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荷 閔利 李亞玲
摘 要:目的 探討Roy適應模式對直腸癌Miles術后結腸造口患者適應水平及家庭負擔的干預效果。方法 將60例直腸癌Miles術后結腸造口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遵照Roy適應模式,根據(jù)患者入院時的基本病情、性質,應用Roy適應模式的護理工作方法進行干預。采用造口患者適應量表和家庭負擔會談量表進行效果評價。結果 干預后實驗組患者適應水平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家庭負擔得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Roy適應模式有利于護理人員及時了解直腸癌Miles術后結腸造口患者及家屬的需求,對于促進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維護家庭穩(wěn)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Roy適應模式;直腸癌;Miles手術;結腸造口;適應水平;家庭負擔
中圖分類號:R735.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9.054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9-016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oy adaptation mode on the adaptation level and family burden of colostomy patients after rectal cancer Miles operation.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after Miles's operation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each.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care.The experimental group followed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ccording to the basic condition and nature of the patients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the Roy adaptation mode of nursing work method was used to intervene.The stoma patient adaptation scale and family burden interview scal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family burde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 is helpful for nursing staff to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colostomy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after Miles operation.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patients and maintain the family stability.
Key words:Roy adaptation mode;Rectal cancer;Miles operation;Colostomy;Adaptation level;Family burden
結直腸癌是臨床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2015年公布的全球癌癥統(tǒng)計結果顯示,目前結直腸癌發(fā)病率男性和女性分別位居第3位,死亡人數(shù)約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總人數(shù)的8%~9%,居惡性腫瘤的第4位[1]。腸造口術對于結直腸癌患者而言雖然效果明確,但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方式、社會交往和性生活,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自我效能感[2]。結腸造口的存在及造口手術引起患者的生理、病理變化使患者在短時間內難以適應,導致了患者的軀體功能、生理功能、心理狀態(tài)等發(fā)生改變,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重大影響,家庭負擔也隨之加重。美國護理理論家Sister Callista Roy提出的適應模式是圍繞人的適應性行為開展護理活動,通過對患者進行科學的評估,采取系統(tǒng)全面的護理措施和健康指導,促進患者在生理、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及相互依賴方面的適應能力提高[3]。本研究通過運用Roy適應模式對結腸造口患者及家屬進行護理干預,并分析干預效果,為護理人員有的放矢地采取全面的干預策略提供參考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某三級甲等醫(yī)院診治住院的結腸造口患者60例,本次研究征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按住院編號采用單純隨機方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采用自設的患者基本信息調查問卷獲取患者的一般資料,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0~64歲,平均年齡(49.50±6.81)歲;實驗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52.40±6.73)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術前經(jīng)病理和直腸鏡檢查確診為直腸癌并行 Miles手術,術后帶有永久性結腸造口,腹部B超或CT未發(fā)現(xiàn)其他臟器轉移,無明顯心肺、肝腎功能障礙;②年齡≥18歲,具有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③無其他嚴重的軀體或精神疾病,意識清楚;④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意識不清或不合作,或伴有精神障礙者;②有嚴重其他臟器疾病者。
1.3 方法
1.3.1 調查方法 對研究者進行專門培訓,對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一對一發(fā)放收集問卷,全部由責任護士親自發(fā)放,問卷當場回收。于術后第2天或第3天進行第一次調查,實施干預護理后1周進行第二次調查。問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
1.3.2干預措施 ①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術后基礎護理、飲食指導、病情觀察與監(jiān)護、風險評估、健康教育等。②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遵照Roy適應模式,根據(jù)患者入院時的基本病情、心理狀態(tài)應用Roy適應模式的護理工作方法即一級評估、二級評估、診斷、制定目標、干預和評價6個步驟對其在進行心理護理。?訩一級評估:責任護士通過觀察、交談及查閱病歷資料、發(fā)放家庭負擔會談量表和患者適應量表收集患者的資料,包括患者生命體征、傷口引流及愈合情況、有無并發(fā)癥、患者術后的適應程度、心理狀況、認知和需求情況,根據(jù)收集的資料判斷患者的行為反應是適應反應還是自卑、焦慮、憂郁、恐懼等無效反應。?訪二級評估:分析對患者造成無效反應的影響因素,包括患者直接面對的、需要立即適應的主要刺激、所有內在或外在的、對當時主要刺激所導致的行為有影響的刺激,是可以觀察到的,可以測量的或有本人主訴的相關刺激和原有的、構成本人特性的、可能對行為產(chǎn)生影響的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固有刺激。如對于角色適應不良的患者,主要刺激由在家庭中的伴侶和父母等角色轉變成醫(yī)院的患者角色;相關刺激為缺少家人和朋友的陪伴而產(chǎn)生的孤獨情緒,擔心家人以后的生活、疾病的愈后、醫(yī)療開支等;固有刺激為手術導致患者產(chǎn)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適應能力減弱。?訫做出護理診斷:通過以上評估做出護理診斷,如焦慮、知識缺乏、自我形象紊亂、自理能力缺乏綜合癥、潛在并發(fā)癥等。?訬制定護理目標:將無效的反應轉變?yōu)檫m應性反應的目標?;颊呓箲]減輕,掌握疾病有關知識,能適應自我形象的改變,自理能力提高,并發(fā)癥得到預防、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設護理干預措施:對收集到的造成患者無效反應的刺激所做出的護理診斷及時采取護理措施。如對于角色適應不良的患者給與人性化的關懷,多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感受,傾聽其訴說,并適時的給予安慰和鼓勵;鼓勵家屬和親友多多看望和陪伴,以減少患者的孤獨;同時減輕患者軀體不適,給予有效的鎮(zhèn)痛、止吐措施,鼓勵患者進食,改善營養(yǎng),適當幫助患者下床活動。?訮效果評價:患者及家屬情緒是否穩(wěn)定,食欲、睡眠狀況怎樣,患者對造口的態(tài)度,能否正視造口,是否掌握與疾病相關的知識,患者自理能力能否提高等。
1.3測量工具
1.3.1造口患者適應量表(Ostomy Adjustment Inventory,OAI) 英文版造口患者適應量表(OAI-23)是Simmons[4]于2009年由造口患者自我適應量表(0SAS)發(fā)展而來。量表初始條目池包括4個維度23個條目。即接受9個條目。持續(xù)擔憂5個條目,社交4個條目和憤怒2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計分,“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確定”“同意”“非常同意”依次計0~4分。其中12個條目為反向計分題??偡址秶?~92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造口患者適應水平越好。本研究采用皋文君[5]等翻譯和漢化中文版造口患者適應量表(0AI),共20個條目,3個維度??偭勘淼腃ronbach,sa為0.886,3個維度分別是持續(xù)擔憂、接受和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其的Cronbach,sa分別為0.704、0.779、0.855,2周重測信度分別是0.836,0.764、0.807。Guttman折半系數(shù)為0.888。
1.3.2家庭負擔會談量表(Family Burden scale 0f Disease,F(xiàn)BS) 采用印度學者編制已漢化的中文版疾病家庭負擔量表 (Family Burden scale 0f Disease,F(xiàn)Bs)[76]進行調查.量表由24個問題組成,從家庭經(jīng)濟負擔、家庭日常活動、家庭娛樂活動、家庭關系、家庭成員軀體健康、家庭成員心理健康共6個方面對家庭負擔進行測量。每項問題采用4級評分法,嚴重影響(3分)、中度影響(2分)、輕度影響(1分)、沒有影響(0分)。得分越高,表示家庭負擔越重。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對資料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為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適應水平和家庭負擔干預前得分比較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周后再比較兩組患者的適應水平和家庭負擔得分,實驗組適應水平和家庭負擔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的改變及人口不斷老齡化,直腸癌發(fā)病率有增加的趨勢。隨著醫(yī)學研究者對直腸癌的生物學特性及病理、解剖學上的深入研究、術前新輔助放化療的實施、吻合器和腹腔鏡的臨床應用、特別是內括約肌切除術 (ISR) 技術開展等使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由 40% 左右增加到 70% 左右[7],但是對于高齡低位直腸癌患者選擇腹會陰直腸前切除術仍是主要術式[8]。伴隨著治療手段和治療水平的進步,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長。同時術后較長的生存過程中,腸造口患者由于手術對機體的改變會始終面臨著造口術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9],如:便秘、腹瀉、大便次數(shù)增多,甚至大便失禁,嚴重影響患者的日?;顒雍凸ぷ鳎瑥亩a(chǎn)生焦慮、抑郁、自卑的情緒,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對患者的照顧會給家庭帶來顯著的負擔,使家屬面臨著很多對健康有害的影響,包括精神壓力與經(jīng)濟壓力增大、主觀幸福感降低等。這提示要更加關注造口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問題,不同人群區(qū)別對待,制定出符合患者的個體化治療、護理方案。
Roy 適應模式有助于護理人員在面對具體患者時正確評估應激適應水平,實施具體適應階段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提高干預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幫助患者主動尋求廣泛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緩解社會焦慮情緒,提高患者的認知適應能力,促進其達到完整適應性狀態(tài)等[10]。本研究將Roy適應模式運用到直腸癌Miles術后結腸造口患者護理過程中,發(fā)揮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對患者的各種情況和相應刺激進行全面的評估,并有針對性的采取干預措施,引導患者積極參與,鼓勵家屬給予正確的支持。目前國內外對家庭負擔的研究還局限在有限的病種,研究最多的是嚴重精神疾?。ㄈ缇穹至寻Y、癡呆等),其次是腦卒中患者和傷害患者的家庭負擔,對其他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家庭負擔研究則較少,對造口患者家庭負擔的研究還未涉及。
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遵照Roy適應模式,根據(jù)患者入院時的基本病情、心理狀態(tài)應用Roy適應模式的護理工作方法對其在進行心理護理。干預1周后比較兩組患者的適應水平和家庭負擔得分,實驗組適應水平和家庭負擔得分高于對照組,患者的適應水平有所提高,家庭負擔有所減輕,說明了Roy適應模式在直腸癌Miles術后結腸造口患者護理過程中的有效性。綜上所述,運用Roy適應模式有利于護理人員及時了解患者及家屬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措施,對于促進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維護家庭穩(wěn)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SIEGEL RL,MILLER K 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5[J].C A Cancer J Clin,2015,65(1):5-29.
[2]唐茂婷,劉賢亮,施雁.同伴教育在結直腸癌造口患者中的實施現(xiàn)狀綜述[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0):1217-1220.
[3]Perrett SE.Review of Roy adaptation model-based qualitative research[J].Nuts Sci Q,2007, 20(4):349-356.
[4]Simmon KL,Smith JA,Maekawa A.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Ostomy Adjustment Inventory[23].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9,36(1):69-76.
[5]皋文君,袁長蓉.中文版造口患者適應量表的信效度測評[J].中華護理雜,2011,46(8):811-813.
[6]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編輯委員會.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M].第2版.北京:中華醫(y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97-98.
[7]趙玉沛,姜洪池.普通外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182-190.
[8]方藝聰,曾群章.腹膜外隧道式乙狀結腸造口聯(lián)合疝補片在腹腔鏡老年直腸癌Miles術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16):38-39.
[9]董曉玲.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生活質量與積極心理品質的關系[D].山東大學,2015.
[10]周玥,黃葉莉,蔡偉萍,等.Roy適應模式理論體系及其應用現(xiàn)狀[J].護理研究,2016,30(7):2577-2579.
收稿日期:2017-10-30;修回日期:2017-11-13
編輯/李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