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良坤
摘要:階層固化越來越多地被人們談及,底層人民也在為此不斷掙扎,掙扎過程中出現(xiàn)諸多價值選擇。全球化背景之下,激烈的社會矛盾,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選擇,有著不同的結局。
關鍵詞:階層;掙扎;價值;選擇
北京80后作家石一楓最近幾年,勢頭迅猛,接二連三創(chuàng)作出不少驚人的著作,本篇文章主要圍繞《世上已無陳金芳》和《地球之眼》來討論底層掙扎。作者的目光所及,從一個平凡的大院弟子的角度來探討這一代“京漂”的生存境況。
陳金芳是一個農(nóng)村的孩子,在姨父姨媽家見過了北京的繁華之后,便不肯離開,一心想在北京扎根??墒撬蕾嚨挠H人,也不過是在北京大院做饅頭的貧民。她所做的第一次掙扎,便是拒絕和親生父母回家,一定要留在北京上學。之后,她受了店員的誘惑,認為自己天生慧根,是一個彈琴的天才,并且想買一架鋼琴。也正是陳金芳在偷偷聽“我”彈琴的時候,“我”與她,產(chǎn)生了某種精神上的共鳴。多年之后,作者再一次看到陳金芳,她居然已經(jīng)是打扮時尚的成功女士了。她的蛻變令人震驚,也讓人唏噓。
陳金芳改頭換面,身邊有年輕的小跟班,也成了村里著名的人。她說自己有一套發(fā)財之路,于是大家把自己的血汗錢拿過來給陳金芳打理。她享受著眼前虛假的繁榮,但是這不過是一場泡影。非法集資的老板跑路,陳金芳的掙扎之路最終以失敗告終。作者的小說名字叫做《世上已無陳金芳》,是什么意思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層面的含義:1.陳金芳失敗了,消失在正常的世界中。2.像陳金芳這樣的人,最終都會失敗。這就叩響了我們的疑問,為什么底層的“陳金芳們”活不下去呢。
陳金芳像極了女版的低配蓋茨比,人生不過一場浮華的夢境,最后什么也留不下,什么也帶不走。她們都是這個時代的失敗者,現(xiàn)實主義的清晰筆法,展現(xiàn)出她這20年的艱辛。和她在一起的,也大多是一些失敗的人,比如廚子姐夫,比如各種姘頭,她在北京一步步淪為口碑不怎么樣的女頑主。也正是懷抱著對命運的抗爭,陳金芳叢深圳來到北京,甚至連名字都改了,她不是陳金芳,她叫陳予倩。即使她換掉了名字,換不掉的是命運,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特殊的命運。21世紀的頭20年,世界發(fā)展得讓人應接不暇,機遇看似漫天飛舞,但是,真正能抓得住命運的又有幾人呢。一個底層的人民看起來光鮮亮麗,缺最終無法真正走進上流社會,她們的外殼華麗而脆弱、驚艷而短暫。陳金芳被姐夫帶回農(nóng)村老家,作者沒有描述這個“抗爭者”的結局,但是她的人生已經(jīng)落幕。
我們從石一楓的其他作品中也能看到很多失敗的青年人,她們大多來自生活的底層,不滿足現(xiàn)狀,歸根到底,也不過是像陳金芳說的那樣,“希望活得像個人樣”,但是生活連這點希望也徹底泯滅掉了。青年在不屬于他們的地方抗爭,上升之門是否真的打開著呢?“階層固化”的問題是不是真的毫無破解之路?在眾多“官二代”、“富二代”等的面前,確實存在著難以逾越的社會鴻溝。成功的定義逐漸單一,簡單來說,可以定為“金錢導向”。這種價值觀影響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那些來城市奮斗的“陳金芳”們。什么是“活出點人樣”,也就是希望得到人們的尊重,歸根到底,也就是金錢。這樣有些病態(tài)和單一的價值觀,迫使那些社會底層的人拼命掙扎,但是找不到上升之路。
在石一楓的《地球之眼》中,我們還看到了安小南和李牧光這樣的階層對比差異巨大的人物畫像。同樣是大學同學,一個刻苦學習上進,一個從不上課在宿舍睡了四年,但是之后的人生,付出和收獲完全不對等。安小南,依舊過著清貧窮苦的日子,而李牧光卻能一路順利出國留學,開著國際貿(mào)易公司,躺在金山銀山上逍遙自在。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他們的生活體現(xiàn)了當時最顯著的幾個社會問題:第一,中國越來越走向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形勢非常迅速。第二,中國社會正處在激烈的變動之中,如果出賣良心,放棄人性的善良,安小南很快也能擺脫貧困,過上像模像樣的生活。但是,安小南卻沒有,所以他最后的處境也變得異常艱難?!暗厍蛑邸北緛硎前残∧峡醋o的一個監(jiān)控庫房,是李牧光賺錢的重要來源??墒牵ㄟ^這個“地球之眼”,安小南卻偏偏發(fā)現(xiàn)諸多罪證,在不被人察覺的時刻,一箱箱洋娃娃里面包裹著的是從國內搬運而來的鈔票。國企改制,將國有資產(chǎn)據(jù)為己有,這些激烈的矛盾沖突,都在此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地球之眼”是透過監(jiān)控設備管理庫房的安小南之眼,也是保有良心不貪圖名利富貴的眼睛,亦是道德之眼。
同樣身為底層人民,陳金芳和安小南有著不同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選擇,一個違背自己的良心選擇成為江湖騙子,最終因為身無所長,很難改變自己的命運。一個是絕頂聰明的高材生,放棄名利的誘惑,最終也要成為一個有良心的人,將那些國家的蛀蟲接受法律的制裁。兩人的抗爭都很艱難,但是一個失去自我,一個最終獲得靈魂的安寧。在這樣激蕩的社會中,哪一條路才能真正的路途,作者已經(jīng)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參考文獻:
[1]石一楓.世上已無陳金芳[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0.
[2]石一楓.關于《特別能戰(zhàn)斗》[J].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