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
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更無法叫醒一個連裝都懶得為你裝的人。當(dāng)一扇門為你關(guān)上的時候,所有的苦口婆心都成了擺設(shè)。
這個世界有勸得下的人,也有勸不下的人。比高深的道理更重要的,其實是他對你的心悅誠服。唯如此,精美的語言才會是化骨散,透辟的道理方可成銷魂丹。
當(dāng)然了,那些實在無法勸下的人,生活會最終勸下他。殘酷的結(jié)局,比火熱的摯誠更有說服力。對方只有撞了南墻,才會看到你的好。盡管,這些好,于結(jié)果,已經(jīng)毫無意義。
有九頭牛也拉不回的頑固,也有萬語千言也說服不了的執(zhí)拗——反正鉆在牛角尖里,就是出不來。不是你的理由不充分,而是鉆牛角尖的人,永遠比你多一條理由。
真理在誰的手里?真理在時間的手里。從這個意義上講,旁觀者未必清。當(dāng)時覺得無比正確地勸別人,若干年之后,也許是個錯誤。這么說來,所謂苦心相勸,有時候,不過是兩個自以為是者的角力,彼此都有理,還彼此瞧不上。
當(dāng)然了,有的坑就在前方,有的路一去無回。這時候的相勸,就會顯得十分及時和必要。比對方的執(zhí)拗更可怕的,是你的賭氣——既然不愿聽,那就不必勸。要多一分耐心,要多一點智慧。哪怕,當(dāng)時把自己勸成了仇人,若干年之后,你即是最大的恩人。
要相信光陰的力量,要相信愛的力量。
相對于男人,女人更容易被勸下,也更不容易被勸下。
前者的女人在生活里,后者的女人在愛情里。
生活中的女人,愿意傾聽,也希望別人為她做出選擇。深愛中的女人,容易癡絕,一旦選擇了就會為之九死一生。
被愛燃燒的女人,理性的數(shù)值為零。所以,你根本勸不下一個深愛中的女人。以此證明,在最深的情里,女人有多徹底,愛情有多偉大。
歷史上有很多縱橫家,表面上對世事洞若觀火,揆情度理,實際上不過是帝王肚子里的蛔蟲。
很顯然,順著對方的心思去說服,比僅僅貼著事情走勢的勸導(dǎo)更有意義。這時候,對方不是在意你站得有多高,而是離得有多近。人只有內(nèi)心安妥了,才愿感受對錯,才會看清是非,才能明白勸說者的良苦用意。
從熱烈回到冷靜,從感性回到理性,從對抗回到接納,其實就是從各自的居高臨下回到了彼此的平起平坐。這樣,勸的人勸得推心置腹,聽的人聽得如沐春風(fēng)。
勸下一個頑固不化的人,看見的是言語的高明。勸下一個對生活絕望的人,觸摸到的是勸說者靈魂的高貴。前者,能言善辯就夠了。而后者除了這些,還需要道義、良知和愛。自然,在這些閃爍著智慧光澤的語言里,滿盛著的,是人世的溫暖和慈悲。
摘自《思維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