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寒
清朝末年,天津有一種被稱為“混混兒”的人,他們大多是好吃懶做的地痞無賴,“平地摳餅,抄手拿傭”,靠著打打殺殺聚斂錢財。由于他們和官府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如果沒人告發(fā),官府也就睜一眼,閉一眼,裝沒看見?;旎靸簜兎e極尋找后臺,亦即那些在籍的武舉人和武狀元。
如果任由這幫人胡作非為,老百姓還有活路嗎?他們就沒有怕的了嗎?有!無論小混混兒還是大混混兒,都怕文人。原來,混混兒們都擔心文人明面上說好話,暗中卻一張稟帖送到官府,立時便是大禍一場。這就叫“硬胳膊根兒惹不起拿筆桿兒的”。混混兒們的作為,本身就處在違法的邊緣,有人告發(fā),官府就得追查,文人較起真兒來,笨嘴拙舌的混混兒們有理都講不過他們,況且沒理。舉人也是有功名的,沒有實職,卻具發(fā)言權,地方官員可以打一回兩回的馬虎眼,但事不過三,萬一被士紳們舉為瀆職,也夠他們喝一壺的。
因此,便形成了百姓怕混混兒,混混兒怕武舉,武舉怕官府,官府怕士紳的奇特生物鏈。幸而居于最上層的士紳還有些良知,能時時為百姓說幾句話,百姓萬一被欺負苦了,可以請士紳代訴。因此,混混兒們打心底敬畏文人,見了他們,一律畢恭畢敬,絲毫不敢冒犯。
所以,混混兒們充其量不過是假流氓。真正的流氓,從來是把文人踩在腳下的,他們或因為自卑而故意鄙夷文人,或是嫉妒文人風度而刻意修理他們。真流氓心無忌憚,像劉邦那樣敢于往文士帽子里撒尿。
(摘自《今晚報》 圖/高加索)