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俞超 程 志 郝國東 陶建平 劉建利
(1.山西省晉中路橋建設(shè)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晉中 030600; 2.中北大學(xué)理學(xué)院,山西 太原 030051)
脫硫渣是火力發(fā)電站采用脫硫設(shè)備產(chǎn)生的一種工業(yè)廢渣[1]。由于燃煤的種類、脫硫劑摻量以及排渣方式不同,導(dǎo)致最終固廢產(chǎn)物——脫硫渣性能有很大的差異,嚴重制約了其在工程上的應(yīng)用[2]。石灰石或白云石是常見的用于脫硫的脫硫劑,因此脫硫渣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高鈣、高硫,所以CaO和SO3含量均明顯高于普通粉煤灰[3]。脫硫渣因高鈣和高硫而導(dǎo)致其性能不穩(wěn)定,會造成混凝土后期體積膨脹開裂,這也是其難以在工程上大規(guī)模推廣的一個極其重要原因。因此,本文通過研究脫硫渣摻量和細度對水泥性能及對減水劑摻量的影響,進一步為脫硫渣在膠凝材料中的大規(guī)模應(yīng)用提供參考依據(jù)。
水泥熟料:采用山西榆次智海水泥廠生產(chǎn)的水泥熟料,采用42.5水泥細度標準,粉磨35 min,其礦物組成及物理性能如表1,表2所示;石膏采用脫硫石膏,脫硫渣來自山西朔州煤矸石發(fā)電廠,其化學(xué)成分見表3。
表1 硅酸鹽水泥熟料礦物組成[4] %
表2 水泥熟料物理力學(xué)性能
表3 脫硫渣礦物組成 %
采用φ500 mm×500 mm標準球磨機進行不同細度脫硫渣樣品粉磨,分別稱取5 kg脫硫渣按照不同粉磨時間磨制成需要的細度。
水泥物理性能試驗按照GB/T 1246—2001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jié)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進行。
膠砂強度按照GB/T 17671—1999水泥強度試驗方法,采用40 mm×40 mm×160 mm鋼模成型,24 h后拆模,送入標準養(yǎng)護室(溫度為20 ℃±1 ℃,濕度在90%以上)養(yǎng)護至各個齡期測定強度。
本試驗采用水泥熟料96%+4%脫硫石膏,研究不同細度、不同摻量脫硫渣(內(nèi)摻)對水泥凈漿物理性能及水泥膠砂強度影響,試驗配合比及試驗結(jié)果如表4,表5,圖1所示。
表4 試驗配合比
表5 各組水泥凈漿物理性能及膠砂抗折、抗壓結(jié)果
由圖1看出,對于編號A1-A6(A2-A6脫硫渣摻量一致,A1為基準水泥凈漿)來說,隨著粉磨時間延長,脫硫渣細度不斷增大,水泥凈漿達到標準稠度用水量是遞增的。原因是隨著粉磨時間增大,脫硫渣顆粒比表面積增大,需要更多的水分來浸濕顆粒表面,需水量增大[5]。同時隨著粉磨時間延長,水泥凈漿凝結(jié)時間延長,這是因為隨著粉磨時間延長,脫硫渣細度增大,一方面磨細的脫硫渣填充在水泥顆粒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水泥顆粒與水之間以及水泥顆粒之間接觸[6];另一方面,脫硫渣中硫酸鈣粒徑減小,在水泥水化初期更易與水泥的水化產(chǎn)物優(yōu)先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更多的鈣礬石,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水泥凝結(jié)時間。
編號B1-B4(粉磨時間39 min,脫硫渣摻量分別為10%~50%),隨著脫硫渣摻量增大,標準稠度用水量增大,水泥凈漿凝結(jié)時間延長。一方面說明脫硫渣的確有顯著的緩凝效應(yīng),并且隨著摻量增加,其緩凝效果更加明顯。這是因為脫硫渣中含有大量的CaSO4,它在堿性環(huán)境中會與C3A生成難溶的鈣釩石附著在水泥顆粒表面,阻礙了水泥顆粒水化,延緩了水泥漿體的凝固時間而達到緩凝的結(jié)果[7]。同時,脫硫渣中存在大量CaSO3和CaSO4它們在水化過程中,生成的大量AFt柱狀晶體與AFm層狀晶體,這兩種晶體相互重疊形成一層結(jié)構(gòu)更加致密的薄膜,附著在C3A的表面,延緩水泥的水化[8]。并且其摻量越大,生成的AFt與AFm越多,凝結(jié)時間相應(yīng)延長。從表5與圖1中看到,水泥中添加脫硫渣后,不管摻量多少、粉磨時間多久,與空白水泥凈漿相比,凝結(jié)時間都是增大的。
為了研究脫硫渣不同細度對膠砂力學(xué)性能影響,本試驗進行以下研究:脫硫渣摻量一定(30%)[9,10],不同粉磨時間對膠砂力學(xué)性能影響;粉磨時間一定(30 min),不同摻量脫硫渣對膠砂力學(xué)性能影響,試驗結(jié)果見表5,圖2a)。由表5,圖2a)看出,在脫硫渣摻量一定時,隨著粉磨時間增大,膠砂抗折、抗壓強度呈增大趨勢。對于編號A1-A6(A2-A6脫硫渣摻量一致,A1為空白膠砂試件)來說,粉磨時間增大,膠砂試件強度增大(除空白膠砂試件)。粉磨時間不小于空白膠砂試時,28 d膠砂抗壓強度超過了空白試件抗壓強度。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細度的增加使參與反應(yīng)的有效組分含量增加,水化產(chǎn)物越多,結(jié)構(gòu)越密實;另一方面,燃煤在脫硫過程中大約只有不到40%的氧化鈣參與脫硫反應(yīng),而大部分CaO顆粒被脫硫劑所包裹,通過粉磨,脫硫渣中的CaO被釋放出來,與水生成更多的堿性溶液,與脫硫渣中的活性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C-S-H和C-A-H凝膠,使水泥膠砂具有更高的強度[11]。
由表5,圖2b)中看出,編號B1-B4(粉磨時間39 min,脫硫渣摻量分別為10%~50%),隨著摻量增大,膠砂強度減小,這是由于脫硫渣取代部分水泥后,參與水化反應(yīng)的活性材料減少,溶液中Ca2+濃度降低,水化反應(yīng)速率降低,生成的凝膠材料C-S-H和C-A-H相對減少且水化產(chǎn)物之間連接得不夠緊密,所以強度減小。但是當脫硫渣摻量在30%~40%范圍時,前期強度較空白膠砂來說,強度減小,但是后期其抗壓強度反而比空白膠砂抗壓強度大。可以得出在粉磨時間一定,脫硫渣摻量在30%~40%時,對水泥膠砂強度影響是成正比的。觀察表5抗壓強度,添加脫硫渣后期強度增大,原因可能是:固硫渣經(jīng)過粉磨后,將其剩余的氧化鈣暴露出來,增強了水化反應(yīng)環(huán)境堿度,同時脫硫渣中SO3含量較高,將其粉磨后,細度增大,SO3相對含量增大,溶解度相對增大,在堿性環(huán)境下,可進一步與C-A-H反應(yīng)生成鈣礬石提高體系的強度[12]。
減水劑作為一種外加劑,對改善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有很好的作用。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減水劑,在保證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達到要求的前提下,顯著地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但如果在混凝土中加入脫硫渣,會對減水劑摻量有何影響,為此進行以下研究:采用聚羧酸減水劑,減水率為14.5%。膠砂采用標準砂,水灰比固定為0.3,C/S=1∶2。試驗方案與表4相同,試驗結(jié)果如表6所示。
表6 膠砂流動度達到145 mm~155 mm,減水劑摻量
膠砂流動度在145 mm~155 mm范圍時,添加脫硫渣后,相對于空白砂漿,減水劑摻量增大,說明脫硫渣添加在水泥中,需水量是增大的,這與固硫灰渣的顆粒形態(tài)多樣且不均勻,脫硫渣成分中碳含量較高,對減水劑可能有很大的吸附性[13]。觀察A2-A6膠砂流動度,隨著粉磨時間延長,在膠砂流動度范圍相同情況下,減水劑摻量總體上呈遞減趨勢,說明隨著粉磨時間延長,脫硫渣顆粒減小,減小的脫硫渣顆粒填充在水泥顆粒之間,置換出水泥顆粒之間的水分。而反觀B1-B4膠砂流動度,在粉磨時間一致條件下,隨著脫硫渣摻量增大,在膠砂流動度范圍相同情況下,減水劑摻量呈增大趨勢。說明隨著脫硫渣摻量增加,脫硫渣中不規(guī)則形狀的、表面疏松多孔的顆粒越多,這樣會造成更多的水滲入到顆粒內(nèi)部通道而儲蓄起來[14],其摻量越多需水量越大,因此在膠砂流動度范圍相同條件下,所需的減水劑摻量是增大的。
1)脫硫渣摻量一定,隨著粉磨時間延長,蓄水量增大,凝結(jié)時間延長,其中粉磨時間在55 min時,凝結(jié)時間較空白凈漿凝結(jié)時間接近。脫硫渣粉磨時間一定時,隨著脫硫渣摻量增大,水泥凈漿蓄水量增大,凝結(jié)時間延長。脫硫渣摻量在30%時,凝結(jié)時間最小且與空白凈漿凝結(jié)時間相差不大。
2)脫硫渣摻量一定,隨著粉磨時間延長,強度呈增大趨勢,3 d強度均低于空白膠砂試件,粉磨時間13 min時,強度最低;而28 d強度,當粉磨時間不小于39 min,強度均高于空白試件,其中粉磨時間72 min時,強度較空白試件增大了14.1%。粉磨時間一定,隨著脫硫渣摻量增大,3 d抗壓強度較空白試件強度減小,其中摻量30%時,前期強度較大,對于28 d強度,摻量30%~40%范圍,強度較高,其中40%時,抗壓強度較空白試件增大了2.8%。
3)膠砂流動度范圍相同時,脫硫渣摻量一定,隨著粉磨時間延長,減水劑摻量減??;脫硫渣粉磨時間一定時,膠砂流動度范圍相同時,隨著脫硫渣摻量增大,減水劑摻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