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文言文教學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對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文言文教學,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明確教學目的,進而提升文言文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
一、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瓶頸
1.教師在教學中重講輕讀。閱讀文言文的關(guān)鍵在于悟讀,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少有教師讓學生在積累的基礎(chǔ)上進行悟讀,這樣可能會浪費很多的時間,教學進度趕不上。此外,部分高中教師年齡較大,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重視一字一句的講,而不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讀懂文本,與文本進行深層的交流和對話。
2.學生存在學習文言文心理障礙。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會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內(nèi)容較初中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在考試的過程中,文言文閱讀這一模塊也是比較難的,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畏懼文言文學習的心理。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方式大多采取滿堂灌的講授模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一些基本的文言文閱讀常識,還需要了解古代的文化常識,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又帶來一定的難度,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畏懼心理就油然而生了。
3.不注重文言知識的積淀。教師在教學文言文的過程中會針對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設(shè)計不同目標,然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卻往往是按部就班,梳理文章大意,串講文言知識,但是對于文字背后的深刻內(nèi)涵往往只是粗略解釋,甚至是直接跳過,在很多教師看來,高考的文言文考試題目,一般來說不會考察學生對文章情感的了解,這對提升文言文成績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二、高中文言文教學的策略
1.激發(fā)興趣,讓學生自己悟讀。高中階段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缺乏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滿堂灌的方式,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品讀,去品味。為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給學生更多的時間來品讀。如,在教學《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的時候,這篇文章篇幅較長,但是文章的故事性很強,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充分的認識到文章的故事性這一典型的特征,給學生留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品悟,理清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會不自覺的被文章的故事吸引,雖然不能夠很準確的說出文章中的語法知識,但是會激發(fā)學生思考,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認識,進而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
2.多樣教學,克服心理障礙。學生在文言文學習的過程中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如,有的學生厭煩學習文言文,有的學生雖然熱愛學習文言文,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理解方面的困難缺乏文言文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dǎo)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如,在教學《孔雀東南飛》這篇篇幅較長的文言文的時候,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先引導(dǎo)學生在課下觀看按照這篇文章翻拍的電視劇,了解基本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克服學生的心理障礙。此外,教師還可以推薦學生看王力的古漢語書籍,這樣學生能夠溝通課堂內(nèi)外,不斷的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3.重視文化,增強學生文言積累。文言文教學,不僅僅是學習一些??嫉奈难晕淖衷~句,更為重要的是要引導(dǎo)學生了解相關(guān)的古代文化,增強學生的文言積累和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有所收獲,也才能夠真正突破文言文教學的瓶頸。如,在教學《廉頗藺相如列傳》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探究,可以提問學生:“你認為藺相如是怎樣的一個人?”學生探究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會聯(lián)系到當時“完璧歸趙”和“澠池相會”事件發(fā)生的時代背景,聯(lián)系到藺相如的生平,這些都是需要學生自己積極的去探索的,學生在不斷的探索中去發(fā)現(xiàn),去理解,進而不斷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
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夠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wù)而開展教學,要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文言文學習的特點,科學合理地調(diào)整文言文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讓學生從文言文當中了解古代文化。
鞏佩麗,甘肅隴南市武都區(qū)深圳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