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夫榮
《港囧》之后的三年,徐崢的作品并不多。仿佛沉寂了三年,徐崢歸來。
這一次,外界關注的,不再只是演員和導演徐崢,而是監(jiān)制徐崢,和熒幕外的商人徐崢。
今年,接連上映的幾部刷屏影片《幕后玩家》《超時空同居》都由徐崢出演并擔任監(jiān)制。同時,他還是電影《后來的我們》的投資人。八月上映的《一出好戲》,九月的《江湖兒女》,皆有徐崢參與。
做演員和導演,從都市、科幻、到生活題材,徐崢嘗試著各種影片類型。
他好像格外喜歡塑造有一身缺點的小人物,有點無能,有點喪,運氣也不好,充滿無奈。即便在當下正火爆的電影中,他的角色依然有點油膩,有點糙。接著,小人物崩潰到極點,開始反彈。
“人生不就是這樣嗎?不斷遇到新的問題、新的困境,然后尋找辦法解決?!毙鞃樳@樣說道。
熒幕里,他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讓人不生厭,看著也不累。生活中,他也遭遇過爭議。他明明就是他作品中的形象,是個有缺點,但也有溫度的小人物。誰又不是呢?
而熒幕外,徐崢也大秀了一把財技。從追IP,到打造IP,現在成為“中年流量”擔當并賺得盆滿缽滿,徐崢一點捷徑都沒走,但似乎,也一點彎路都沒走。
從話劇演員,走向電視劇和電影演員、導演、監(jiān)制、老板,徐崢體驗了各種角色,而且目前看來,這些角色,他做得還不錯。
在《春光燦爛豬八戒》中,他是狡黠好色又憨態(tài)可掬的豬八戒;在《瘋狂的石頭》中,他是唯利是圖的建筑開發(fā)商馮董;《泰囧》《港囧》中,他是個倒霉蛋;好不容易在《李衛(wèi)當官》中演了個清官李衛(wèi),卻還是個混混出身。
和他影片中的人物一樣,徐崢在生活中也沒有其他演員的好運氣。很多同學還沒畢業(yè),就已經被影視劇組看中,頻繁在熒屏中出現。徐崢從上戲畢業(yè)后進入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做話劇演員。之后,徐崢曾憑借話劇《股票的顏色》獲得了在話劇界含金量極高的獎項——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主角獎。正是曾經的話劇演出經歷,踏踏實實磨練了徐崢的演技,憑借《春光燦爛豬八戒》大火后,徐崢被很多電視劇導演發(fā)現,開始承擔一些電視劇中的喜劇角色。
2012年,徐崢跨越演員角色,開始自編自導自演,嘗試做起了自己的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起初找投資,徐崢多次遭到拒絕,最終光線傳媒給他投資了約3000萬元的制作成本。
徐崢的回報是12.5466億元票房。按照光線傳媒的官方公告,該片的票房收入截止2013年1月22日約12.4億元,分賬收入約4.65億元,占票房額的37.5%。加上導演費,徐崢的總收入可能有4000萬元。
但這部電影也引來了官司。電影的5家出品方以及徐崢被《人在囧途》的版權方告上法庭。最高人民法院認定《泰囧》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徐崢及5家出品方光線傳媒、真樂道公司等被判向《人在囧途》版權方武漢華旗影視公司賠款500萬元。
爭議一直在。
但對徐崢來說,更大的意義是,徐崢毫不猶豫地把事業(yè)重心轉到了電影上。3年后,《港囧》上映,票房16億元,徐崢晉升中國電影界最當紅的導演之一。
他導演電影,像一個按摩師在摸觀眾的穴位,一板一眼地揉捏按壓。好友黃渤評價徐崢“聰明”“有導演思維”,黃渤說:“他那個大奔兒頭,原來裝的都是智慧啊?!?/p>
2018年,觀眾才意識到,徐崢除了演員和導演的身份外,居然還做了監(jiān)制。他和很多影視人的路數不太一樣,很少參與大導演的戲。徐崢喜歡和新人導演合作,而他的監(jiān)制,也讓導演感覺很輕松。徐崢坦言,年輕導演需要有一些比較有市場經驗的人站在他們身邊,幫助他們平衡各方面的關系。有時候他們是對的卻沒有話語權,有時候年輕導演有些想法也不見得成熟,這些都需要真正懂電影、說得上話、資方又信任的人站在中間平衡關系,保護導演的創(chuàng)作。而徐監(jiān)制正好是這樣的角色。
徐崢過足了戲癮,還賺得盆滿缽滿。
今年最熱的幾部電影,《幕后玩家》《后來的我們》《超時空同居》,還有刷屏的現象級影片《我不是藥神》,都能看到北京真樂道文化的影子。
作為一名商人,徐崢早已開啟商業(yè)和資本的大門。
徐崢是上海真樂道影視文化工作室、上海徐崢影視文化工作室的法人代表。另外,他還是北京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真樂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嘉興真樂道投資管理合伙企業(yè)的股東。
三年前,徐崢拍完《港囧》之后,一直少見于屏幕報端。他看起來沉寂了,還有人猜測徐崢已經江郎才盡。
“《港囧》有很多不好的反響,同時也遭遇了盜版。這些負面的東西,通過網絡在放大?!陡蹏濉返目诒?,到最后甚至產生了傾斜。積攢的負面評價越來越多了,它會改變你的觀點?!毙鞃樚寡裕嵌螘r間很痛苦。團隊成員一邊流著眼淚,一邊熬夜溝通和刪除盜版。
“對于這些,我沒有去做任何維護和應對。”徐崢做了最好的危機公關,那就是把精力和重心放到作品上,同時,走上資本之路。
不同于《泰囧》,《港囧》的第一投資方、制片方變成了徐崢和陶虹的真樂道公司。光線傳媒是第二大投資方兼發(fā)行方。同時,徐崢將《港囧》投資中的收益權出讓給了21控股,獲利1.5億元。
他開啟了“上市公司提前買斷票房凈收入收益權”的先例,同時也開啟了自己的商業(yè)大門。
21控股現已更名“歡喜傳媒”,徐崢和寧浩分別持股19%,為第二大股東。
徐崢監(jiān)制的《超時空同居》前段時間反響也不錯。如果按5億保底票房來計算,歸屬片方的分賬票房為1.85億,去掉常規(guī)費用,徐崢應該至少能賺1億。如果票房更多更高,徐崢的收益也會水漲船高。
7月2日,徐崢持股的歡喜傳媒發(fā)布公告,宣布與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貓眼”)簽訂合作協議。貓眼將以約9.53億港元(約合人民幣8.1億元)認購歡喜傳媒約4.88億股股份,未來歡喜傳媒的電影和電視劇將利用貓眼的互聯網資源推廣其在線播放流媒體業(yè)務,發(fā)展用戶、擴大影響力,這對徐崢而言也必然是一個新階段的開端。
記者:演員、導演、監(jiān)制、投資人這多重身份,在你心中的排列順序是什么?
徐崢:并不是所有電影我都能導。我認識到,從藝術表達形式來講,表演應該是我的核心,就像畫家通過畫畫、音樂家通過音樂來表達,演員是通過自己。如果你做舞臺劇,做一個演員就可以了。如果想完成一個影視作品,你就會發(fā)現這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需要各個技術部門都配合你,你就要去做導演。
其次我才是一個投資人。我做投資人的概念,核心是這是不是一部好片子,是不是一部值得在市場上出現的片子,這是先決條件。
記者:你的電影很少蹭熱點,基本都是自己打造IP,為什么?
徐崢:我們關心影視作品的核心價值輸出,而且我不熟悉的,我不會去做。我重視的是心靈文化的成長,其次是能否有藝術性和商業(yè)化的平衡。純商業(yè)化的,如果我抓不到里面的點,或者它里面表達的東西我覺得不對,我就會一直質疑。
為什么要拍一部電影,它和你生命的聯系是什么,你表達的東西是不是讓人有所感悟……如果只是為了商業(yè),那么這(對我來說)是負面的。
記者:這兩年,文娛產業(yè)比較火,資本也很熱,你怎么看這個現象?
徐崢:電影產業(yè)發(fā)展非???,各種資本注入到行業(yè)中來。大家的熱情是好事,但我們不能忽視,內容還有差距。行業(yè)中還有很多問題,如盜版、虛假票房、電影分級沒有解決。這些問題沒有那么容易一下解決。但最重要的是,內容方面,我們能不能完成中國人自己的價值表達、文化產品是否能夠真正影響世界。
記者:做電影,你比較享受的是什么?
徐崢:電影的拍攝過程,其實是一個自我療愈、自我發(fā)現的過程。特別是做系列電影,我永遠是從自身去發(fā)現問題,把對生命的困惑迷茫,作為題材去挖掘。其實我們不是特別在意電影呈現的結果怎么樣,它對我來說,是我的一個歷程,我參與到歷程里面去。完成一個電影,和我個人的歷程是同步的。
記者:你慶幸自己堅守了什么?
徐崢:我很慶幸我一直在堅守做電影……我后悔的是,30多歲時太懶惰了,不夠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