來。禪宗有云:月影松濤含道趣,鳥語花香透禪機,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要活在當下,做在當下,想在當下,心放在當下,這樣才能吃得香,睡得甜。該睡時不睡,是因為該睡覺時,心里還有萬般放不下,萬般糾結(jié)。
為什么現(xiàn)代都市人喜歡熬夜?因為人們好像總有一種焦慮感,害怕今晚過早睡去,就被時代的列車拋棄。所以,即使沒有什么要緊的事情,也患上晚睡拖延癥。想在該睡覺時睡得好,就需要有一種迅速靜心的能力,排除雜念的能力。
我曾經(jīng)也是一個因為睡眠不好而幸福指數(shù)不高的人,后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修習探索,睡眠極好,幸福指數(shù)很高。
我的經(jīng)驗是:
1.學習禪宗入定打坐的智慧。迅速讓自己安住在當下,排除雜念。
2.晚上睡覺前,養(yǎng)成寫日記和寫工作計劃的習慣。之所以要睡眠時,腦子還靜不下來,可能是因為工作太多。記在本子上是一個放空的好方式。
3.睡前一兩個小時做一些輕運動,比如小區(qū)慢跑、游泳等。
4.看一些艱深的書,但不要躺在床上看。床就是休息睡覺的地方。
5.喝杯熱牛奶。
6.熱水泡腳或者洗個熱水澡。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些小方法,而最重要的是學會靜心。人生就應(yīng)該是一個越來越豁達和能夠放下的過程,只有心靜了,世間風景才會在你面前從容流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