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羨慕別人有個“高大上”的復(fù)姓,諸如“諸葛、東方、南宮……”甚至有人還會覺得自己的姓氏太普通,都起不出個好聽的名字。你知道嗎,其實很多平凡的姓氏都是因為種種原因改過的,它們都有著不凡的美好前生。
帝王之后
根據(jù)江蘇興化葛氏提供的族譜表明,他們的祖先是孛爾只斤·帖木兒不花。這個人你可能不認(rèn)識,但你肯定認(rèn)識他曾爺爺——成吉思汗。所以這些姓葛的族人也堪稱帝王之后了。
姓林的同學(xué),你們可能和商紂王是親戚哦。商紂王挖了自己親叔叔比干的心后,比干的后代逃到了山林里,聲稱自己姓“林”,以此來躲避追捕。比起那些以封地為姓的人,林姓的來歷真是太苦澀了。
傳說周武王時期,曹挾(ji?。┑姆獾厥芹?,所以他的后代以邾為姓。后來邾被楚國滅了,后代為了表示不忘國家,便把邾的右耳旁去掉,以朱為姓。
相比之下,蘇姓的人就過得安逸多了。顓頊高陽氏有個后代叫忿生,他被封在了“蘇”地,后人便以封地為姓了。
王這個姓也很厲害,秦滅六國之后,各國王族就都改姓“王”。
顓頊還有個后代叫董叔安,他的兒子叫董父,這個人會養(yǎng)龍。他在帝舜手下負(fù)責(zé)養(yǎng)龍,因此被封為豢龍氏,其后代改成了關(guān)龍氏,簡稱“關(guān)”。
姓武的來歷更是神奇,傳說周平王的幼子剛出生時,手掌上就帶有“武”字形的紋理,所以其后代就姓武了。
趙氏的祖先是造父,他們還是顓頊的后代,是周穆王掌管車馬的官員。傳說,周穆王去見西王母時,就是造父給趕的車。后來他們被封在了趙地,就姓趙了。
官宦之后
姓程的同學(xué)們,你們可能是重黎的后裔。重黎是傳說中為帝嚳掌管火種的官員,被賜予“祝融”的封號。他的封地在程國,所以后人就把程當(dāng)作了姓。
周宣王時期的將軍姬方叔勇敢善戰(zhàn),為周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后代為了紀(jì)念自己這樣一位牛人祖先,于是改姓“方”。有人會問:為啥姓方能紀(jì)念武力值強?請看圖:
和堯舜禹齊名的皋陶,其后人做了“大理”。這個“大理”不是云南大理,而是掌管刑罰的獄官。他的后代就以官職為姓,姓“李”。
魏姓比較特殊,他們的祖先是羋月的弟弟魏冉。他們原先也姓羋,這個姓是后來改的,不知道改姓會不會是羋月的又一大招。
董家人的祖宗是周大夫辛的兒子,他們擔(dān)任“董督”一職,負(fù)責(zé)掌管史書。后代便以他們的職位為姓了。
彭祖的孫子叫孚。在周朝,他負(fù)責(zé)掌管錢財,其后代遂以錢為姓。原來姓錢的真和錢有點關(guān)系?。?/p>
混血兒之后
隋末唐初,原丘茲王的后裔白永貴到中原地區(qū)當(dāng)官。他感覺白這個姓太少見,顯得不主流,干脆改姓“陳”。如今姓陳的同學(xué)里有可能就有他的后代。
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遷都之后,鮮卑族的莫陳氏也改姓了陳,表示支持漢化政策。
三國時期,南蠻酋長龍佑那歸順了鼎鼎大名的諸葛亮。諸葛丞相大手一揮,你這個姓三個字,比我的姓寫起來還麻煩,我一直很羨慕姓張的,你就姓張吧。于是龍佑那的后人就姓了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