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上看到一個老人懷念妻子的文章。
文字洋溢著深情,寫他年輕時窮、脾氣壞,孩子又多,全靠妻子的辛勤與體諒,才能把孩子帶大。老了,他又多病,終年依賴妻子照顧,才能活到今天。沒想到,比他年輕十歲的妻子,突然心臟病發(fā),一句話都沒多說,就永遠離開了他。
文章里,老人不斷請求妻子原諒,尤其是“那年大地震”的事。地震時,老人從床上跳起來就往外沖,沖到院子里,地震停了,才見太太拉著三個孩子跑出來?!爸x謝你原諒我在危急時只想到自己,你是那么無私,而我,是那么自私,”老人在文章里寫道,“我一生都在為那天的事自責,我是無心的,只是一時慌亂反應,自己沖出門去……”
想起大學時的一對戀人。他們愛了許多年,由學校到社會,男孩子入伍兩年,也沒發(fā)生“兵變”。但是秀姑巒溪開放疾流泛舟,他們?nèi)ネ媪艘惶?,回來卻吹了。
“一路水都很疾,但是到了其中一段,水面變寬,水流變得好平緩,好像碧潭一樣,我們兩個就跳到水里玩?!迸髞碚f,“玩著玩著,突然覺得站不穩(wěn),不斷被推著往下游走,而下面?zhèn)鱽韲W嘩的水聲。他,居然沒拉我,自己拼命地爬上皮筏?!迸冻龊軞鈶嵉谋砬椋骸叭四?!不到危急的時候,見不到真情,這種男人,我不要!”
那男生也有他的道理。他說:“我不先上船,怎么救她呢!眼看她愈沖愈遠,我追上她,就抓不住船,沒船,抱著她也沒用,當然先把船穩(wěn)住再說。”
無論怎么解釋,他們還是吹了。
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羅馬人殘殺基督教徒,把一群人抓到競技場。士兵們則拿著長矛站在另一邊。
“信基督的站出來!”羅馬軍官喊,“往前跑!看你的神保不保佑你!”
一張張堅毅的面孔出現(xiàn)了,男女老幼,一一從隊伍里走出來,說“我是”,然后往前跑,被長矛穿胸,倒在血泊中。也有許多人留在了隊伍里,瑟縮、顫抖,說他們不是基督徒。
如果沒有那生死關頭的考驗,他們不都是虔誠的教徒嗎?他們一定都很熱心,虔敬地禮拜,經(jīng)常地祈禱。
我又想,絕大多數(shù)的教徒,不都這樣平平靜靜地過一生?沒有生死的考驗,也就見不出誰是“誓死不渝”、“生死與之”。難道一定要過那長矛的一關,才能見證百分之百的真誠嗎?
自從讀了老人懷念亡妻的文章,我又有了深一層的想法。我們每個人不都可能自顧自地沖出火場、沖出戰(zhàn)場、沖出地震中的危樓,然后鎮(zhèn)定下來,想起我們的愛人、親人,又沖回去救他們嗎?當你在外面發(fā)怔的時候,如果親人自己跑出來了,他們會不齒你“這個先逃的人”。當你正沖回去,在門口遇見“他們”,他們則會感念你“回來拯救”的恩情。
前后只是幾秒鐘,卻可能給人完全不同的感覺。懦夫與勇士,難道分界是這么明顯嗎?
人生不滿百,相愛幾十年,我們何必用許多假設,甚至設計各種方法,去驗證自己的愛人?我們可以心里知道,愛情有深淺、性格有剛?cè)?,每個人看待生死的態(tài)度也不同,所以到了生死關頭,身邊人可能棄我們而去。
但是今天、現(xiàn)在——他閃亮、他堅強、他溫柔,如同百分之百的真鉆。就當他是真鉆吧!
就在太平歲月,快快樂樂、相依相偎過一生吧!
(摘自“劉墉說微信公眾號” 圖/傅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