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維 宋玉
【中圖分類號】R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6--01
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病程長,反復發(fā)作,容易導致支氣管不可逆擴張和肺部結構的改變,使臨床治療更加困難[1]。支氣管擴張癥常合并感染,臨床常給予抗生素、吸氧、體位引流、機械通氣等綜合治療,但由于患者肺功能下降,導致咳痰困難,常常影響治療效果。我院對該類患者采用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本文對其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擇我院從2015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7例支氣管擴張癥重癥感染患者,患者均經(jīng)CT檢查證實,均為近期感染患者且急性加重,均存在Ⅱ型呼吸衰竭。均排除合并惡性腫瘤、存在支氣管檢查禁忌癥、意識障礙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43例。觀察組44例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齡53~77歲,平均(63.29±3.55)歲;對照組43例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齡52~77歲,平均(63.71±3.3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吸氧、抗生素、化痰平喘、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支氣管鏡吸痰加抗生素局部肺泡灌洗治療。采用奧林巴斯 BF-P240 纖支鏡,常規(guī)局麻,用纖支鏡充分吸引支氣管內(nèi)的分泌物,標本送檢藥敏試驗。選擇肺CT結果中病變較重的肺段進行灌洗,根據(jù)藥敏結果選擇抗生素灌洗溶液;每個肺段灌洗20 ml/次,灌洗2 次。2次/周。每周2次血氣分析。
1.3 療效判定 根據(jù)臨床癥狀(呼吸困難、喘憋、發(fā)熱、膿性痰)、胸部CT檢查情況分為顯效[2](臨床癥狀明顯緩解,CT 顯示炎癥病灶明顯吸收)、有效(臨床癥狀減輕, CT 顯示肺部炎癥病灶部分吸收)、無 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輸入SPSS17.0軟件包,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 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7.73%)明顯高于對照組(83.72%),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5.11,P<0.05)。
2.2 兩組血氣分析指標變化情況 兩組治療前各指標無明顯差異,治療后,觀察組SaO2(動脈血氧飽和度)、PaO2(動脈血氧分壓)高于對照組, PCO2(二氧化碳分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支氣管擴張癥反復發(fā)作,長期的炎癥反應導致支氣管壁的結構破壞, 引起支氣管持久性擴張,氣道纖毛受損、黏液分泌增加,容易發(fā)生感染。晚期急性感染時,大量膿性痰液積聚肺泡,而患者全身狀況差,不能及時將痰咳出,導致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難。同時氣道內(nèi)致病菌由于長期定植,可產(chǎn)生滅活酶,對靜脈用抗生素產(chǎn)生滅活作用,使其藥效降低,病情不易控制[3]。采用支氣管鏡吸痰,可有效將支氣管內(nèi)的痰液引流,從而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呼吸困難、喘憋癥狀及低氧、二氧化碳潴留。局部抗生素溶液灌注可直接殺死局部細菌,同時灌注液可對支氣管遠端的分泌物沖洗引流,清除細菌,使炎癥得以控制。
本組資料中,觀察組經(jīng)支氣管鏡肺泡灌注治療后,有效率、血氣分析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與資料報道一致[4]。提示支氣管鏡治療支氣管擴張癥重癥感染,可迅速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低氧、二氧化碳潴留,控制炎癥。支氣管鏡肺泡灌注是治療支氣管擴張癥重癥感染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張馨心.支氣管鏡灌洗治療支氣管擴張伴感染病人的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5,16(5):913-915.
秦汝麗,羅勁松.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法治療老年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8(5):86-87.
王嶸,靳宏偉,楊眉,等.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細菌分布及藥敏在支氣管擴張癥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25(23):5390-5391.
黃娜,何杰,王春茂,等.纖維支氣管鏡灌洗中藥治療支氣管擴張癥并感染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6,25(7):1401-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