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海
摘要:本文針對玉米大壟雙行覆膜栽培技術的增產(chǎn)原因及具體栽培技術措施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論述,旨在能對進一步提高玉米種植效益發(fā)揮一些有益的作用。
關鍵詞:玉米;大壟雙行;覆膜栽培;技術措施
玉米大壟雙行覆膜技術是一項通過耕作制度改革,使農(nóng)作物能夠充分發(fā)揮邊際效應、增加地溫、顯著提高光能和水肥利用率的先進栽培技術。具有保墑、保肥、保溫等功效。增產(chǎn)、增收效果明顯的特點。其中“大”是指大壟,即把原來3條70 cm的壟合成2條110cm的大壟;“雙”是指在每條大壟上種植2行玉米,小行間距為25~30cm;“覆”是指用厚度0.006~0.008 mm的聚乙烯農(nóng)膜覆蓋。其主要增產(chǎn)機理是:通過覆膜有利于提墑、保墑,可實現(xiàn)一次播種保全苗,而且可以增加有效積溫200~300℃,使適宜的晚熟、高產(chǎn)品種發(fā)揮出增產(chǎn)潛力;大壟雙行增加了種植密度,發(fā)揮群體的增產(chǎn)潛力,一般比裸地栽培每公頃增加10000~15000株。
1整地施肥
推廣秋翻整地,要求翻地深度達25cm以上。將原來的2條寬60cm的小壟合成1條大壟,每條大壟上種2行玉米,行距40cm,每條大壟之間行距80cm,形成80:40的寬窄行,即大壟雙行。結(jié)合整地深施底肥,每667m2施農(nóng)家肥2000kg以上。也可以在播前將大壟的壟臺用犁破開,施用農(nóng)家肥和種肥二銨,每畝施二銨40~50kg,然后覆土等待播種。
2品種選擇及處理
應選用株型緊湊、根系發(fā)達、抗逆性強、適于當?shù)胤e溫和生育期的品種。種子處理,播前3~5d,選擇晴朗微風天氣曬種2~3d,再將種子放在45~50℃的溫水中浸泡,不斷攪拌10分鐘后,使水溫保持在25~30℃,繼續(xù)浸泡8~12小時,然后撈出置于20~25℃室溫下進行催芽。在種子露出胚根后,置于陰涼處煉芽,待播種。
3適時播種
適期早播,不僅搶墑保苗,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而且也是爭積溫、促早熟的有效措施。當耕層5~10cm地溫穩(wěn)定通過8℃時即可播種,一般在4月25日~5月5日。使用機械播種,在壟上開2條溝,間相距30cm。溝內(nèi)注足底墑水。然后等距播種,每株放2粒催芽的種子,種肥點在株與株中間后覆土。種植密度,地力較好的地塊,株距為30cm,畝保苗為5179株;地力較差,株距為32cm,畝保苗為4557株。覆膜前在大壟的兩側(cè)開兩條溝,兩溝問距離為60cm。然后用寬80cm、厚0.007mm的地膜覆蓋。覆膜時要注意縱橫要拉緊,兩側(cè)用土壓在溝內(nèi)踩實,壟上每隔1m壓上土塊,防止膜被風吹開。受光面要保持55~60cm的寬度。
4合理施肥
為了滿足玉米對肥料的需求,必須做到有機肥與化肥結(jié)合施用,氮、磷、鉀結(jié)合,同時還要配合微肥。除畝施農(nóng)家肥2000kg以外,種肥二銨25kg(包括夾肥),尿素2.5kg,鋅肥2kg,有條件的農(nóng)戶畝施鉀肥3kg。畝追尿素25kg,后期若發(fā)現(xiàn)脫肥時,還要葉面進行噴肥,從而保證玉米對于肥料的需求。
5化學除草
覆膜前要用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除草劑要選用廣譜、低毒、低農(nóng)藥殘留、短殘效的品種。單雙子葉雜草混生或輪作地塊,每公頃用72%異丙甲草胺乳油2.5~3.0L或38%莠去津懸浮劑3L混50%乙草胺乳油2.5~3.0L,兌水400~600 kg進行土壤噴霧;連作的地塊闊葉草比較多,每公頃用38%莠去津懸浮劑5.0~7.0L,兌水400~600kg進行土壤噴霧。為了提高除草劑的效果,要全田壟面均勻噴灑,不漏噴、不重噴。
6田間管理
6.1前期管理。剪孔放苗,在玉米1葉1心至2葉1心時進行,每穴留1株,完成后用濕土封嚴放苗孔;3葉期前及時查苗間苗,要是缺苗應及時補栽同齡預備苗。漏壓和風扒的地方,應取濕土壓好。透光面的寬度不足時,放苗時應適當撤掉膜上壓土,使透光膜面寬度保持55~60 cm,并及時把膜上積水引入壟溝。
6.2中期管理。在6月25日到7月5日左右,玉米葉片已經(jīng)封壟、地膜增溫效果不大時,選晴天上午揭膜,將地膜清理干凈,揭膜后鏟蹚1次。拔節(jié)前期追施尿素300~400 kg/hm2,或者分別于拔節(jié)前期和孕穗期分2次追施,追肥時在兩行玉米中間扎深10~15 cm孔追肥,追肥后用土封嚴追肥孔,以減少揮發(fā)、提高肥效,并且發(fā)揮覆膜的增溫、保墑作用。
6.3后期管理。及時除草,改善田問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yǎng)分的損失。在玉米抽雄前7~10d噴灑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促熟。對晚熟的玉米品種和貪青的田塊,可適當打除植株底部枯黃的非功能葉片。推行玉米站稈扒皮晾曬技術,降低籽粒水分,促進安全成熟。
7病蟲害防治
玉米蚜蟲,在7月下旬施用抗蚜威150g/hm2加水750L防治。玉米紅蜘蛛,用20%的三氯殺螨醇1.5~7.5kg加750L防治,玉米銹病,用15%粉銹寧750g對水600~750L田問噴霧防治。玉米螟,可因地制宜地選用赤眼蜂、性誘劑、白僵菌、高壓汞燈等生物技術防治。
8適期收獲、清除廢膜
為使玉米充分成熟、降低水分、提高品質(zhì),最好在蠟熟期后,扒皮晾曬,達到完熟期后開始收獲。收獲后要徹底撿拾1日地膜,統(tǒng)一處理,以凈化土壤,保護農(nóng)田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此同時,要積極引進和采用光降解和草纖維等農(nóng)用地膜,也可較好地防止農(nóng)田污染和公害,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