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摘 要:在新課標的頒布與指導下,我國想小學階段的語文科目教學工作旨在建立與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科學運用,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并組織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寫作的快樂。下文中,筆者將結合個人從事小學語文科目教學的實踐經(jīng)驗,分析我國小學語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并總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方法,以供同行借鑒參考。
關鍵詞: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 作文寫作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7-0-01
一、語文作文教學的改革意義
新課標與新課改的頒布,推動了我國小學教學工作的深入改革,既要從課本教材出發(fā),教會學生們教學大綱上規(guī)定的知識點,也要從現(xiàn)實情況出發(fā),將語文教學與生活經(jīng)歷結合起來,將生活情景融入到學習過程中,教會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于生活實踐——在生活中觀察、分析、總覺語言知識點與素材,這樣收集到的寫作素材具有真實、親歷的特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重激發(fā)學生對于寫作的學習熱情,能夠主動從周邊環(huán)境、日常生活中尋找、挖掘、收集寫作題材,并將自己的感受想法用寫作的書面形式表述出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當避免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語文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靈活、自由思考、想象的空間。作文學習不僅僅是需要掌握寫作得高分的技巧,更應該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培養(yǎng)學生對漢語的喜愛之情。
通過科學的語文作文教學工作,幫助學生認識到語文寫作的快樂之處,能夠自發(fā)的在日常中通過書信、日記等形式,練習寫作的方法與技巧,將個人在生活中的困難、歡樂、心得體會都通過寫作的形式表達出來,讓學生所寫的作文具有真情實感,不再是應付考試和作業(yè)的模仿、套用他人寫作內容,而是真情流露、充滿創(chuàng)意的寫作。
二、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是指,小學生在看到植物、花朵、水、陽光等自然元素的時候,在其獨特的生活環(huán)境中,能夠對眼前的事物形成獨特性的體會和感受。觀察與游戲是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個性使然,筆者在一次寫作教學活動中,與班級中的學生們一同進行了課間游戲,并引導學生們在游戲過程中觀察其他人的表情、話語、肢體動作。游戲結束后,筆者詢問學生們都在游戲過程中觀察到了什么,學生們踴躍發(fā)言,樂于將自己的所看、所想與老師和其他同學進行分享交流,也為日后的寫作學習積累了寫作素材。
讓孩子們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做事有先后,有條理,觀察也是如此,這不僅僅對孩子的作文有幫助,就是在他們未來成長的過程中也是終生有益的。我布置的一篇作文《我們的教室》,怎樣能寫好作文,這就要求學生們有順序地觀察,首先找到立足點,明確好方向,我這樣指導他們觀察:我的正前方是什么?(磁性黑板)黑板的正上方是什么?(實驗小學的標志及八個大字的班風)黑板的左邊是四表,黑板的正前方是講臺(電腦及實物投影儀),講臺的前方擺放著一排排整齊的桌椅(一塵不染),教室的南北兩面都是窗戶,北面的墻壁上貼著“書法園地”,在教室后方,有一塊黑板報(可以引導學生用駐足觀賞和賞心悅目等詞來寫句子),黑板報的右邊是圖書角。經(jīng)過我的指導孩子們學會有順序地觀察了,再加上一些合理的評價和想象,這篇難寫的說明文就不再難了,學生們受益匪淺,他們知道了有順序觀察的重要。
2.訓練學生的書面表述能力
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基礎上,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幫助學生將想法感受轉化為文字表述與寫作,訓練學生的書面寫作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與表現(xiàn)欲望,教師應當利用學生上述的心理特征,引導學生進行自發(fā)自愿的表達。舉例說明,筆者在教授作文課的時候,將“童年趣事”作為寫作主題,鼓勵學生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相互分享和討論自己小時候所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在小組討論之后,學生們對于自己想要講述的故事內容,已經(jīng)初步形成,以課堂小短文的形式,記錄整理。在課堂的結尾,教師建議每個小組推選優(yōu)秀的作文進行講評。此次語文作文教學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好奇心,拓展了學生的思路,活躍了寫作課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寫作學習是一件多么富有趣味性的事情。
3.創(chuàng)建寫作情境,培養(yǎng)寫作興趣
情境教學的方法,能夠將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呈現(xiàn)在語文課堂上,帶領學生進入模擬的語言環(huán)境與故事場景中,為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一是,通過對情景的觀察與思考,總結出問題與寫作內容。觀察是寫作學習的基礎項目,通過細致認真的觀察活動,小學生能夠從藝術作品、日常生活、自然環(huán)境中尋找到寫作的素材,并將其運用思維進行整理歸納,提煉出寫作內容。
二是,游戲情境,體驗樂趣,抒發(fā)感受。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通過設定的游戲有感而作,也是提高習作興趣的一個好辦法。
三是,實踐情境,體驗成功,得到發(fā)展。結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主題實踐活動,在活動內容的確定上,我針對學生的實際,對教材的“習作教學要求”、“口語教學要求”、“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要求”進行同伴考慮,進行“利用、選擇、改編”,結合教材和學生生活實際、心理特點,按照“用游戲的方式來模仿成人生活”理念來設計出能夠和作文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主題實踐探究活動”。
四是,想象情境,拓寬思路,激發(fā)美感。想象力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認識功能。真正的創(chuàng)造是想象活動的結果,有計劃地設計安排想象情境對進一步發(fā)展兒童的創(chuàng)造能力十分有效。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寫作課程的時候,應當注重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拓展學生的思路與眼界,幫助學生掌握從日常生活、游戲、實踐活動中尋找寫作素材的方法;通過對所見、所聞的事情的認真觀察、細致分析,體悟其中蘊含的道理與規(guī)律,或者形成自己的看法與感受,并將其整理歸納成為一篇包含了真情實感的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認識到寫作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性,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升語文寫作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鄒春玉.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
[2]楊晴雨.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學周刊,2018(01).
[3]趙秀梅.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