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課堂模式的改革需要從根源抓起,也就是從小學課堂開始培養(yǎng)。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受到了廣泛的教師、家長的關注。但是,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暴露出不少的問題,亟待人們去解決。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研究,能夠使人們更好地看到這種教學模式中的優(yōu)點,便于更好地推廣合作學習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使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1.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意識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想傳授給學生的美好品德之一,但是無法通過教師講課傳授團隊意識,需要設置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便于學生了解團結的含義。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中的知識,能夠顯著地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以及學生將來的健康成長。
2.促進學生成長。6到13歲是一個人成長啟蒙至關重要的年齡段,因此,小學生在課堂上需要被教師多多關照,多多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便有益于學生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參與課堂,不同層次的學生互幫互助,便于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3.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是教師群體面臨的一個難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培養(yǎng)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并且在合作學習中相互幫助。一方面,通過學生積極地參與語文教學課堂,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促進學生充分地發(fā)揮學習能力。
二、應用研究
合作教學的課堂模式需要通過教師的反復應用研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1.分組。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關于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首先需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年齡、學習能力等進行一次粗略的分組,每組人數(shù)大致要在4-6人之間,人數(shù)過少無法進行有效地合作,人數(shù)過多無法做到人人參與合作學習的過程。其次在分組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合作學習為主體,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小組內的學生積極地探討課堂教學內容,小組內的成員相互地幫助學習,達到分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2.學習。教師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首先需要確立課堂教學的目標,提出相應的教學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做好不理解問題的筆記,便于教師進行詳細的講解,提升語文教學課堂的效率。其次,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了解學生探討的進度以及遇到的無法解決的難題,防止出現(xiàn)學生之間閑聊的現(xiàn)象,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教師可以從旁引導學生不同角度看待問題,擴寬學生的視野。
3.評價。評價階段應該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對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產(chǎn)生的疑難問題進行系統(tǒng)性、全方位的解決,讓學生能夠解決心中的疑惑。另一方面,教師應該讓各個小組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進行自我評價,然后教師再進行整體評價。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應該以鼓勵為主,批評時應該用真誠并且善意的語言糾正錯誤,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受到充分的鼓勵,使學生在課堂上有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總結。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的課堂研究上,教師還應該做好課堂總結。課堂總結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于本次課堂內容知識的總結,另一方面是對于學習課堂知識的經(jīng)驗的總結。課堂知識內容的總結可以交給學生進行自主的總結,然后教師進行從旁的補充。學習經(jīng)驗的總結是每一個學生應該自主做到的事情,在課堂上還有哪個方面做得不足進行記錄,便于下次遇到相似的問題有經(jīng)驗解決問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興的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以及溝通的能力,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提升教學質量,以達到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的目的。但是,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也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反復的應用研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便于語文教學的開展。因此,教師應該正確地認識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并且在課堂中運用開展。
劉勝芬,河北內丘縣平安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