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白波
在我們這里,迎春花開還算不上到了春天,只有海棠花開的時候,春天才是真的到了。
據(jù)明代《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品,皆木本。這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也就是說,木本海棠分為四種。這其中垂絲海棠的花型最美,花色最為艷麗。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往往喜歡把一些花木人格化,賦予它們一些人文內(nèi)容。比如說梅花,贊其不畏嚴寒的品格; 說荷花,推崇其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說牡丹,夸耀其國色天香榮華富貴;說蘭花,拿來象征謙謙君子的淡泊高雅;說竹子,則稱其寧折勿彎的高風亮節(jié)云云。而歷來把花比喻成“美人”的,恐怕就數(shù)海棠了,連當年唐明皇也將沉睡的楊貴妃比作海棠,可見一斑。
春風浩蕩,垂絲海棠朵朵彎曲下垂的花苞芳容半吐,臨風搖曳,娉娉裊裊,猶如淑女含羞遮面,風姿撩人。古代的文人騷客沒少了以書畫詩文對其大加贊美。當年蘇東坡的海棠詩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最有名。宋朝的楊萬里有詩曰“垂絲別得一風光,誰道全輸蜀海棠”,“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黃庭堅的詩中寫道“海棠院里尋春色,日灸薦紅滿院香”。辛棄疾詞中有“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jié)”。金代元好問的賦海棠詩有道“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shù)點紅”。唐朝薛濤、溫庭筠、鄭谷,明代的唐寅,清代的曹雪芹、龔自珍等等無數(shù)詩人都寫過海棠詩。李清照的千古婉約絕唱“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更是讓海棠在詩人眼里百媚橫生。海棠,美人,詩,融成絕美的意境。
至于畫家筆下的海棠,無論工筆寫意,還是配在仕女圖中的海棠,更是多得不計其數(shù)了。
我有三棵垂絲海棠,年年這個時候開花。它們含苞待放時,是淡淡的粉紅色,開了,就呈粉白色,花瓣猶如少女粉面,紅潤可人。與梅花不同,海棠的花芽和葉芽同時生長,花在新綠的嫩葉掩映下,特別顯的春意盎然。隨著海棠的綠葉漸多,花亦飄落,可見李清照的“綠肥紅瘦”句不是瞎寫。我覺得,若以海棠花喻人,最是當指情竇初開的十七八歲素面少女為佳。還有,比喻成微醉的少婦亦可。
長壽冠海棠是海棠的一個特殊品種,花朵很大,色澤鮮紅,開花特別早,而且花期長。長壽冠海棠原產(chǎn)于日本,山東臨沂的花農(nóng)引進后,把它嫁接在木瓜海棠上,得以廣泛繁殖栽培。這種海棠一般是矮生植株,在春天還沒到來的時候,就在枝頭長滿了花苞,花苞被綠色的花萼包裹著,像一粒粒翡翠珠寶凝結在枝頭。待花次第綻開,呈現(xiàn)的就是一簇簇濃艷美色,像華美雍容的貴婦,全然沒有垂絲海棠那少女般的淡雅了??上чL壽冠海棠小小的植株供不起那么多的花苞開放,許多生長位置不好或過于擁擠的花苞未及開放,就自行脫落了。這樣倒好,保留下來的花朵會開得特別大,特別鮮艷。
海棠花好看,但無論什么品種的海棠花都沒有香味。張愛玲在她的《紅樓夢魘》中曾提到,有人說過世有“三大恨事”: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足見海棠深為人所喜愛,能同味美鰣魚、書中紅樓相提并論。
我這里還有幾棵深山海棠,花自然沒有那些名貴品種的海棠花雍容嬌嫩,只是簇簇白色小花,不過它開過花后能結果實。隨著秋風秋雨,海棠的葉子漸漸變黃之際,海棠果也變成紅色,像一顆顆紅珊瑚珠子。待葉落冬至,寒枝上錯落垂懸著艷艷的紅果,別有一番韻致。
我選養(yǎng)的冬紅果海棠,特別注意樹干的形態(tài),粗老扭曲、疤痕錯疊的干枝上掛滿紅彤彤的鮮果,滄桑難掩俊秀,真是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