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今年53歲的遼寧廣播電視臺遼寧之聲記者王曉革,自1997年由工程師轉(zhuǎn)行做記者已經(jīng)22年,始終活躍在社會新聞一線。
他篤信良知,“沒良心有知識做不了記者,有知識沒有良心做不了好記者?!庇辛诉@個信條做指引,由他監(jiān)制的遼寧之聲《民生熱線》欄目成了遼寧廣播收聽率最高的節(jié)目。
10多年來,他平均每天至少接聽10多個熱線電話。這些電話主要是百姓投訴和咨詢,比如家中暖氣溫度不達標、樓道電燈長時間沒人修理,或者是農(nóng)民遲遲領不到應得補助、職工退休金沒有按時發(fā)放等。
面對電話那頭焦急迫切的聲音,王曉革都會耐心記錄解答。在他眼里,“民生無小事”,聽眾也不分對象。
時間長了,王曉革“久病成醫(yī)”,掌握處理問題的經(jīng)驗后,“良心”與“知識”有機融合,他總能在問題里找到政策和法律切入點,告訴聽眾解決問題的方法?!白鳛橛浾?,要有耐心傾聽,這是很重要的思維。”
2016年4月22日,遼寧省朝陽市某村聽眾打來電話說,村民動遷5年了,回遷安置樓也已建成,可仍然有40多戶村民無法搬入新居,動遷安置款也未拿到。
王曉革覺得這事很蹊蹺,他馬上與該村所在的行政區(qū)動遷辦聯(lián)系。工作人員回答,村民沒有回遷,是因為動遷辦的前任領導剛調(diào)離,后任領導不了解情況,一時無法解決。
面對主管部門的態(tài)度,他深切感受到村民的無奈。他提醒自己,記者的工作不僅是報道新聞,更重要的是促進問題解決。
于是,按照《民生熱線》工作程序,他把事情反映到當?shù)匦麄鞑?,同時表明立場,第一,政府動遷回遷工程項目資金應該專款專用,而開發(fā)商將專項資金挪作他用,政府部門有失監(jiān)管;第二,回遷安置補償款是專項資金,應該按月發(fā)放,不應拖欠。
他告訴當?shù)叵嚓P職能部門,希望重視此事,別讓當初配合動遷工作的村民寒了心。
數(shù)日后,王曉革專程前往朝陽落實此事,得到了當?shù)卣闹匾暎?8戶村民回遷安置得到落實,248萬元動遷補償款發(fā)放到他們手中。
至此,讓村民糾結(jié)了近兩年的問題得到解決,而這48戶村民至今不知道記者的模樣。王曉革說,幫助群眾解決問題,他很開心,事辦了還有下一件,被忘記是社會新聞記者應有的心態(tài)。
類似的事情不勝枚舉。恒仁縣隧道引水工程廢水污染富爾江,沈陽市味精廠宿舍樓兩個多月污水橫流無法解決,燈塔市環(huán)保熱線電話無人接聽,沈陽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污泥處理廠、鋼鐵廠污染等上百件民生問題通過王曉革的采訪報道等方式解決。
于是,一面面寫著“肩負社會重任,敢求事實寫真”、“群眾利益無小事,懲治腐敗得民心”的錦旗被送到王曉革手中。
王曉革覺得,做記者是很享受的事,可以直接接觸、認識社會,他樂此不疲。
在遼寧廣播電視臺,像他這樣的年紀仍堅持在采訪一線的記者已很少。盡管早已走上部門領導崗位,擔任遼寧之聲節(jié)目三部主任,但他仍然沒有停下來的打算,如今每天都要完成一個錄音報道。
每天下午6點半至7點,他都會準時出現(xiàn)在《民生熱線》導播間接聽電話。作為欄目負責人,他還要對輿論導向、新聞價值及政策把關,確保播出安全。
《民生熱線》節(jié)目獲得了遼寧省優(yōu)秀品牌欄目、遼寧省政府糾正行業(yè)不正之風先進基層單位等稱號,王曉革也榮獲全省優(yōu)秀工作者、遼寧省糾正行業(yè)不正之風先進個人等稱榮譽。
除了秉持嚴肅真實的新聞準則,他對新聞本身也有著犀利洞察力。他撰寫的《沈陽市東北電影院、東北飯店歷史建筑引發(f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反思》的內(nèi)參,得到了遼寧省委領導批示,促成了沈陽市首次出臺73項優(yōu)秀歷史建筑名錄。
一篇鞍山市《勞模樓里無勞模》的報道,促成鞍山開展了全市勞模大走訪、大慰問活動;凌海市雙羊鎮(zhèn)在校園內(nèi)建塑料大棚小學的報道,也使遼寧省開展全省教育危房大普查活動;遼陽縣蘭花鎮(zhèn)拆遷致死事件的報道,促使遼寧開展全省規(guī)范鄉(xiāng)鎮(zhèn)拆遷工作部署。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們不僅記錄社會,也參與社會發(fā)展,要成為社會發(fā)展進步的推動力量?!蓖鯐愿镎f。
王曉革形容記者采訪就像警察破案,要順著蛛絲馬跡尋找線索。他自認為擁有與生俱來的突破能力,很多人是為記者而生,他自己就是。
在新聞采訪過程中,王曉革面對的不僅是錦旗和掌聲,還有威脅和恐嚇。他的手上現(xiàn)在還留著“被監(jiān)督對象”搶奪采訪設備時留下的疤痕。
“面對風風雨雨,沒有恐懼,因為我們是正義之師,行的是正義之事,履行的是一個新聞記者的職責?!蓖鯐愿镎f,如果把記者看作一個職業(yè),很光鮮,很耀眼,但要把它當成一種職責,就需要擔當,需要勇氣,需要勇于亮劍的精神。
工作之外的王曉革性格活潑,由于《民生熱線》每天面對的是百姓投訴,有人問他,經(jīng)常面對這些,心理、情緒會不會受影響,會不會有消極想法?
“不會。因為通過采訪,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黨和國家、政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帶來的國家繁榮、社會進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吹缴鐣錆M光明,前進路上充滿了正能量。”
此前在臺里的演講會上,他站在舞臺中心自信地說道,作為一名記者,應該心中充滿光明,眼睛充滿光明,信念充滿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